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工程热力学 理论基础及工程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工程热力学 理论基础及工程应用](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116185.jpg)
- (西德)H.D.贝尔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15031·522
- 出版时间:1983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13MB
- 文件页数:21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工程热力学 理论基础及工程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第一章 概论 朱明善译1
1.1热力学1
1.1.1热力学发展史1
1.1.2什么是热力学?5
1.2系统和状态6
1.2.1系统和系统边界6
1.2.2状态和状态参量7
1.2.3强度量、广延量、比状态参量和摩尔状态参量8
1.3.1热平衡10
1.3温度10
1.2.4简单系统10
1.3.2热力学第零定律和温度11
1.3.3温度计和经验温度12
1.3.4理想气体温度计温度,摄氏温度13
1.3.5热状态方程15
1.4热力过程16
1.4.1过程和状态变化16
1.4.2自然过程18
1.4.3可逆和不可逆过程18
1.4.4热力学第二定律——不可逆性原理20
1.4.6稳定流动过程21
1.4.5准静态变化和不可逆过程21
第二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朱明善译24
2.1功24
2.1.1机械功和机械能24
2.1.2容积功26
2.1.3轴功28
2.1.4运动介质的元体功30
2.1.5电功和复杂系统的功32
2.2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34
2.2.1内能34
2.2.2热量36
2.2.3静止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38
2.2.4运动封闭系统的热力学第一定律39
2.2.5量热学状态方程41
2.3稳定流动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43
2.3.1技术功43
2.3.2稳定流动过程的热力学第一定律44
2.3.3开口系统的不稳定过程,流动能48
2.3.4焓50
2.3.5稳定流通介质的循环过程52
3.1熵和热力学温度57
3.1.1绝热系统中不可逆性原理的表现57
第三章 热力学第二定律 杨东华译57
3.1.2经验熵59
3.1.3米制熵和热力学温度63
3.1.4熵和热力学第二定律66
3.1.5T-s图69
3.2熵、热量和耗散能70
3.2.1换热过程的不可逆性71
3.2.2熵的转移和熵的产生74
3.2.3能量耗散76
3.2.4稳定流动过程的熵平衡79
3.3.1能量转换的限度81
3.3热力学第二定律应用于能量转换,用和?81
3.3.2环境对能量转换的影响83
3.3.3?和?85
3.3.4热量?和热量?以及热量转换为有效功88
3.3.5稳定物质流的?和烧91
3.3.6?损失的确定94
3.3.7?流图和?流图,?效率96
第四章 纯粹物质的热力学性质 洪河镜译101
4.1纯粹物质的热力学状态参量101
4.1.1p-v-T曲面101
4.1.2p-T图103
41.3气体和液体的热力学状态方程104
4.1.4非均匀的状态区106
4.2饱和区107
4.2.1湿蒸汽107
4.2.2饱和区的状态参量109
4.2.3克劳修斯-克拉贝龙(Clausius-Clapeyron)方程112
4.3气体和液体的状态方程、表与图113
4.3.1按热力学状态方程计算焓与熵114
4.3.2状态参量表117
4.3.3状态图118
4.3.4等熵焓差的确定121
4.4.1膨胀系数与压缩系数124
4.4固体状态区124
4.4.2比热125
4.4.3熔解与升华127
第五章 理想气体、气体混合物和蒸汽气体混合物 赵冠春译128
5.1理想气体128
5.1.1热力学状态方程和量热学状态方程128
5.1.2通用气体常数129
5.1.3比热130
5.1.4理想气体的熵和等熵状态变化131
6.4.2绝热压缩132
5.2理想气体混合物133
5.2.1质量浓度和摩尔浓度,分压强133
5.2.2理想气体混合物的性质135
5.23理想气体混合物的熵137
5.3.2蒸汽的饱和压强139
5.3蒸汽气体混合物、湿空气139
5.3.1概述139
5.3.3露点141
5.3.4湿空气141
5.3.5湿空气的含湿量142
5.36绝对湿度和相对湿度144
5.3.7湿空气的比容145
5.3.8湿空气的比焓145
5.3.9湿空气的h-x图147
第六章 稳定流动过程 洪河镜译150
6.1.1稳定流动中的耗散能150
6.1流动介质的技术功、耗散能与状态变化150
6.1.2耗散能与技术功,一维理论151
6.1.3固有功,水力效率154
6.2流动过程157
6.2.1有热量输入的流动过程157
6.2.2声速158
6.2.3正激波160
6.2.4绝热流动过程163
6.2.5在喷管与扩压管中的绝热流动166
6.2.6喷管与扩压管中等熵流动时的横截面积与物质流密度的值168
6.2.7在各种背压下的拉伐尔喷管中的流动171
6.3混合过程173
6.3.1质量、能量与熵的平衡173
6.3.2理想气体的等压等温混合175
6.3.3两股湿空气流的混合178
6.3.4在湿空气中加入水或水蒸汽179
6.4工作过程180
6.4.1在透平中的绝热膨胀180
6.4.3绝热膨胀和绝热压缩时的耗散能、功损失与?损失183
6.4.4非绝热压缩187
第七章 制冷热力学 钱立伦译190
7.1加热和冷却是热力学的任务190
7.1.1在传热情况下的?和?190
7.1.2供热技术与制冷技术的基本任务191
7.1.3可逆和不可逆加热.热泵192
7.1.4制冷装置195
7.2获得冷量(制冷)的几种方法198
7.2.1蒸汽压缩式制冷装置199
7.2.2过程的改善,多级压缩式制冷装置203
7.2.3有绝热膨胀的气体制冷装置207
7.2.4利用林德过程液化空气211
第八章 燃烧过程 杨东华译214
8.1引言214
8.2完全燃烧时的物料平衡计算215
8.2.1燃烧方程215
8.2.2化学均匀物质的混合物216
8.2.3固体燃料和液体燃料217
8.2.4用烟气分析控制燃烧过程219
8.3燃烧过程的动力学220
8.3.1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220
8.3.2燃料的燃烧热值222
8.3.3燃烧过程的h-t图223
8.3.4化学均匀物质,反应焓226
8.4热力学第二定律对燃烧过程的应用228
8.4.1可逆化学反应228
8.4.2绝对熵,纳斯特热定理230
8.4.3燃料电池232
8.4.4燃料的?234
8.4.5绝热燃烧时的?损失238
第九章 热动力装置的热力学 赵冠春译241
9.1化学能和核能转换为有效功和电能241
9.1.1能量转换方法的概述241
9.1.2热动力装置的基本形式242
9.2简单蒸汽动力装置244
9.2.1蒸汽发生器244
9.2.2水蒸汽的循环过程248
9.2.3总?效率及其受蒸汽终湿度的限制253
9.3简单蒸汽动力装置的改善255
9.3.1蒸汽的中间过热255
9.3.2空气和给水的联合加热257
9.3.3现代蒸汽透平电站260
9.4气体动力装置261
9.4.1闭式气体透平装置261
9.4.2开式气体透平装置265
9.4.3气体透平过程的改善268
第十章 计量单位,附表 朱明善译270
10.1物质量及其度量270
10.1.1质量、重量和重力270
10.1.2粒子数和物质的量272
10.1.3标准状态和标准容积273
10.2计量单位274
10.2.1国际制(SI)单位275
10.2.2制外计量单位,换算系数277
10.3附表278
简要书目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