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预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预测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58/31096128.jpg)
- 杨克明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030344175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09页
- 文件大小:100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砂岩油气藏-研究-川西地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预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川西地区地震地质条件1
第一节 探区地理条件1
一、探区位置1
二、自然地理条件1
三、人文地理条件2
第二节 表层地震地质条件3
一、表层岩性3
二、表层速度结构5
三、对地震勘探的主要影响6
第三节 深部地震地质条件7
一、地层及构造7
二、主要反射波组属性及特征9
第四节 地震资料特点11
一、干扰波特征11
二、有效波特征12
三、品质分布特征13
第五节 地震勘探难点及挑战14
一、地表、地下“双复杂”条件下地震资料采集难题14
二、深层高分辨率地震勘探难题15
三、致密砂岩储层和裂缝预测难题15
四、致密砂岩流体性质判别问题15
第二章 川西地区地震勘探野外采集技术17
第一节 地震资料采集技术设计17
一、基础资料收集分析17
二、采集参数论证17
三、观测系统设计及属性分析19
四、观测系统的正演模拟验证19
五、川西地区三维地震勘探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22
第二节 川西地震勘探激发接收技术23
一、地震波激发技术23
二、地震波接收技术24
第三节 表层调查技术24
一、小折射法24
二、微测井法25
三、层析反演法27
第四节 质量控制方法29
一、过程质量控制29
二、监控处理分析方法30
三、采集资料评价分析31
第五节 川西不同层系的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31
一、浅中层侏罗系气藏三维地震采集技术31
二、深层上三叠统气藏三维地震勘探采集技术34
第三章 川西地区地震勘探目标处理技术37
第一节 川西地区地震资料处理关键技术37
一、表层静校正处理技术37
二、叠前自动去噪技术39
三、叠前地表一致性振幅恢复与补偿技术43
四、地表一致性提高分辨率处理技术45
五、分频地表一致性三维剩余静校正处理技术49
六、高精度叠加成像技术50
七、叠前时间偏移技术53
第二节 浅中层侏罗系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54
一、川西浅中层地震资料特点54
二、以突出含气地震响应异常为特点的三维资料处理技术54
三、基本处理流程63
第三节 深层上三叠统三维地震资料处理技术65
一、川西深层地震资料处理技术思路65
二、深层地震资料叠前预处理技术66
三、基本处理流程78
第四章 浅层侏罗系含气砂体横向预测技术80
第一节 储层识别标志80
一、储层基本特征80
二、储层的可识别性81
三、储层(含气砂体)精细标定83
四、含气砂体的地震响应模式83
五、地震正演模拟验证85
六、储层含气性分析87
第二节 含气砂体横向预测及空间展布刻画技术89
一、地震多属性预测技术89
二、含气砂体边缘检测技术92
三、含气砂体空间展布刻画技术93
第三节 地震相的沉积相转换94
第五章 中深层致密气藏储层描述技术96
第一节 致密储层地震响应模式96
一、精细构造解释96
二、岩石物性测定98
三、储层精细标定101
四、储层地震响应模式103
第二节 致密气藏储渗体差异性识别技术106
第三节 致密气藏储层描述技术108
一、储层几何形态描述技术108
二、储层参数反演技术110
三、油气综合识别技术114
四、储层含气性空间展布刻画132
第六章 深层上三叠统储层预测关键技术134
第一节 上三叠统储层预测技术134
一、储层地震响应特征134
二、地震有利相带分析140
三、地震属性储层预测技术142
四、地震反演储层预测技术149
第二节 深层超致密气藏裂缝预测技术154
一、裂缝地震响应岩石物理模拟154
二、基于地史成因的裂缝预测技术159
三、地震属性裂缝预测技术165
四、P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检测技术171
五、裂缝网络建模与表征177
第三节 储层含气性识别技术181
一、基于AVO分析及叠前同时反演的含气性识别182
二、P波Proni吸收滤波技术183
三、P波衰减与速度发散(AVD)技术186
四、P波动态能谱(DR)技术188
五、P波多尺度频率与吸收技术190
六、基于频变特性的流体识别技术192
第四节 高渗区预测技术198
一、高渗区地震响应特征198
二、储层地震响应模型正演200
三、高渗区预测技术202
第五节 致密裂缝性气藏储层综合评价方法204
一、储层分区评价205
二、裂缝综合预测评价207
三、天然气高产富集区综合评价209
第七章 致密非均质裂缝性气藏储层预测新技术211
第一节 3D3C地震资料采集技术212
一、3D3C采集参数论证及观测系统设计212
二、3D3C采集工作方法224
三、转换波波场调查225
四、多波表层调查226
五、多波质量控制及评价227
第二节 转换波3D3C地震资料处理技术227
一、转换波3D3C资料极化滤波去噪技术228
二、转换波3D3C资料静校正230
三、转换波3D3C资料速度分析及动校正236
四、转换波3D3C地震资料叠前时间偏移240
五、转换波3D3C资料各向异性和各向同性处理243
六、转换波3D3C资料处理流程253
第三节 转换波3D3C资料解释技术255
一、P波和C波标定255
二、纵横波匹配258
三、全波属性分析262
四、多波属性敏感性分析264
五、全波属性的融合265
六、解释工作流程267
第四节 多波储层预测技术268
一、岩石物性分析268
二、有利沉积相带预测270
三、多波储层预测273
第五节 转换波裂缝检测技术281
一、转换波方位各向异性裂缝预测281
二、横波分裂裂缝检测技术285
第六节 多波储层含气性识别技术293
一、基于纵横波联合的含气性识别293
二、基于横波分裂信息的含气性识别297
第八章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勘探方法技术配套及应用302
第一节 浅层近常规气藏勘探技术302
第二节 中深层致密非均质气藏勘探技术303
第三节 深层超致密裂缝性气藏勘探技术304
第四节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地震勘探技术应用306
一、浅层近常规气藏306
二、中深层致密砂岩气藏应用效果310
三、深层裂缝性气藏应用效果311
第九章 川西致密砂岩气藏测井预测技术316
第一节 测井技术系列316
一、测井项目简介316
二、测井技术系列的优选318
第二节 浅层侏罗系(JP)预测关键测井技术319
一、储层识别技术319
二、储层参数计算324
三、含气性判别技术327
四、产能预测技术332
第三节 中深层侏罗系(Jsn—Js)预测关键测井技术334
一、储层识别技术334
二、储层参数计算340
三、含气性判别技术342
四、测井相聚类分析346
五、产能预测350
第四节 深层上三叠统(T3x)预测关键测井技术352
一、储层识别技术352
二、储层参数计算365
三、裂缝识别及有效性评价技术375
四、含气性判别技术385
参考文献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