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律宗通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律宗通史
  • 王建光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凤凰出版社
  • ISBN:978780643957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95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625页
  • 主题词:律宗-佛教史-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律宗通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佛教戒律概说1

第一节 “结戒”与“戒相”1

一、“结戒”的缘起1

二、“戒相”的内容3

第二节 律藏的形成与内容11

一、律藏的形成11

二、律藏的内容18

三、密教的戒律20

第三节 律师与律论23

一、什么是“律师”23

二、律学与律论25

第四节 佛教戒律的基本精神29

一、重视自省29

二、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32

第二章 律学的种子:汉魏三国时戒律的传入34

第一节 汉魏佛教戒律的一般特征34

第二节 东汉时的重要戒律学译述40

一、《法镜经》的律学思想41

二、《拔陂菩萨经》和《受十善戒经》的在家菩萨戒思想43

三、《四十二章经》的律学思想44

第三节 安世高译经中的戒律思想46

一、《大比丘三千威仪》的戒律观47

二、安世高其他译经中的戒律思想49

第四节 《牟子理惑论》的戒律观50

第五节 三国时期的戒律和律学活动54

一、魏地的律学状况与翻译54

二、吴地的律学翻译56

三、蜀地律学状况63

第三章 律学的萌芽:两晋时期的律学活动67

第一节 两晋时期的律学背景和活动67

一、僧团庞大,良莠不齐67

二、“夷夏之辨”中折射出的戒律观69

三、比丘尼的出现71

四、法显和智猛西行求法72

五、戒坛的初兴74

第二节 东晋时僧人的律学思想和活动75

一、佛图澄的戒律观76

二、道安的戒律观和律学活动77

三、慧远的律学活动82

第三节 两晋时期的律本翻译88

一、广律的翻译89

二、两晋十六国时期其他的律学翻译94

第四节 两晋时期的菩萨戒99

一、菩萨戒经典的翻译99

二、鸠摩罗什和昙无谶102

三、《大般涅槃经》的菩萨戒思想104

第五节 律师队伍的形成105

第四章 律学的展开(一):南朝时的律学108

第一节 南朝的律学活动109

一、“踞食”之辩和“跪拜”之争109

二、比丘尼戒的重受和大乘戒坛的建立115

第二节 南朝的民间律学118

一、民间律学的主要内容118

二、《净住子》的戒律学思想121

三、梁武帝对中国佛教律仪的贡献124

第三节 南朝的律师及其著述129

一、宋时的律师130

二、齐时的律师132

三、梁时的律师133

四、陈时的律师139

第四节 南朝律师“坚执《十诵》”142

第五节 南朝的律学翻译和钞撰145

一、宋时的律学翻译145

二、齐时的律学译撰149

三、梁时的律学钞撰150

四、陈时的律学翻译151

第六节 南朝的菩萨戒154

第五章 律学的展开(二):北朝时的律学158

第一节 北朝僧众的持律状况159

第二节 北朝的律学翻译166

第三节 《四分律》师的崛起168

一、慧光:搜扬新异169

二、慧光后学:高扬《四分律》170

第四节 南北朝时期的僧制174

第六章 律学的繁荣:隋唐时期的律师和律学176

第一节 隋朝的律师和“四分律学”177

一、洪遵:创开《四分律》,盛宗帝里178

二、智首:考定众律,著《四分律疏》180

第二节 唐代的律师183

一、律师受到社会的敬重183

二、创造性地依律释行186

三、唐代的“四分律师”系统189

四、唐代的其他律师192

第三节 唐代的“四分律学”194

一、唐代的律学中心194

二、唐代律学中心的转移195

三、隋唐律学与中国佛教主要宗派198

四、唐代的律学著述203

第四节 《戒坛图经》与唐代的戒坛204

第五节 隋唐时期律学的交流211

一、律学东传211

二、西去学律215

