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禅外说禅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禅外说禅
  • 张中行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0701454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351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6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禅外说禅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弁言1

1.1.1 缘起(一)1

1.1.2 缘起(二)5

1.2 禅内禅外6

1.2.1 在外有自由7

1.2.2 著史只能在外7

1.2.3 易解的路8

1.3 史料问题9

1.4 也是揣籥11

2.1 宇宙和人生13

第二章 观照人生13

2.2 人生问题14

2.2.1 目的难证15

2.2.2 义务和善念16

2.2.3 快乐与众乐主义17

2.2.4 欲的满足18

2.2.5 粗略认识20

2.3 人生之道21

2.3.1 勤勉的路21

2.3.2 倦怠的路23

2.3.3 以逆为顺25

2.3.4 道的同异26

第三章 佛法通义28

3.1 章题释义28

3.2.1 内容过多28

3.2.2 内容过专29

3.2.3 内容过繁31

3.3 教外说32

3.4 佛法要点33

3.4.1 生死事大33

3.4.2 人生是苦34

3.4.3 四圣谛35

3.4.4 无常39

3.4.5 五蕴皆空40

3.4.6 万法唯识42

3.4.7 十二因缘43

3.4.8 戒定慧44

3.4.12 门外管窥52

第四章 中土佛教54

4.1 源流说略54

4.2 前期佛教55

4.2.1 汉55

4.2.2 三国两晋57

4.3.1 南北朝(一)58

4.3 中期佛教58

4.3.2 南北朝(二)60

4.3.2 隋64

4.3.4 唐65

4.4 后期佛教67

4.4.1 五代十国67

4.4.2 宋(附说辽金)68

4.4.3 元70

4.4.4 明72

4.4.5 清73

4.5 宗派74

4.5.1 三论宗76

4.5.2 法相宗77

4.5.3 律宗78

4.5.4 净土宗79

4.5.5 密宗81

4.5.6 天台宗82

4.5.7 华严宗84

4.6 影响85

4.6.1 生活方面86

4.6.2 学术方面87

4.6.3 文学艺术方面87

4.7 旁观语89

第五章 禅宗史略93

5.1.1 禅的泛义93

5.1.2 早期禅法94

5.1.3 北地禅法95

5.2 立宗因缘96

5.3 渊源传说102

5.3.1 灵山一会103

5.3.2 西天二十八祖104

5.4 中土统系105

5.4.1 初祖菩提达磨106

5.4.2 楞伽宗108

5.4.3 二祖慧可111

5.4.4 三祖僧璨112

5.4.5 四祖道信113

5.4.6 五祖弘忍114

5.4.7 旁出法嗣115

5.5 南宗顿教118

5.5.1 六祖慧能119

5.5.2 六祖坛经124

5.5.3 高足举要125

5.5.4 下传弟子举要131

5.6 立宗分派141

5.6.1 沩仰宗143

5.6.2 临济宗144

5.6.3 曹洞宗145

5.6.4 云门宗147

5.6.5 法眼宗148

5.6.6 杨歧派149

5.6.7 黄龙派150

5.7 后期情况151

第六章 禅悟的所求154

6.1 难言也154

6.2.1 门外寻源158

6.2.2 出世间160

6.2.3 证实相162

6.2.4 明自性164

6.2.5 自由无碍166

6.2.6 概观169

6.3 向自然挑战176

第七章 渐与顿178

7.1 通往禅悟的路178

7.2.1 渐修180

7.2.2 达磨以前的渐修183

7.2.3 楞伽宗的渐修185

7.2.4 南宗与渐修188

7.3.1 所谓顿191

7.3.2 顿的底细192

8.2 致知的老路206

8.3 求顿悟的新路209

8.3.1 授受的各种形式212

9.1.4 可解的程度213

8.3.2 宗风和家风218

8.3.3 一些新程式220

8.3.4 破执与传心223

8.3.5 破和传的可能性227

8.3.6 旦暮遇之232

9.1.1 机锋和公案234

第九章 机锋公察234

9.1.2 设想的威力235

9.1.3 旧的义解237

9.2.1 机锋语的路数246

9.2.2 有理和无理253

9.3 多种动作的意义257

9.4 效果的限度259

第十章 禅悦和禅风261

10.1 得道和望道261

10.2 一种安乐262

10.2.1 不改其乐265

10.2.2 另一种面目267

10.2.3 世事浮云268

10.2.4 奇言异行269

10.2.5 自由无碍271

10.2.6 小机大用272

10.2.7 禅境中往还273

10.3 几句附加的话275

第十一章 理想与实际277

11.1 理想与实际有距离277

11.1.1 禅与教278

11.1.2 顿悟与惯熟280

11.1.3 出世与家常281

11.1.4 守身与随顺282

11.1.5 新思与?日意284

11.1.6 深度广度问题285

11.2 补说286

第十二章 可无的赘疣289

12.1 应务本289

12.2.1 生有异相291

12.2.2 各种神通292

12.2.3 超常的尊崇294

12.2.4 预知死期295

12.2.4 预知死期295

12.3 顺应世俗296

12.3 顺应世俗296

13.2.2 程朱理学310

13.2.3 陆王心学313

13.2.4 语录体315

13.3 诗学318

13.3.1 司空图诗品320

13.3.2 诗与禅322

13.3.3 沧浪诗话324

13.3.4 神韵说325

14.1 立身处世329

第十四章 掸的影响(下)329

14.2.1 近禅与逃禅330

14.2.2 正能源修己333

14.2.3 脱略世事335

14.2.4 处逆如顺336

14.2.5 山林气337

14.3.1 禅意诗339

14.3.2 禅意画342

14.4 禅语343

第十五章余论347

15.1 回顾既往347

15.2 展望将来34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