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模糊语言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模糊语言学
  • 伍铁平著 著
  • 出版社: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 ISBN:7810094645
  • 出版时间:1999
  • 标注页数:434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模糊语言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模糊语言通论3

第一章 模糊语言初探3

§1 从一则故事谈到语言的模糊性质3

§2 模糊语言举例7

§3 语言的模糊性质在不同时期的表现14

§4 模糊语言同语言的有(无)标志单位15

§5 模糊词和模糊概念21

§6 人的模糊思维同电子计算机“思维”的差别24

§1 模糊理论的提出和在多门学科中的应用34

第二章 模糊语言再探34

§2 时间和时间词的模糊性质51

§3 对有标志单位和无标志单位的进一步分析55

第三章 模糊语言三探67

§1 模糊的计量方法67

§2 模糊限制词71

§3 影响模糊性的地理、政治、经济、社会等因素77

§4 对几种语言中时间词的模糊性的分析82

§5 模糊性和相对性的关系87

§6 模糊性和语言的其他特点89

§1 模糊理论诞生的过程95

第四章 模糊理论的诞生及其研究对象与正名问题95

§2 “模糊”的正名114

第五章 模糊理论的先驱尤布利德斯和“模糊”的定义等问题133

§1 历史的回顾和给模糊下的定义133

§2 研究模糊理论的意义137

§3 区别两种模糊性141

第六章 语言中所反映的思维的模糊特点148

§1 命名时将事物的界限变得模糊151

§2 表示动物雌雄时的模糊手段154

§3 对数词构成的词组的模糊理解158

§4 概念外延的模糊性164

第七章 语言中精确和模糊的相互转化170

§1 精确向模糊的转化171

§2 模糊向精确的转化174

§3 模糊和精确集于一身178

§4 在构成模糊词和精确词时汉语和外语的区别179

§5 模糊词内部的转化和模糊中的模糊182

§6 模糊词在语用上的作用183

第八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义向其反面转化187

§1 词义向其反面转化的原因187

§2 反义词相通和相互转化的种种表现188

§3 反义词同源或一词兼有相反二义的现象在几种语言中的表现192

§4 几点理论性的说明213

第九章 再论词义向其反面转化和一个词兼有相反的两个意义222

§1 区别组合和聚合222

§2 上位义和下位义的关系229

§3 词义向其反面转化的条件233

§4 美恶同词和修辞学、词汇学236

§5 所谓“义位”和“义素”的关系238

第十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汇研究249

§1 某些实词的模糊性249

第二编 模糊语言和词汇学、词典学、词源学249

§2 某些虚词的模糊性257

第十一章 颜色词的模糊性质272

§1 颜色的多样性和颜色词的有限性272

§2 颜色词的模糊性在四个方面的表现273

§3 产生颜色词的模糊性的原因284

§4 给颜色词释义的困难288

§5 颜色词的转义和象征意义290

第十二章 不同语言的昧觉词和温度词的模糊性质和这些词对客观现实的不同切分300

§1 “麻”的模糊性质300

§2 “辣”、“咸”、“苦”、“酸”的模糊性质和在多种语言中的表示法302

§3 表示温度的词的模糊性质310

§4 模糊词和形容词的比较级312

§5 语言是否影响人的思维?313

第十三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典编纂318

§1 再谈语言的模糊性和几个模糊词318

§2 汉语的“半”和“中间”的模糊性322

§3 外语中表达“半”和“中间”的词的模糊性327

§4 四点理论性的说明331

第十四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词源学337

§1 模糊是修辞中常用的手法363

第十五章 语言的模糊性和修辞学363

第三编 模糊语言和修辞学、语用学363

§2 婉词、比喻、借代、禁忌的基础有时是“模糊”了事物之间的界限366

§3 比喻的基础不全是类似369

§4 模糊词的感情色彩384

§5 风格也是一种模糊现象385

第十六章 从委婉语的机制看模糊理论的解释能力391

第十七章 从“移就”、“拈连”看辞格之间和修辞与语法之间界限的模糊性408

第十八章 语用中的模糊语言及其他有关问题418

附录一 作者撰写的未收入本书的涉及模糊语言的论文目录430

附录二 进一步研究模糊语言的国外文献43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