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
  • 肖前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2001·235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43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历史唯物主义原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唯物主义是科学的历史观1

第一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组成部分1

前言页1

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产生和形成是统一的过程2

二、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理论上是相互贯通的5

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作用上是相辅相成的7

第二节 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对立11

一、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11

二、马克思主义以前的社会历史理论及其根本缺陷16

三、历史唯物主义对社会历史观基本问题的正确解决23

第三节 历史唯物主义是关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27

一、社会的发展是自然历史过程27

二、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特殊规律34

三、历史唯物主义是社会有机体普遍本质的理论再现38

一、劳动在人和人类社会形成过程中的决定作用42

第二章 人类社会和自然界42

第一节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42

二、劳动是人类的本质活动48

第二节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54

一、地理环境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54

二、社会发展对地理环境的影响60

三、社会发展与生态平衡62

第三节 作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人口因素66

一、人口的社会属性和自然属性67

二、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71

三、社会发展与人口调节74

第四节 作为社会生存和发展基础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77

一、生产方式是社会和自然界对立统一的基础77

二、生产方式决定社会的生存和发展79

第一节 生产力84

第三章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84

一、生产力的构成85

二、生产力的性质和水平92

三、生产力发展的动力95

第二节 生产关系98

一、生产关系的构成98

二、生产关系的类型101

三、生产关系和物质利益106

第三节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辩证关系111

一、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111

二、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114

三、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122

第四章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30

第一节 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130

一、经济基础131

二、上层建筑135

三、社会形态139

第二节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143

一、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143

二、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53

三、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160

第三节 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63

一、社会形态依次更替的普遍性和特殊性164

二、同类社会形态的共同本质和具体特点166

三、体现社会形态发展过程统一性和多样性之具体统一的历史时代170

第五章 阶级、国家、革命174

第一节 阶级和阶级斗争174

一、阶级的起源和实质175

二、阶级斗争及其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82

三、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方法191

第二节 国家194

一、国家的起源195

二、国家的实质198

三、国家的职能200

四、国家的类型和形式204

第三节 社会革命209

一、社会革命的实质及其历史作用209

二、社会革命的根源和条件213

三、社会革命的类型和形式218

第四节 阶级社会向无阶级社会的过渡225

一、无产阶级专政是新型国家226

二、社会主义时期的阶级斗争231

三、阶级的消灭和国家的衰亡241

第六章 社会意识247

第一节 社会意识的构成247

一、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248

二、社会心理和社会意识形式253

三、社会意识形态和其他社会意识形式259

一、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起源和分化264

第二节 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264

二、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特点271

三、社会意识形态诸形式的联系275

第三节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和反作用280

一、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80

二、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的反作用286

第四节 社会的精神文明292

一、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292

二、精神文明在当代的发展299

第七章 科学及其在社会历史的地位和作用309

第一节 科学的一般特征310

一、科学的形成和本质310

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315

三、科学活动是社会总劳动的特殊部分317

一、科学是革命的精神力量320

第二节 科学是推动历史前进的巨大杠杆320

二、科学向社会物质财富的转化323

三、科学进展与社会关系的变革327

第三节 科学发展的社会条件331

一、社会生产制约着科学的进步331

二、社会制度和阶级关系对科学发展的影响333

三、其他社会因素对科学发展的作用338

第八章 人民群众和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42

第一节 人民群众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342

一、在对待人民群众作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历史观343

二、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决定作用349

三、人民群众创造作用的社会制约性356

第二节 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362

一、历史人物对社会发展的作用362

二、历史人物的作用的社会制约性366

三、无产阶级领袖及其历史作用372

第三节 人民群众和个人的相互关系376

一、个人和集体的关系376

二、领袖和群众的关系382

三、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387

第九章 社会有机体及其发展和进步393

第一节 社会有机体中的人和人群共同体393

一、人的社会和社会的人393

二、人群共同体及其历史发展400

第二节 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406

一、社会进步的历史趋势406

二、人的解放程度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413

第三节 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420

一、异化劳动及其被扬弃的客观必然性420

二、共产主义是人类从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的飞跃425

三、共产主义是自觉的人类历史的开端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