图书介绍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160277.jpg)
- 浦兴祖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720800698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544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56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中国政治制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 录1
序 王邦佐1
前言 浦兴祖1
第一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上)1
第一节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1
社会主义国家实行民主共和制政体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涵义和主要原则6
第二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萌发11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14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发展17
第三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21
全国人大的地位、组成与任期21
全国人大的职权25
全国人大的会议26
第二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38
第四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和专门委38
员会38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地位、组成和任期38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40
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和机构45
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51
第五节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的54
立法54
立法权限54
立法原则56
立法程序61
第六节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68
中国的行政区划68
地方各级人大的地位、组成与职权75
地方各级人大的会议与工作机构79
第三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下)84
第七节 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84
委员会84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建立84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组成和职权85
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的会议和所属机构88
第八节人民代表93
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93
人民代表的权利95
人民代表的义务102
第九节进一步健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106
理顺共产党组织与人大的关系106
强化人大对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109
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关系111
加强人大的自身建设113
第四章选举制度117
第一节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17
选举与选举制度117
革命根据地民主选举的经验120
当代中国选举制度的历史发展122
第二节选举制度的主要原则126
普遍原则126
平等原则128
直接选举与间接选举相结合的原则130
秘密投票的原则132
第三节主持选举的机构与选举程序134
主持选举的机构134
划分选区与选民登记136
提出、确定与介绍候选人139
投票与宣布选举结果142
人民解放军选举人大代表的办法146
第四节继续完善选举制度150
改进候选人的提名方式151
完善候选人的介绍办法152
采用多种方式划分选区与选举单位153
某些地区可继续扩大直接选举范围153
深化对选举的认识154
第五章国家元首制度156
第一节当代中国元首制度的演变156
国家元首概述156
当代中国元首制度的演变158
国家主席设置的恢复161
第二节国家主席的职权与地位163
国家主席的职权163
国家主席的任期与地位167
第六章国家行政制度(上)172
第一节国家行政制度概述172
国家行政及其制度172
当代中国国家行政制度的形成与发展175
国家行政机构的设置原则179
第二节国务院的地位、组成与职权184
国务院的地位184
国务院的组成与任期186
国务院的职权187
第三节国务院的行政机构190
国务院行政机构的沿革190
国务院行政机构的类别195
第四节 国务院的行政立法200
制定行政法规201
规定行政措施205
制定行政规章207
第七章 国家行政制度(中)210
第五节省级人民政府210
省级人民政府的地位210
省级人民政府的组成与任期212
省级人民政府的职权213
省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机构215
省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19
第六节地级市人民政府220
地级市人民政府在中国城市政府体系中的地位220
地级市人民政府领导县政府的行政体制223
地级市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职权225
地级市人民政府的行政机构227
县级人民政府的地位、组成与职权228
第七节县级人民政府228
撤县建市与市领导乡、镇的行政体制231
县级人民政府的行政机构232
县级人民政府的派出机关233
第八节乡级人民政府235
第八章国家行政制度(下)238
第九节国家行政机关的领导体制238
国务院总理负责制238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首长负责制241
首长负责制与民主集中制的关系244
第十节国家行政监督制度246
行政监督的地位与作用246
中国行政监督制度的历史发展248
中国行政监督的基本途径251
第十一节国家行政体制改革260
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目标260
当前国家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任务264
第一节当代中国司法制度概述271
司法制度的涵义271
第九章司法制度271
人民司法制度的历史发展272
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的相互关系276
第二节审判制度279
人民法院的组织、职权与领导体制279
人民法院的审判人员与其他人员283
审判工作的主要原则和制度285
第三节检察制度292
人民检察院的设置、人员与领导体制292
人民检察院的职权及其行使程序298
检察工作的主要原则302
人民军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06
第十章军制度306
第一节人民武装力量是国家政权的柱石306
人民武装力量的组成308
人民武装力量在国家中的地位与作用311
第二节人民武装力量的领导体制与组织体制313
人民武装力量的最高统辖机关313
人民武装力量的组织体制317
人民武装力量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320
第三节人民武装力量的政治工作制度323
政治工作的地位、内容与原则323
党委领导制度325
政治委员制度327
政治机关制度329
军内民主制度331
中国兵役制度的基本特点333
第四节兵役制度333
现役的平时征集与战时动员337
民兵与预备役部队建设339
军官服役与军衔制度343
第十一章干部人事制度348
第一节干部人事制度概述348
干部与干部人事制度348
干部人事制度的形成与发展350
干部管理的基本原则353
干部管理的组织体制357
第二节干部人事管理的各项具体制度360
任用与培训制度360
考核与奖惩制度367
晋升与去职制度372
调配与交流制度376
工资与福利制度379
离休、退休与退职制度382
第三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385
干部人事制度必须改革385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总体构想387
建立国家公务员制度392
第十二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96
第一节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概述396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依据396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历史发展40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和优点402
第二节民族自治地方406
建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406
民族自治地方的类型与名称409
民族自治地方内的各民族关系410
自治机关的性质和组成414
第三节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414
自治机关的自治权416
上级国家机关对民族自治地方的领导和帮助419
第十三章人民直接参与制度424
第一节人民直接参与制度概述424
人民直接参与的涵义及条件424
人民直接参与的内容426
人民直接参与的形式428
第二节职工代表大会制度429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发展429
职工代表大会的组成和职权432
职工代表大会的会议与机构435
第三节人民信访制度438
人民信访制度的历史发展438
信访者的权利、义务和信访投向441
信访的接待和处理445
第四节基层群众自治制度448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的形成和发展448
居(村)民委员会的组成和任务451
居(村)民委员会的组织机构454
第十四章政党制度457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457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457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要是政治领导459
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462
第二节中国的各民主党派475
各民主党派概况475
各民主党派的组织结构479
各民主党派的活动方式481
多党合作的历程485
第三节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485
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和基本方针489
多党合作的特点和优点492
第十五章政治协商制度495
第一节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与发展495
政治协商制度的涵义与特点495
政治协商制度的创立495
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497
第二节人民政协的性质、任务和主要职能501
人民政协的性质和任务501
人民政协的主要职能503
第三节人民政协的组成和组织体系506
人民政协的组成506
政协全国委员会509
政协地方委员会512
特别行政区是国家结构的特殊形式515
第十六章 特别行政区制度515
第一节特别行政区和“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515
“一国两制”构想的社会历史条件516
“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形成520
“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制度522
第二节“一国两制”构想的初步实践525
“一国两制”与香港特别行政区525
“一国两制”与澳门特别行政区533
“一国两制”和台湾回归祖国537
附: 新中国成立以来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的国家542
机构系统简图542
1949年中央人民政府组织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系统简图542
1954年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系统简图543
1975年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系统简图543
1978年宪法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系统简图544
1982年宪法及有关法律规定的中央国家机构系统简图5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