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札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札记](https://www.shukui.net/cover/32/31129066.jpg)
- 林其泉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展望出版社
- ISBN:17271·042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380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1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札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 地理·历史·人口·民族1
地理位置和地形1
简要的历史3
古今的人口10
河洛人和客家人12
土著民族13
二 风光·名胜·古迹·寺庙16
阿里山和阿里山风光16
名闻中外的神木和奇树19
日月潭和日月洞21
基隆河的瀑布群23
得天独厚的四大温泉24
台地的“石门”29
太鲁阁和太鲁阁峡谷31
三仙台和八仙洞33
苏澳、花莲的风光和苏花公路34
高雄和高雄山37
凤山和凤山城38
“台湾的西湖”澄清湖39
情人庙及其它40
历史上的半月城42
台南的“亿载金城”43
鹅銮鼻灯塔和渔翁岛灯塔44
台南孔子庙46
中山纪念馆46
英雄的狮球岭48
澎湖红木埕49
小琉球的“乌鬼洞”50
澎湖跨海大桥51
随处可见的八景十二胜52
妈祖神庙和林默娘56
北港的朝天宫和牛市58
玄天上帝的传说和北极殿59
广式建筑风格的三山国王庙61
文昌庙和文昌帝君62
南投惭愧公庙和嘉义三公宫62
台岛“佛教圣地”狮头山63
石头神庙何其多65
台北的剑潭和剑潭寺67
永明寺中的和尚与尼姑68
世界造神竞赛中的台岛大佛像70
旅游业中的寺庙和神像72
台岛旅游业75
三 传说·风俗·习惯77
半屏山的传说77
天上银河和海峡两岸78
莲花湖的传说80
古台岛石棺葬由来的传说81
七美乡和寡妇岛82
义侠曾切劫富济贫的传说83
义侠庄豫救民女的传说85
卖卜者86
林投姐和望夫石89
蒋元枢与台湾的喜鹊90
“飞番”和“番仔驸马”91
蒋允焄“飞瓦神技”建超峰寺93
天水夫人庙和天水婶94
土地公神升格和土地婆改嫁95
元宵节和龙山寺的灯谜竞赛97
民间的中元节99
台湾盛行螟蛉子100
男子女名和女子男名的习俗102
彩礼与陪嫁103
民间的看新娘闹新房105
“三人共五目”的由来107
宜兰“婢女择配碑”108
当代王宝钏--抛绣球订终身109
药渣和药罐110
迷信和禁忌111
兰屿--“人文研究”之岛114
兰屿的丁字带及其它115
阿美族的丰收节118
阿美族的女子娶夫与男子出嫁119
雅美人的独木舟和招鱼祭121
奇特的头发舞123
土著民族的年龄等级和成年礼123
历史上土著民族的出草陋俗128
四 物产·资源·贸易·建设130
历史上“倍于中土”的台稻130
蔗林和“台糖”132
台湾的番薯与“土豆”135
姜仔和马薯137
冠以“洋”字的葱和菇138
食赏两益的椰子和芒果139
古今“三宝”--鹿皮、苏铁、樟脑140
五大水果--香蕉、凤梨、柑桔、西瓜、木瓜142
品种多、用途广的台竹147
蜚声世界的大甲席和大甲帽149
历史上的烟和酒150
蜗牛业及其新发展153
面临灭绝的“巨无霸”154
“农地改革”155
历史上的水利工程158
台牛及牛耕159
台湾的渔业161
北部八斗子渔港164
历史上油田的开发166
铁路及其现状168
高速公路和横贯公路170
四十年来的工业生产172
商业惯例和商业网174
“三口”与“三郊”176
台岛开埠通商及其经济性质178
日占时期“纳贡”性的日台贸易183
四十年来的对外贸易187
货币更佚小史192
四十年来的台湾经济197
“一府二鹿三艋舺”200
台中市和干城营区206
“无天街”和“贼仔市”209
南北村落和城镇中的九曲巷210
台湾十年经济建设计划及其头几年的实施211
五 教育·文化·艺术·生活219
台岛建省前后的教育场所219
清代台湾的举人和进士223
教育现状点滴和台湾“清华园”224
民俗学的研究226
“行为科学”在台湾227
知识分子和他们的保护神228
台湾历史上苦读的两“怪人”230
冀求中华文化于不坠的吟社231
古文古诗怀祖情233
历史上的保发、割辫以及“三不降”235
台胞用字用语的特点237
别有含义的“乡土文学”239
台北的“故宫博物院”240
红叶少年棒球队242
“校园歌曲”的荣枯243
隔河拔河赛243
黄土水与《水牛群像》图246
裱画店--小型书法绘画展览室248
火画槟榔扇和珊瑚艺术248
制陶名家叶王250
建筑家王世南251
台岛京剧及其改革运动252
布袋戏、竹马戏和皮猴戏255
日占时期的戏剧和电影257
“红鼻子”258
台湾的狮舞和龙舟竞赛259
风筝在台湾261
台胞喜爱牡丹和菊花263
夏秋时节赏琼花265
台中市的“佛跳墙”266
小店小摊话小吃267
渔民的汆蟹作业269
凉爽可口的爱玉冻--石花270
富于民族形式的台湾庭园271
台岛的中山公园281
六 人物及其事迹286
扫倭尘、“谕退红毛”的沈有容286
沈铁及其建议澎湖永为重镇的六策书289
带头开发台湾的颜思齐291
郭怀一领导反荷大起义292
民族英雄郑成功在台湾的业迹295
率先开拓台湾文化的沈光文297
救死扶伤为已任的文人的沈佺期299
清初统一台湾的三勇将300
台湾历史上的“豆腐总兵”301
林谦光的《台湾纪略》303
郁永河与他的《禅海纪游》304
施琅及其《靖海纪事》305
受高山族同胞爱戴的阮蔡文306
陈梦林与《诸罗县志》308
“鸭母王”起义及其用人的传说310
《东征集》和它的作者311
历史上的清官朱山313
台湾私人办学第一人--胡焯猷315
胡建伟与澎湖的教育事业317
受台胞欢迎的官吏陈瑸318
懂业务有学识的官吏周凯319
谢金銮及其《蛤仔难纪略》321
郭光侯和郭光侯事件322
“急公好义”的洪腾云324
陈维英对台岛文化教育的影响325
刘璈及其《巡台退思录》326
洋务派刘铭传办新政329
李春生与台地蚕丝业331
桃园龙潭七十三烈士333
反割让斗争中的胡传334
八卦山上的英雄史迹335
战死在反割台沙场上的林崑冈父子337
洪弃生及其《瀛海偕亡记》338
提倡“小善须为、小恶须戒”的黄玉玠339
黄纯青与“东亚第一养猪村”340
爱国诗人连雅堂341
胡南溟--诗狂、文狂、人狂343
“海南才子”林南强344
改良派梁启超的台岛之行345
孙中山与台胞的革命活动347
杨心如与兴中会台湾分会351
台胞与黄花冈起义352
护法运动中的林祖密354
汉人的《台湾革命史》355
杨逵和他的《送报夫》356
抗日战争中的翁俊明358
抗日志士陈发棐359
蔡智堪与“田中奏折”公诸于众的经过361
张大千与京剧界363
为海峡两岸办好事的林本源家365
七 其它370
称呼相同的地名370
数字冠首的地名371
台胞不称“台湾人”373
鸟的两翼:台湾与厦门374
后记3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