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中国社会学 1979-1989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中国社会学 1979-1989
  • 张琢主编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7220009658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430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45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代中国社会学 1979-1989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社会学的复兴1

一、恢复与重建1

(一) 历史的教训1

(二) 人才培养与组织机构建设4

(三) 调查与研究的展开6

(四) 走向提高9

二、经验与成果11

(一) 基本经验11

(二) 主要成果13

(三) 社会参与作用21

三、问题与前景24

(一) 理论研究与经验研究25

(二) 宏观研究与微观研究26

(三)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28

(四) 普及与提高29

(五) 建设与服务30

第二章 理论与方法的更新33

一、社会学的理论研究及其反思35

(一) 社会学本土化36

(二) 社会学与历史唯物主义38

(三) 社会学与科学社会主义40

(四) 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传统42

(五) 毛泽东思想与社会学44

(六) 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45

(七) 社会学的学科理论体系50

(八) 社会学的学科特点53

二、社会学的方法研究及其反思61

(一) 方法论的研究61

(二) 社会学的方法体系64

(三) 调查研究的具体方法的争论67

第三章 社区的调查与研究71

一、十年回顾72

二、社区研究的理论概述78

(一) “城乡一体化”理论80

(二) 生存体系论81

(三) 二元城市体系论84

(四) 优化经济环境论86

三、社区研究的主要课题及其发展状况88

(一) 小城镇研究88

(二) 我国的城市化道路93

(三) 城市社区研究99

(四) 边区开发及人口流动109

四、社区研究存在的差距及对策115

第四章 阶级阶层结构研究120

一、理论与历史的反思122

(一) 两种社会分层理论122

(二) 我国社会分层的历史132

二、当前怎样划分阶级阶层137

(一) 理论层面上的探讨137

(二) 经验层面上的考察142

三、平均主义、两极分化、剥削及其他160

(一) 平均主义与两极分化160

(二) 剥削与社会控制165

第五章 发展理论与中国现代化研究169

一、发展与发展理论研究169

(一) 世界两大主题:和平与发展169

(二) 国外发展理论的产生与发展171

(三) 中国的现代化与发展理论的探索174

(四) 中国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176

二、理论探讨中的五个热点178

(一) 社会发展的共性与个性178

(二) 现代化的整体性与分层次推进183

(三) 西方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188

(四) 进向工业社会与后工业社会的矛盾192

(五) “后发展效应”的二重性197

第六章 社会心理学的引进与研究205

一、学科的恢复205

(一) 恢复与引进205

(二) 人才培训与教学207

(三) 学会与研究机构的建设208

(四) 初步的运用和研究210

二、发展状况212

(一) 学习与独创213

(二) 务虚与务实217

(三) 理论与应用221

(四) 研究重点225

(五) 研究方法229

三、问题与前景231

(一) 培养科学精神231

(二) 参与社会生活234

(三) 加强基本理论研究236

(四) 走中国化道路238

(五) 发展团结协作242

第七章 婚姻与家庭的调查和研究245

一、学科建设概况245

(一) 研究机构与学术团体245

(二) 刊物的创办246

(三) 科研队伍的形成247

(四) 成果与人才247

二、调查与研究253

(一) 社会调查253

(二) 学术讨论会的交流258

(四) 报刊杂志上的争鸣268

三、下一步281

第八章 社会保障改革的探索285

一、研究简况286

二、改革的必要性291

(一) 社会保障改革是体制改革的配套工程291

(二) 社会改革需要安定的社会环境291

三、城市社会保障改革295

(一) 职工退休费用社会统筹295

(二) 养老社会保险向基金积累制过渡300

(三) 医疗保险改革301

(四) 其他社会保险项目的建立303

(五) 社会福利事业与社区服务309

四、农村社会保障改革309

(一) 建立救灾扶贫互助储金会309

(二) 实行救灾合作保险312

(三) 扶持贫困户发展生产314

(四) 五保供养实行乡镇统筹318

(五) 建立社区型合作养老社会保险319

(六) 建立计划生育养老保险321

(七) 合作医疗保险322

五、优待抚恤改革323

附录一 中国社会学重建以来的大事记326

附录二 十年中国社会学主要著作目录41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