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当代哲学史稿 1949-1966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当代哲学史稿 1949-1966
  • 刘梦义,陶德荣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
  • ISBN:2118·24
  • 出版时间:1987
  • 标注页数:633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63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当代哲学史稿 1949-1966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地位的确立19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20

第二节 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宣传和研究38

第二章 毛泽东哲学思想在社会主义改造实践中发展60

第一节 毛泽东等同志对社会主义改造理论的新贡献60

第二节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中的哲学思想73

第三节 《关于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和《再论无产阶级专政的历史经验》中的哲学思想84

第四节 中共“八大”主要文献中的哲学思想99

第三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曲折与毛泽东哲学思想的普及114

第一节 《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哲学意义115

第二节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探索126

第三节 理论工作者对毛泽东哲学思想的研究和宣传140

第四节 工农学哲学的历史经验及其教训156

第五节 毛泽东的《人的正确思想是从那里来的?》172

第六节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主观唯心论的斗争183

第四章 对辩证唯物论的研究与论争(上)197

第一节 对辩证唯物主义体系与规律的研究198

第二节 对唯物辩证法几个重要范畴的研究212

第三节 杨献珍对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研究和艾思奇的《辩证唯物主义讲课提纲》218

第四节 冯定的《平凡的真理》一书225

第五节 对真理问题的研究与论争230

第五章 对辩证唯物论的研究与论争(下)233

第一节 “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问题的论争234

第二节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的争论246

第三节 对唯物辩证法三个规律的研究与争论259

第六章 对历史唯物论的探索(上)283

第一节 对我国过渡时期若干理论的研究与论争283

第二节 对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动力的研究与论争300

第三节 关于国家问题的研究与论争302

第四节 对党内英雄史观思想倾向的斗争307

第五节 关于工人阶级与民族资产阶级矛盾性质的研究与论争310

第六节 艾思奇《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一书316

第七章 对历史唯物论的探索(下)322

第一节 艾思奇、孙叔平、钱仲宜、丁雨晴、张庸等人关于历史唯物主义的著作324

第二节 关于唯物史观的几个重要问题的研究339

第三节 围绕国内主要矛盾和阶级斗争问题的争论353

第四节 对农村人民公社的生产力与生产关系问题的研究363

第五节 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及其相互关系问题的研究367

第六节 对不断革命论与革命发展阶段论的研究379

第七节 关于生产力性质等问题的研究385

第八节 围绕所谓资产阶级法权的争论396

第八章 对中国哲学史问题的新探索(上)402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研究的新阶段402

第二节 先秦哲学研究在论争中发展408

第三节 封建社会后期哲学家思想的研究424

第四节 对近代启蒙思想家的哲学思想的研究430

第一节 中国哲学史上六个理论问题的提出和论争440

第九章 对中国哲学史问题的新探索(下)440

第二节 中国古典哲学的研究与论争451

第三节 冯友兰和他的《中国哲学史新编》463

第四节 侯外庐和他的《中国思想通史》471

第五节 任继愈、张岱年、杨荣国等人对中国哲学史研究的贡献476

第十章 哲学界对外国哲学思想的研究与论争485

第一节 对外国哲学思想研究的概况485

第二节 对德国古典哲学的研究500

第三节 对现代外国资产阶级哲学的批判506

第四节 陈元晖、江天骥、齐良骥的西方哲学史著作514

第五节 张世英、丕之、汝信、贺麟等人对黑格尔哲学的研究535

第六节 朱谦之、刘及辰对日本哲学思想研究的成果552

第十一章 哲学界对逻辑学、伦理学和宗教无神论的研究572

第一节 对逻辑学的研究与论争572

第二节 对伦理学的研究及其成果606

第三节 对宗教、无神论的研究619

后记6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