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117145.jpg)
- 沈宝祥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7216004353
- 出版时间:1989
- 标注页数:386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395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命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
目录1
第一节 世界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2
第二节 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实践13
第三节 社会主义必须建立在现实基础之上的根本原理23
第四节 社会主义必须是切合实际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29
主义29
第一节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和根本方法33
第二章 建设社会主义必须解放思想,实事求是33
第二节 建设社会主义不能违背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39
第三节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搞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前提49
第三章 建设社会主义要从中国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59
第一节 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新课题59
第二节 正确认识国情是建设社会主义的首要问题67
第三节 从基本国情出发,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75
第四章 我国的社会主义必然有一个很长的初级阶段84
第一节 研究社会主义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重大的课题84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提出92
第三节 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透视100
第五章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和根本标准112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最注重生产力的发展112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118
第三节 社会主义必须把生产力作为根本标准126
第六章 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标和根本任务之一137
第一节 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137
第二节 社会主义民主必须制度化、法律化145
第三节 努力探索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民主建设153
第七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和重要160
目标160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160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165
目标165
第三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根本要求169
第四节 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推进精神文177
明的建设177
第八章 大力发展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84
第一节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185
第二节 只有发展商品经济才能发展生产力196
第三节 计划经济与市场调节203
第九章 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212
第一节 社会主义必须在改革中前进212
第二节 改革是革命性变革221
第三节 加快和深化改革228
第十章 对外开放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要条件240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实行对外开放240
第二节 对外开放的提出和发展248
第三节 建立一个多层次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250
第十一章 “一国两制”是实现国家统一的科学构想262
第一节 实现祖国统一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263
重大历史任务263
第二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实践270
第三节 “一国两制”构想的重大意义282
第十二章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国际环境287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离不开国际的大287
环境287
第二节 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291
第三节 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争取和创造有297
利的国际环境297
第四节 确立新型的各国政党之间的党际关系准则305
第十三章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311
第一节 从建国以来几条总路线的对比看党的基本路线311
第二节 全面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内容322
第三节 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党的基本路线331
考验337
第一节 历史新时期党的建设主题和党组织面临的新337
第十四章 党组织要站在改革和现代化建设的前列337
第二节 以改革的精神建设党347
第三节 围绕主题,从多方面加强党的建设354
第十五章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363
第一节 改革和建设的实践与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飞跃364
第二节 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性飞跃是在实践中艰苦探索的结果368
第三节 两次历史性飞跃提供的重要经验373
第四节 为推进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科学理论而努力380
结束语3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