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阿登纳回书录 1953-1955 2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阿登纳回书录 1953-1955 2
  • (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康拉德·阿登纳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 ISBN:11171·89
  • 出版时间:1975
  • 标注页数:668页
  • 文件大小:26MB
  • 文件页数:68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阿登纳回书录 1953-1955 2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作者前言1

第一章 德国国防军无条件投降后的德国命运1

1.德国重新统一的原则和欧洲形势的概貌1

2.1950年春对重新统一德国的各种建议8

3.外长们在华盛顿的会晤以及卫星国外长和苏联外长在布拉格的会晤12

4.苏占区1950年10月15日的选举15

5.格罗提渥1950年11月30日的来信22

6.同高级专员们讨论格罗提渥的来信和有关俄国邀请召开四国会议的问题25

7.苏占区方面竭力谋求接触27

8.政府和反对党对格罗提渥1950年11月30日来信的判断28

9.1951年1月15日联邦政府的声明30

10.东德人民的希望33

11.所谓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议院的呼吁和格罗提渥1951年1月30日的讲话35

12.联邦政府对四国会议的要求38

13.在巴黎玫瑰大理石宫举行的预备性会议41

14.格罗提渥1951年9月15日的再次试探46

15.舒马赫博士的态度50

16.1951年9月27日的政府声明--选举原则52

17.西方盟国的反应54

18.1951年12月20日联合国的决议和联邦共和国的选举建议--苏联政府将作出反应吗?56

第二章 俄国的照会攻势58

1.对东西方谈判的基本看法58

2.1952年3月10日的苏联照会61

3.最初的反应65

4.在波恩和巴黎就答复苏俄照会与西方盟国进行磋商70

5.1952年3月25日西方国家的复照和1952年4月9日苏联的第二次照会74

6.德国社会民主党要走另一条路80

7.1952年4月16日与高级专员们的谈话91

8.西方国家1952年5月13日的复照95

9.举行四国会议吗?100

10.1952年6月17日与麦克洛伊的谈话107

11.首次介绍西方盟国复照草稿的内容113

12.联邦政府的疑虑117

13.1952年7月3日的严重分歧120

14.苏联政策的原则129

15.交换照会毫无结果131

1.我们道义上的义务139

第三章 卢森堡协定--调整我们同犹太人的关系139

2.1951年12月6日在伦敦与戈德曼博士的会晤145

3.在瓦森纳尔的谈判148

4.重重的困难--伯姆教授的折衷建议155

5.决定性的转折162

6.阿拉伯联盟的抗议165

7.在卢森堡签订协定167

8.希纳尔博士的讲话171

9.1966年5月我的以色列之行173

1.重新获得自决权的必要性176

第四章 德国国内围绕实行武装是否符合宪法规定的一场争论176

2.关于宪法的争论183

3.库特·舒马赫博士逝世192

4.二读条约194

5.再次出现困难197

6.再次争取德国社会民主党赞同条约207

7.选民的证实--1953年联邦议院的选举216

第五章 柏林四国外长会议前苏俄和西方国家的关系224

1.苏俄的政策起了变化吗?224

2.1953年4月16日艾森豪威尔的讲话226

3.1953年5月11日丘吉尔的演说228

4.1953年5月14、15两日和丘吉尔的会见229

5.德国外交政策的基点233

6.恢复德国统一的先决条件--1953年5月29日联邦政府的备忘录 --1953年6月10日德国联邦议院的决议244

7.1953年6月17日--苏占区和柏林的起义245

8.援助苏占区的措施250

9.1953年7月15日西方国家邀请苏联参加四国会议253

