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
  • 刘键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919553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0MB
  • 文件页数:333页
  • 主题词:并行程序-程序设计(学科: 方法 学科: 研究生 学科: 教材) 程序设计-并行程序(学科: 方法 学科: 研究生 学科: 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概论1

§1.1 并行计算与并行程序设计方法学1

1.1.1 高科技问题与并行计算1

1.1.2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的特点4

§1.2 并行计算机系统6

1.2.1 流水线操作6

1.2.2 并行操作SIMD结构9

1.2.3 MIMD系统、多处理机系统9

1.2.4 分布式存储并行计算机系统12

1.2.5 发展趋势13

§1.3 网络拓扑与通信模式14

1.3.1 网络拓扑判别准则14

1.3.2 常见的几种规则网络拓扑16

§1.4 并行计算19

1.4.1 并行计算19

1.4.2 并行性与并行语义22

1.4.3 并行科学计算中的并行性25

§1.5 并行算法结构29

1.5.1 为什么要研究算法结构29

1.5.2 算法结构的各组成部分与属性30

1.5.3 并行算法结构的分类36

§1.6 程序设计的一般概念38

1.6.1 程序的本质与特点38

1.6.2 程序设计的本质与特点40

1.6.3 程序设计方法的主要原则42

§1.7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46

1.7.1 并行程序设计的特殊困难46

1.7.2 并行程序设计方法的基本原则51

1.7.3 并行程序设计的一般步骤52

1.7.4 几点注意事项53

§1.8 常见的几种同步互斥机制56

1.8.1 PCF Fortran中的同步机制56

·Lock-unlock机制56

·Critical Section(临界段)56

·事件同步56

·序列同步56

1.8.2 CSP中的同步通信机制63

1.8.3 Ada中的同步通信机制65

1.9.1 数据驱动的并行计算模型70

§1.9 并行程序设计的性能考虑70

1.9.2 加速比估计式71

1.9.3 logP模型74

1.9.4 考虑logP因素的进程流程图的调度79

第一章 小结83

第二章 并行计算理论初步85

§2.1 抽象数据类型与并行模块化85

2.1.1 什么叫并行模块化85

2.1.2 如何并行模块化86

2.1.3 数据抽象的说明方法87

2.1.4 过程抽象的说明90

2.1.5 模块的说明91

§2.2 对象式程序设计概念94

2.2.1 对象式程序设计概念94

2.2.2 类95

2.2.3 对象96

2.2.4 继承97

2.2.5 允引关系98

2.2.6 对象系统的行为特征102

2.3.1 现实世界中的执行相关关系103

§2.3 抽象相关分析103

2.3.2 抽象相关概念104

2.3.3 对象模型中的相关关系105

2.3.4 抽象相关图110

§2.4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并行程序构造111

2.4.1 具有断言的数据驱动模型111

2.4.2 程序说明的并行分解113

2.4.3 并行程序的优化116

2.4.4 并行程序的测试118

2.5.1 数据驱动模型的优点121

§2.5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的并行程序设计121

2.5.2 基于数据驱动模型程序设计的主要步骤122

§2.6 软件开发过程的计划128

2.6.1 问题的提出128

2.6.2 软件过程模型130

2.6.3 软件开发计划说明133

§2.7 并行程序执行控制模式134

2.7.1 并行程序执行控制模式概念135

2.7.2 现有几种执行控制模式136

2.7.3 数据驱动/相关驱动的执行控制模式138

第二章 小结142

第三章 并行分解技术143

§3.1 并行分解技术概论143

3.1.1 问题及其解的结构143

3.1.2 说明性定义与构造性定义147

3.1.3 问题定义的并行分解148

3.1.4 同步与合作问题153

3.2.1 并行Schwarz交替法155

§3.2 论域分解之一155

3.2.2 N-D交替法157

3.2.3 容量矩阵法160

3.2.4 有限元法161

§3.3 论域分解之二162

3.3.1 空中交通控制问题162

3.3.2 确定问题论域162

3.3.3 对象识别163

3.3.4 问题分解与过程抽象164

3.3.5 模块调用图165

3.4.1 基于对象程序设计166

§3.4 对象分解方法166

3.4.2 并行对象程序设计167

§3.5 计算分解171

3.5.1 一阶线性递归计算172

3.5.2 三对角线方程组直接解法175

§3.6 控制分解178

3.6.1 问题的特点178

3.6.2 管理员/工人执行控制方法178

第三章 小结182

4.1.1 分布式反应系统特点184

第四章 分布式反应系统184

§4.1 分布式反应系统与形式开发方法184

4.1.2 形式开发方法186

4.1.3 形式方法的选择191

§4.2 传统Petri网与扩充Petri网193

4.2.1 传统Petri网193

4.2.2 分析技术195

4.2.3 扩充的PN模型199

§4.3 分布式状态机模型201

4.3.1 问题的提出201

4.3.2 非形式描述202

4.3.3 分布式状态机模型204

5.4.3 软件IC的选定与修改206

4.3.4 说明语言DSML211

4.3.5 全局状态217

4.3.6 DSM证明系统DSMS220

4.3.7 说明分析的图论方法224

4.3.8 分布式状态机模型的特点227

§4.4 分布式实时状态机模型228

4.4.1 分布式实时状态机模型228

4.4.2 DRSM说明语言DRSML237

4.4.3 全局行为242

4.4.4 DRSM证明系统245

4.4.5 说明分析的图论方法251

4.4.6 实时软件形式开发步骤252

§4.5 DSM的代数模型及其模型检验算法263

4.5.1 DSM的代数模型263

4.5.2 模型检验算法269

4.5.3 异步方程模型检验算法273

第四章 小结277

5.1.1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的设计目标278

§5.1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的目标、特点与基本问题278

第五章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与工具278

5.1.2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的特点279

5.1.3 并行程序设计环境HZPARA-Ⅲ的设计280

5.1.4 实现中的基本问题283

§5.2 并行软件IC的识别与开发284

5.2.1 可重用软件开发的两种主要方法284

5.2.2 并行软件IC的建造287

5.2.3 HZPARA-Ⅲ的作法292

5.3.1 软件IC检索问题294

§5.3 并行软件IC的检索与编码294

5.3.2 现有几种主要的编码检索方法299

§5.4 软件IC的合成与组装303

5.4.1 问题的提出303

5.4.2 模块接口图的构造304

5.4.4 软件IC的合成与组装309

5.4.5 组装软件产品的正确性310

第五章 小结311

参考文献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