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语法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汉语语法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116961.jpg)
- 邢福义著 著
- 出版社: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219128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50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语法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言3
一 什么是汉语语法3
二 《马氏文通》以来的汉语语法研究5
三 本书汉语语法学系统的建构7
第一章 小句13
第一节 小句的中枢地位13
一 小句的内涵与外延13
(一)小句的内涵13
(二)小句的外延15
二 小句中枢地位之考察16
(一)所具备的语法因素16
(二)所处的联络位置17
(三)对其他语法实体的控制约束17
第二节 成活律—包容律—联结律25
一 小句成活律25
(一)关于成活律125
(二)关于成活律227
二 小句包容律31
(一)关于包容律131
(二)关于包容律235
三 小句联结律39
(一)关于联结律139
(二)关于联结律240
第三节 成分配置—核心—赋格44
一 成分配置44
(一)句子成分的配对性44
(二)句子成分的层次性45
(三)句子成分的扣合性46
(四)句子成分的互易性47
二 核心与赋格49
(一)核心50
(二)赋格51
(一)主语和谓语65
第四节 主谓—动宾65
一 主谓配置65
(二)主语的语义类型66
(三)有关主谓配置的几个问题68
二 动宾配置74
(一)动语和宾语74
(二)宾语的语义类型75
(三)常规宾语和非常规宾语78
(四)动宾格式的强制促成力83
(五)单宾语和双宾语84
第五节 定心—状心—心补88
一 定心配置88
(一)带定心语88
(二)从语法标志看定语88
(三)从语义类型看定语89
(四)从位序排列看不同类型的定语94
(五)从跟其他成分的联系看定语96
(六)定语和心语的位置变异97
二 状心配置98
(一)带状心语98
(二)从语法标志看状语99
(三)从语义类型看状语99
(四)从位序排列看不同类型的状语103
(五)从跟其他成分的联系看状语105
(六)状语和心语的位置变异106
三 心补配置107
(一)带补心语107
(二)从语法标志看补语108
(三)从语义类型看补语108
(四)从补宾关系看补语115
(五)从跟其他成分的联系看补语116
(一)结构类型119
一 结构类型和语气类型119
第六节 小句面貌综观119
(二)语气类型121
二 配对成分之外的成分127
(一)独立语127
(二)外位语128
(三)辅助性语法成分130
三 特定句式131
(一)存现句式131
(二)连动句式133
(三)兼语句式135
(四)“把”字句式140
(五)“被”字句式142
一 构件的级类型149
(一)词149
第二章 小句构件149
第一节 构件单位149
(二)短语150
二 构件的备用性和组装性153
(一)词的备用性153
(二)短语的组装性155
一 名词159
(一)名词的语法特征159
第二节 成分词159
(二)名词的基本类型160
(三)名词入句164
(四)关于名词的语义166
二 动词167
(一)动词的语法特征167
(二)动词的基本类型168
(三)动词入句171
(四)关于动词的语义173
三 形容词174
(一)形容词的语法特征175
(二)形容词的基本类型177
(三)形容词入句178
(四)关于形容词的语义179
四 副词181
(一)副词的语法特征181
(二)副词的基本类型183
(三)关于副词的语义184
第三节 特殊成分词188
一 数词和量词188
(一)数词188
(二)量词192
(三)数量词197
二 代词200
(一)代词的游移泛代性200
(二)代词系统的基本面貌201
(三)代词的活用203
(三)成套形式之外的代词207
三 拟音词208
(一)拟音词三特性208
(二)叹词和象声词210
第四节 非成分词213
一 介词213
(一)介词的语法特征213
(二)介词的类别214
(三)介词和动词217
(四)介词的粘附化219
二 连词222
(一)连词的语法特征222
(二)连词的类别224
(三)连词和副词225
(四)连词和介词226
(一)助词的语法特征227
三 助词227
(二)结构助词230
(二)时态助词234
(三)表教助词238
(四)比况助词241
(五)语气助词242
第五节 各类短语247
一 短语的分类247
(一)成分短语和非成分短语247
(二)关系类短语和标志类短语247
(三)名词短语、动词短语和形容词短语249
二 关系类短语的成分配对式250
(一)主谓短语250
(二)动宾短语253
(三)定心短语254
(四)状心短语和心补短语258
三 关系类短语的依次排列式261
(一)联合短语261
(二)?位短语265
(二)连动短语和兼语短语267
第六节 问题思考270
一 词的语法特征270
(一)语法特征——词类划分的根据270
(二)词的意义——对语法特征具有参酌作用的因素273
(三)语法特征的不规整性275
二 词性判别的论证方法280
(一)三种论证方法280
(二)论证方法的讨论282
三 同形异类289
(一)什么是同形异类289
(二)同形异类现象的词性判别290
(一)问题症结293
四 词类问题的症结和对策293
(二)两手对策294
第三章 小句联结301
第一节 复句的构成301
一 复句与小句301
(一)复句的构成部分301
(二)复句中的小句302
二 分句的分层联结和凝合联结304
(一)多重复句304
(二)紧缩句308
三 分句的同质联结和异质联结311
(一)分句的同质联结311
(二)分句的异质联结311
第二节 复句关系词语321
一 关系词语的性质和范围321
(一)关系词语的性质321
(二)关系词语的范围322
二 关系词语的作用324
(一)静态和动态324
(二)显示、转化和复现强调325
第三节 复句关系和复句格式338
一 因果类复句338
(一)广义因果关系338
(二)因果式338
(三)推断式342
(四)假设式344
(五)条件式345
(六)目的式349
二 并列类复句351
(一)广义并列关系351
(二)并列式352
(三)连贯式354
(四)递进式355
(五)选择式356
三 转折类复句358
(一)广义转折关系358
(二)突转式358
(三)让步式359
(四)假转式361
四 格式对语义关系的反制约362
(一)复句语义关系和复句格式362
(二)虚和实363
(三)顺和逆368
(四)双视点372
第四节 复句句式的多样性375
一 句式语义关系的多样性375
(一)“尚且A,何况B”句式375
(二)“越A,越B”句式377
(一)“更”字复句句式379
二 句式下位形式的多样性379
(二)“一A,就B”句式385
三 句式标志复现的多样性391
(一)跨大类标志复现391
(二)跨小类标志复现394
第五节 句群397
一 句群的特点、组合方式和关系类别397
(一)句群的特点397
(二)句群的组合方式399
(三)句群的关系类别401
二 特定句群的个案考察406
(一)选择问句群406
(二)选择问句群Ⅰ:“—吗—吗”问407
(三)选择问句群Ⅱ:“—吗—呢”问408
(四)选择问句群Ⅲ:“—呢—呢”问409
(五)选择问句群Ⅳ:“—呢—吗”问410
(六)选择问句群与前引特指问412
(七)选择问句群的启示415
第六节 问题思考419
一 划界问题419
(一)复句和句群419
(二)复句和单句422
二 复句分类问题430
(一)分类原则和分类要求430
(二)一级复句类的划分434
第四章 研究论439
第一节 “小三角”研究439
一 两个三角中的“小三角”439
(一)“表”角439
(二)“里”角440
(三)“值”角442
(一)表里印证443
二 “小三角”的事实验证443
(二)语值验察451
三 “小三角”的研究思路458
(一)研究指向458
(二)研究线路459
第二节 “大三角”研究463
一 两个三角中的“大三角”463
(一)“普”角463
(三)“古”角464
(二)“方”角464
二 “大三角”的事实验证465
(一)以方证普465
(二)以古证今467
三 “大三角”和“小三角”473
(一)多角验证的灵活性473
(二)“两个三角”的结合474
后记4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