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傅才武,陈庚著 著
- 出版社: 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607467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437页
- 主题词: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研究价值与意义1
(一)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研究的缘起1
(二)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内涵2
(三)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研究意义2
二、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研究现状5
(一)艺术管理研究5
(二)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的改革与发展研究7
三、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学科体系9
(一)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学科关系9
(二)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12
四、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研究思路与方法14
(一)艺术表演团体研究的基本技术路线14
(二)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学的研究方法15
第一章 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概论17
一、艺术表演团体的概念和类型17
(一)艺术表演团体的概念17
(二)艺术表演团体的类型19
二、艺术表演团体的属性23
(一)艺术表演团体的社会基础:公共领域、公共性、公共物品23
(二)艺术公共权力的实现方式与艺术表演团体的属性定位31
(三)艺术表演团体的属性判断与角色定位33
第二章 古代和近代表演艺术组织的发展和演变40
一、古代艺术市场的形成与戏班的出现41
(一)宋元以降中国城市初级艺术市场的形成41
(二)早期戏班的经营方式48
(三)政府对艺术组织的管理54
二、清代中期以后艺术行业组织的发展61
(一)清代戏曲艺术市场的繁荣61
(二)戏班的市场经营方式69
三、近代艺术表演团体的生存环境与竞争态势72
(一)近代社会的艺术团体的生存环境72
(二)近代以来艺术团体新型竞争关系的确立82
(三)传统戏班管理模式的定型89
第三章 国家艺术管理体制的起源和确立94
一、国家艺术管理体制的起源94
(一)外部导向:苏联文化模式的示范效应94
(二)内部成长:苏区根据地文艺模式的延伸107
二、国家艺术管理体制的确立121
(一)“五五”戏改121
(二)国家艺术管理体制的确立134
三、国家艺术管理体制的特点及中外对比138
(一)新中国艺术管理体制的特点138
(二)中外艺术管理体制的差异及其启示144
第四章 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模式改革152
一、我国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历史起点152
(一)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历史起点153
(二)传统艺术体制的困境158
二、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改革的过程分析160
(一)改革领导力量的形成161
(二)自主改革力量的出现163
(三)改革的进程分析165
(四)艺术表演团体组织形态变迁的基本路径分析177
(五)改革的效果评价188
三、转型期艺术表演团体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类型191
(一)北京经验:股份制模式192
(二)上海经验:托管制模式195
(三)江苏经验:集团化模式197
四、艺术表演行业改革的“过渡性”特征与特殊政策要求199
(一)艺术表演团体改革作为文化体制整体转型中的一个微观过程存在“过渡性”问题199
(二)“过渡模式”下艺术表演行业改革的特殊政策要求202
五、艺术表演团体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发展趋势203
(一)未来艺术表演团体市场经营模式的宏观背景204
(二)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基本趋势208
(三)深化艺术表演团体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211
第五章 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的一般性流程215
一、艺术表演团体的人事管理215
(一)艺术表演团体人事管理的目标与原则216
(二)艺术表演团体人事管理的内容219
(三)艺术表演团体人事管理的一般流程227
二、艺术表演团体的财务管理233
(一)艺术表演团体财务管理的一般程序233
(二)艺术表演团体财务管理的特殊性235
(三)艺术表演团体财务业务管理流程237
(四)艺术表演团体财务管理的成本控制249
三、艺术表演团体的艺术生产管理253
(一)一般艺术生产流程254
(二)艺术生产过程管理的基本原则257
(三)表演艺术劳动管理261
四、艺术表演团体的行政后勤管理264
(一)内部关系管理264
(二)外部关系管理266
第六章 艺术表演团体管理的特殊性269
一、表演艺术的管理特征269
(一)艺术与表演艺术269
(二)表演艺术管理的目标和任务271
(三)表演艺术管理的性质与特点273
二、艺术能力作为非编码知识的特殊性277
(一)编码知识与经验性知识277
(二)经验性知识的管理特征281
三、艺术产品的市场价值的特殊性291
(一)表演艺术产品价值测不准原则291
(二)表演艺术市场的反市场形态和逆向选择292
(三)准公共产品与政府责任294
(四)表演艺术市场的管理特性297
四、艺术表演团体的意识形态属性303
(一)作为价值生产中心的艺术表演团体303
(二)艺术表演团体的意识形态管理306
五、艺术表演团体的经济学分析310
(一)表演艺术作为一种注意力资源的经济效用310
(二)注意力资源对艺术表演团体的价值312
(三)表演艺术组织的效率317
第七章 现代科技与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发展趋势324
一、表演艺术与科技进步的关系326
(一)技术进步与艺术进步326
(二)表演艺术发展与科技的关系330
二、基于科技之上的艺术表演团体存在方式的近代实证336
(一)镜框式舞台技术与近代观演关系的确立336
(二)近代传播技术与近代明星制的出现343
(三)近代技术与演出市场产业组织方式的变化348
三、现代科技条件下的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方式的变迁354
(一)管理对象的变化:技术含量型产品逐步替代技能含量型产品354
(二)组织形态的变化:由科层结构向网络结构发展359
第八章 国外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概略362
一、西方艺术表演团体的发展历程简略362
(一)古代艺术表演团体及其政府管理模式362
(二)近代西方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模式的确立365
二、国外艺术表演团体管理模式369
(一)美英市场导向型模式369
(二)法德政府主导型模式383
(三)日本的混合管理模式388
三、西方表演艺术团体的经营典范:纽约百老汇与伦敦西区391
(一)纽约百老汇戏剧产业391
(二)伦敦西区的戏剧产业396
四、现代文化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表演团体管理变迁399
(一)现代文化产业的兴起与现代演艺业的发展399
(二)当代西方艺术院团体制的发展趋势402
(三)艺术院团作为文化名片在现代城市文化形象建设中的作用412
参考文献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