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领导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领导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57/31116215.jpg)
- 邢志第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
- ISBN:7560705936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411页
- 文件大小:17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领导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领导学及其特点1
一 什么是领导1
二 什么是领导学3
三 领导学的特点5
第二节 领导学产生的必然性8
一 领导学是社会领导系统结构发展的必然产物8
二 领导学是领导知识逐步发展的必然产物10
第三节 领导学的研究对象和方法14
一 领导学的研究对象14
二 领导学的研究方法14
本质篇19
第二章 领导活动的本质和特征19
第一节 领导活动的本质19
一 自然本质19
二 社会本质24
三 社会主义领导的公仆性质26
第二节 领导活动的基本特征28
一 高度的权威性28
二 高度的自觉性30
三 高度的趋前性30
四 高度的整体性31
第三章 领导活动规律34
第一节 基本矛盾律34
一 基本矛盾及其要素构成34
二 基本矛盾的运动规律35
三 基本矛盾规律在社会主义领导活动中的特殊性35
四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领导活动基本矛盾的特点39
第二节 协调共存律 反馈调控律 因势利导律41
一 协调共存律41
二 反馈调控律43
三 因势利导律44
第一节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46
一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46
第四章 领导的基本原则46
二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47
三 坚持改革开放48
第二节 坚持领导服务原则48
一 领导就是服务49
二 坚持正确的服务方向51
第三节 坚持求是和务实原则54
一 实事求是54
二 多干实事57
第四节 坚持民主与科学原则60
一 民主与集中60
二 实现领导科学化62
职责篇69
第五章 决策和决断69
第一节 决策及其分类69
一 决策定义及决策功能69
二 决策类型及决策系统71
一 程序决策73
第二节 程序决策和非程序决策73
二 非程序决策79
第三节 决策的原则和方法80
一 决策原则80
二 决策方法82
第四节 决策机构86
一 信息机构86
二 智囊机构87
三 决策中心87
一 决断及其特点88
第五节 决断88
二 决断的原则和方法89
第六章 选才用人94
第一节 选才用人的路线和标准94
一 任人唯贤94
二 德才兼备97
第二节 选才方法和用人原则100
一 选才方法100
二 用人原则104
第三节 人才培养109
一 人才使用和培养相结合109
二 人才培养的目标和要求111
三 人才培养的方式方法112
第七章 组织 协调 监督117
第一节 组织工作117
一 组织工作及其特点、地位和作用117
二 组织工作的任务120
三 组织工作的原则和方法121
第二节 协调工作124
一 协调工作及其特点124
二 协调工作的地位和作用126
三 协调的类型128
四 协调的原则和方法129
第三节 监督工作132
一 监督工作及其特点、地位和作用132
二 监督工作的原则和方法134
一 强烈的阶级性139
第八章 思想政治工作139
第一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特点139
二 广泛的群众性140
三 长期性和反复性140
四 慢性效应141
第二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任务141
一 培养“四有”新人142
二 保证领导任务的完成146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原则和方法147
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针147
二 思想政治工作的原则149
三 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151
方法篇159
第九章 调查研究159
第一节 调查研究的功能159
一 求是功能159
第二节 调查研究的一般程序160
二 改造功能160
一 准备阶段161
二 调查阶段161
三 研究阶段161
四 核查阶段162
第三节 调查研究的一般方法162
一 调查的一般方法163
二 研究的一般方法168
第十章 科学预测175
第一节 科学预测的含义、原理、程序175
一 科学预测的含义和内容175
二 科学预测的原理和程序176
第二节 科学预测方法179
一 经验判断预测法179
二 数学模型预测法181
三 模拟实验预测法185
第一节 领导与群众相结合187
第十一章 一般领导方法187
一 从群众中来188
二 到群众中去189
第二节 一般与个别相结合191
一 从个别到一般192
二 从一般到个别197
第三节 典型试验 逐步推广198
一 典型试验199
二 逐步推广202
第十二章 具体领导方法205
第一节 总观全局 照顾局部205