三、秘密戒的翻译217

第六节 义净及其律学思想219

一、义净的生平与律学活动219

二、义净的律学思想224

第七节 隋唐时期的菩萨戒232

一、菩萨戒经典的完善232

二、菩萨戒在隋唐社会中的流行和深入235

三、隋唐时期菩萨戒的翻译和注疏237

第七章 唐代律宗(一):相部宗242

第一节 法砺及其相部宗的确立242

一、法砺的生平与律学活动242

二、法砺的律学思想243

第二节 相部宗的后学传承252

一、相部宗的师传延续252

二、定宾的律学257

第八章 唐代律宗(二):南山宗260

第一节 道宣的生平及其著述260

一、道宣的生平260

二、道宣的律学著述262

三、道宣的佛教史传著作265

四、“南山三大部”概说267

第二节 道宣的律学思想273

一、重视戒律的实用化和中国化273

二、道宣的“判教”理论275

三、“南山三观”290

四、道宣的“戒体”理论293

五、道宣的净土思想300

第三节 南山律宗的传播与发展302

一、道世的律学302

二、唐代南山宗的主要后学304

三、唐代南山律学的著名钞疏307

四、南山律宗的传播309

第九章 唐代律宗(三):东塔宗311

第一节 怀素的律学思想311

一、怀素的生平与著述311

二、怀素的律学思想312

第二节 东塔宗后学及其发展325

第三节 “佥定律疏”与“新旧并行”327

第十章 延续的辉煌:五代十国时期的律宗333

第一节 北方律学334

第二节 南方律学337

第十一章 律宗的中兴:宋代的律宗343

第一节 北宋时期的律学概述344

一、律师与著述344

二、净律结合347

三、律学儒家伦理化347

四、菩萨戒和秘密戒349

第二节 宋代的禅律关系352

一、“禅律相分”352

二、“禅律相攻”355

第三节 北宋时的律师及其思想358

一、赞宁及其撰述358

二、允堪的律学362

三、元照的律学366

第四节 南宋时期的律学思想386

第五节 宋代律学的几种重要著作390

一、律宗的简明读本:《律宗会元》390

二、律宗小辞典:《律宗新学名句》391

三、释疑解难:《律宗问答》392

四、律宗的中等教科书:《终南家业》393

第六节 两宋时期律学的东传393

第十二章 异样的色彩:辽金元时期的律学399

第一节 辽金时代的律学399

一、辽代的律学399

二、金代的律学402

第二节 元代的戒律和律学403

一、藏传佛教的戒律和律学406

二、元代的秘密戒411

三、元代的“四分律学”413

第三节 八思巴的律学思想421

一、八思巴的生平421

二、重视汉传佛教的戒律精神423

三、坚持萨婆多部律424

第四节 元代的“清规律学”426

第十三章 融合中的发展:明代的律学和律宗430

第一节 明代律学概述430

一、明代律学一般特点430

二、明代对戒坛的管理435

三、明代的秘密戒438

第二节 明代的“四分律学”442

一、如馨:“中兴律宗”444

二、寂光:建“千华大社”445

第三节 他宗僧人的律学研习446

一、法藏禅律并重的律学思想446

二、元贤的律学思想456

第四节 袾宏和蕅益的律学贡献460

一、袾宏的佛教律仪建设460

二、智旭大师的律学思想465

第十四章 沉寂后的挺立:清代的律学和律宗471

第一节 清代律学概述471

一、清代律学特点471

二、清代律师与律学撰述476

第二节 弘赞的律学思想478

第三节 清代律宗的传承480

一、见月读体481

二、德基和书玉489

三、文海福聚494

第十五章 历史转折中的复兴:民国时期的律宗498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律学复兴499

第二节 太虚大师对僧制建设的贡献502

一、太虚大师的佛教改革503

二、戒律与“四行论”510

第三节 弘一大师的律学513

一、弘一大师的律学活动和撰述514

二、学在南山的律学思想516

三、弘一大师的律学贡献519

结语524

附录一:佛教史传中的“南山祖统”526

附录二:元照《南山律宗祖承图录》528

附录三:中国主要的大乘菩萨戒经典和注疏531

附录四:中国著名律寺或与律学相关的寺院534

附录五:中国佛教律学、律宗大事年表544

主要参考书目550

索引560

一、人名索引560

二、名词索引578

后记59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