10.艾森豪威尔总统1953年7月23日给我的来信258

11.索尔兹伯里勋爵在英国上议院报告关于华盛顿外长会议的经过情况262

12.法国对四国会议的判断267

13.1953年12月的巴黎会谈270

第六章 试探东西方新关系的时代是否已经到来--1954年1月至2月柏林外长会议275

1.会议前的交换照会275

2.会议的开始278

3.艾登的德国计划280

4.莫洛托夫的德国计划282

5.莫洛托夫的一项关于集体安全体系的建议284

6.奥地利288

7.东亚问题289

8.会议结束公报和三国声明291

9.1954年2月18日在瓦恩机场听国务卿杜勒斯介绍情况294

10.从柏林会议得出的结论301

第七章 欧洲防务集团的垮台307

1.从签订欧洲防务集团条约到1954年8月布鲁塞尔会议307

2.布鲁塞尔会议前夕同斯巴克的会谈314

3.布鲁塞尔欧洲防务集团会议的经过320

4.同孟戴斯-弗朗斯的会晤328

5.1954年8月30日--欧洲的不幸日子331

6.美国的反应338

7.联邦政府的态度342

8.德国社会民主党要求召开四国会议344

9.欧洲防务集团告吹后的形势345

第八章 为克服由于欧洲防务集团失败而产生的危机所作的努力--召开伦敦九国会议350

1.1954年9月2日在比勒赫厄同霍耶·密勒的会谈350

2.艾登的倡议353

3.杜勒斯在波恩354

4.布鲁塞尔条约361

5.法国1954年9月的备忘录363

6.德国的设想368

7.伦敦的预备性谈判370

8.美国的情绪372

9.伦敦会议展望374

第九章 伦敦九国会议379

1.开幕会议379

2.德国的防务贡献和军备监督问题383

3.杜勒斯和艾登的原则声明--谈判第一阶段的高潮387

4.恢复联邦共和国的主权、柏林的安全保障、盟国对重新统一德国的义务394

5.美国外交政策的可能影响399

6.会议失败了吗?401

7.伦敦会议的结果404

8.美国和英国的作用409

第十章 巴黎会议--恢复主权412

1.继续前进412

2.恢复德国的主权414

3.北大西洋公约组织与西欧联盟418

4.萨尔问题423

5.法德在策勒-圣克卢的会谈经过430

6.在艾登举行的晚宴上436

7.萨尔法规439

8.巴黎会议的结果444

第十一章 围绕巴黎协定的争吵448

1.及早批准巴黎协定的必要性448

2.苏占区的实际情况和从中引出有关我们政策的结论450

3.1954年春季柏林会议后苏联和西方国家之间互换照会453

4.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巴黎协定的理由461

5.塔斯社1955年1月15日的声明467

6.对苏俄声明的反响472

7.谈谈苏联的策略478

8.与奥伦豪尔的信件往来--反对党德国社会民主党反对巴黎协定480

9.议会外的反对巴黎协定的行动493

10.从长远的观点来看待拥护和反对协定的问题495

11.围绕巴黎的萨尔协定的争论499

12.协定的批准504

13.联邦共和国1955年5月5日的主权声明505

14.西方的巩固和团结是同东方谈判的先决条件512

第十二章 首脑之间514

1.苏联的目标一成未变514

2.西方国家发出首脑会晤的邀请517

3.要不要建立欧洲中立国家地带?519

4.1955年6月7日俄国发出举行苏德谈判的邀请525

5.对德国政策的考虑530

6.同杜勒斯和艾森豪威尔在华盛顿的会晤536

7.在纽约和在契克斯的会谈542

8.国务卿杜勒斯和冯·埃卡特大使关于四国外长在旧金山讨论的报告547

9.美、法、英、苏四国政府首脑会晤--“微笑的会议”551

10.美国政策的原则--艾森豪威尔为防止对“日内瓦精神”作错误解释的讲话573

1.莫斯科谈判的背景576

第十三章 莫斯科之行576

2.把我的谈判意图通知华盛顿、巴黎和伦敦584

3.到达莫斯科587

4.第一个谈判日--1955年9月9日,星期五589

5.第二个谈判日--1955年9月10日,星期六597

6.休会期间--1955年9月11日,星期日629

7.第三个谈判日--1955年9月12日,星期一632

8.第四个谈判日--1955年9月13日,星期二649

9.最后的看法656

人名译名对照表6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