一 总观全局 统筹全局205
二 照顾局部 搞活局部208
第二节 协商沟通 统一步调210
一 协商的途径和方式210
二 沟通的途径和方式211
第三节 典型示范 抓两头带中间213
一 培养典型 树立样板214
二 抓两头带中间215
一 什么是智慧集中法219
二 智慧集中法的传统方法219
第四节 智慧集中法219
三 国外智慧集中法简介221
第十三章 领导技术223
第一节 系统工程领导技术223
一 系统论和系统方法223
二 系统工程领导技术227
第二节 信息方法领导技术230
一 信息论和信息方法230
二 信息方法的领导技术232
第三节 控制方法领导技术235
一 控制论236
二 控制方法领导技术237
第一节 领导艺术及其特点241
一 领导艺术的内涵241
第十四章 领导艺术241
二 领导艺术的特点242
三 领导艺术的地位和作用243
第二节 决策中的领导艺术244
一 审时度势 随机应变244
二 集智索谋 择机决断245
三 善于微调 适时权变246
一 “牵牛鼻子”247
第三节 一般工作的领导艺术247
二 “弹钢琴”249
三 “掌握火候”250
四 “合并同类项”252
第四节 其他工作中的领导艺术253
一 用权艺术253
二 讲话艺术255
三 交往艺术256
第一节 领导体制及其类型261
一 领导与组织261
第十五章 领导体制261
组织篇261
二 领导体制的涵义262
三 领导体制的种类264
第二节 我国领导体制266
一 我国领导体制的产生和发展266
二 中国特色的领导体制269
一 领导机构设置的主要内容271
第三节 领导机构设置的合理化271
二 领导机构设置的基本模式272
三 领导机构设置的原则274
四 领导机构的运行275
第四节 领导体制改革276
一 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提出及目标的确定277
二 我国领导体制现存的主要问题277
三 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性质279
四 我国领导体制改革的内容和要求281
一 领导班子的功能286
第一节 建立优化的领导班子286
第十六章 领导班子建设286
二 领导班子最优化的要求287
第二节 建立优化的领导班子的原则和方法290
一 领导班子最优化的原则290
二 领导班子最优化的方法293
第十七章 领领者的政治思想素质297
第一节 政治素质297
一 高度的社会主义觉悟297
二 同党中央保持一致299
第二节 高尚的道德和思想品质301
一 高尚的道德301
二 高尚的思想品质303
第三节 优良的工作作风304
一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304
二 密切联系群众309
三 批评与自我批评312
四 艰苦奋斗 为政清廉313
一 马克思主义理论素质318
第十八章 知识和才能素质318
第一节 理论素养318
二 自觉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修养320
第二节 文化素质和专业特长322
一 文化素质322
二 专业特长323
三 全面考察领导者的文化素质和专业特长324
第三节 领导能力325
一 组织指挥能力325
二 运筹能力326
第十九章 社会心理素质329
第一节 纯洁的动机329
一 领导者的需要系统及其特点330
二 领导者的动机系统及其特征331
三 领导者的动机修养333
第二节 良好的人际关系334
一 领导者的人际关系及其特征334
二 正确处理人际关系338
第三节 正确的认知342
一 领导者的认知及其特征343
二 领导者的认知内容和方法344
第四节 良好的气质346
一 人的气质及其基本类型346
二 领导者的良好气质348
三 领导者的气质修养349
第一节 矛盾思维351
一 矛盾思维及其特征351
第二十章 领导者的思维方式351
二 矛盾思维的基本形式353
第二节 系统思维355
一 系统思维的特征355
二 系统思维的基本形式359
第三节 开放思维367
一 开放性思维及其特征367
二 开放性思维的基本形式369
一 抽象思维及其特征370
第四节 抽象思维370
二 抽象思维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371
第五节 形象思维372
一 形象思维及其特征373
二 形象思维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374
第六节 直觉思维375
一 直觉思维及其特征376
二 直感思维在领导活动中的作用377
时效篇383
第二十一章 领导效率383
第一节 领导效率的特点和意义383
一 领导效率的含义及特点383
二 领导效率在领导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385
第二节 提高领导效率的途径和方法387
一 提高领导者自身的工作效率388
二 创造提高领导效率的客观因素392
一 实现领导目标的重要手段396
第一节 领导效率考评的意义396
第二十二章 领导效率的考核与评估396
二 衡量领导者优劣进行奖惩的依据397
三 实现领导工作民主化的重要途径398
四 合理使用干部的基本前提398
第二节 领导效率考评原则399
一 速度与效益统一的原则399
二 整体与局部统一的原则400
三 定性与定量统一的原则400
四 效率与政治统一的原则401
第三节 领导效率考评方法402
一 判断式考评法402
二 量化考评法404
三 试行中的几种考评方法406
第四节 领导效率考评的注意事项407
一 考评中的几个基本要求407
二 考评要防止几种错误倾向408
后记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