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电子化概论 迈向21世纪的国际金融电子化发展动向与课题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金融电子化概论 迈向21世纪的国际金融电子化发展动向与课题](https://www.shukui.net/cover/39/31085427.jpg)
- 赵家敏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536119402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406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433页
- 主题词:金融事业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电子化概论 迈向21世纪的国际金融电子化发展动向与课题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信息社会的企业经营1
1.1 企业经营与信息处理系统2
1.1.1 人类、机械、人机协动系统2
一 人类的思考能力和传递智慧的能力2
二 人与机械的关系4
三 人机协动系统的变迁6
1.1.2 信息与信息处理系统8
一 什么是信息8
二 信息处理系统11
1.1.3 经营与经营系统16
一 什么是“经营”16
二 经营系统19
1.1.4 经营中的信息22
一 事务系统22
二 管理信息23
三 决策信息24
四 外向型信息26
1.1.5 管理信息系统28
一 管理信息系统的前奏28
二 管理信息系统(MIS)29
1.2 企业经营与信息通信系统31
1.2.1 企业经营与信息通信的关系32
1.2.2 通信与处理的融合34
1.2.3 通信方式的变迁35
1.3 办公室自动化(OA)38
1.3.1 OA的基本概念39
一 OA诞生的背景39
二 OA的定义40
三 办公室的生产率44
1.3.2 OA系统的构成48
一 办公室的形态与OA的分类48
二 OA的功能及系统构成50
1.3.3 智能办公楼54
一 智能办公楼的基本概念55
二 智能办公楼的构成56
三 智能办公楼的管理与维护保养58
四 智能办公楼的应用实例59
第二章 金融电子化概述65
2.1 纸币向电子货币的转变65
2.1.1 纸张技术的世界65
2.1.2 电子技术的引入66
2.1.3 电子技术的世界67
2.2 金融服务的变化69
2.2.1 服务的广泛化与国际化69
2.2.2 综合性服务70
2.2.3 服务时间带的扩大71
2.3 金融变革是时代的必然71
2.3.1 银行内部的动机72
2.3.2 银行外部的动机73
2.3.3 金融变革与宏观经济政策的关系74
一 西方发达国家的情况74
二 我国的情况75
2.3.4 金融电子化的意义75
2.4 金融电子化与制度改革77
2.4.1 改革旧制度77
一 通信制度77
二 金融制度84
2.4.2 建立电子资金支付法85
2.4.3 金融电子化的其他问题85
一 计算机磁性记录的法律效力85
二 个人数据保护86
三 跨国数据流86
第三章 金融电子化中的现代科学技术88
3.1 硬件技术89
3.1.1 微电子技术89
3.1.2 计算机技术90
一 计算机发展的主潮流90
二 计算机的使用形式92
三 计算机使用形式之例94
3.1.3 光电子技术95
一 光通信96
二 光信息处理96
三 CD-ROM97
3.2 软件技术98
3.2.1 图像识别技术98
一 文字识别98
二 声音识别99
3.2.2 人工智能技术101
一 图形理解101
二 机器翻译101
三 专家系统102
3.3 通信技术103
3.3.1 信息通信的两种方式104
3.3.2 数字通信技术和数据传输技术104
一 数字通信技术104
二 数据传输技术106
3.3.3 信息通信网络108
一 计算机局域网络(LAN)108
二 用户电话交换机(PBX)网络110
三 增值网络(VAN)113
3.4 微机通信113
3.4.1 概要113
3.4.2 服务形式114
一 通信服务115
二 数据库检索服务117
三 商业服务118
3.4.3 电子邮件118
3.4.4 电子新闻119
3.5 多媒体及其应用121
3.5.1 新媒体的定义121
3.5.2 多媒体的定义122
3.5.3 多媒体的分类123
3.5.4 多媒体的应用126
一 电气通信系统126
二 计算机系统128
三 企业的多媒体128
四 个人用多媒体128
3.5.5 多媒体技术的发展方向129
一 通用基础技术130
二 系统/模块·机器131
三 服务131
3.6 卡的应用技术132
3.6.1 卡的定义、分类以及系统构成132
一 按硬件对卡的定义、分类以及系统构成133
二 按结算方式对卡的分类145
3.6.2 卡的各种功能147
一 卡的制造者赋予卡本身的功能148
二 卡的发行者赋予卡的服务功能149
三 持卡人赋予卡的促进使用功能151
3.6.3 卡的应用方法152
一 按基本功能对应用方法的分类152
二 各种应用方法的应用领域153
3.6.4 卡的应用事例154
第四章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概况160
4.1 我国的金融组织体系160
4.1.1 中央银行——中国人民银行160
4.1.2 经营型金融机构161
一 商业银行162
二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163
三 其他金融机构163
4.1.3 国家政策性银行164
4.1.4 外资金融机构164
4.2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的概况164
4.2.1 我国金融电子化系统的总体结构与功能165
一 柜台业务处理与自动服务系统165
二 跨行业务与资金清算系统165
三 金融信息服务系统(FISS)166
4.2.2 我国金融电子化发展战略166
一 “八五”金融电子化发展战略166
二 “九五”金融电子化发展规划的基本思路170
三 中国人民银行科技工作的目标172
4.2.3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的成绩和问题173
一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取得的成绩173
二 我国金融电子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176
第五章 金融机构的电子化系统——典型案例178
5.1 日本金融信息系统发展概况178
5.1.1 金融界的环境179
一 金融的自由化和国际化179
二 经营环境的变化181
5.1.2 金融信息系统的发展过程182
5.2 第3次联机系统185
5.2.1 系统的作用185
一 提高通信质量降低线路费用185
二 强化安全措施186
三 提高对顾客服务187
四 提高生产率187
5.2.2 系统的功能构成187
一 总部网络及其特征189
二 营业所网络及其特征190
三 海外网络及其特征193
四 外部连接网络及其特征194
5.3 业务处理系统197
5.4 情报系统199
5.4.1 系统功能199
5.4.2 战略管理系统199
一 营业所情报系统199
二 顾客情报系统200
三 经济情报、他行情报系统200
5.4.3 收益管理系统201
5.5 外部连接系统202
5.5.1 信用卡金融信息系统(CAFIS)202
5.5.2 CAFIS中心与银行POS连接203
5.6 非银行金融机构的电子化系统205
5.6.1 证券公司的电子化系统205
5.6.2 金融期货交易所的电子化系统207
5.6.3 证券交易所的电子化系统209
一 买卖系统209
二 场内事务处理系统209
三 行市报道系统209
四 清算系统209
5.6.4 保险公司的电子化系统210
一 生命保险公司210
二 损害保险公司211
5.7 对日本第3次联机系统的评价和今后的展望212
5.7.1 运行状况及其评价212
5.7.2 投资规模及存在的问题213
5.7.3 启示与展望213
第六章 金融机构的网络系统217
6.1 电子资金移动(EFT)217
6.1.1 结算方式的变迁218
6.1.2 电子化资金清算的发展221
一 出现了新的支付手段221
二 建立了国际间的电子资金支付系统222
三 新的电子资金清算网络系统222
四 新的“结算帐户”222
五 结算功能的变化223
六 结算效率的提高224
七 各种支付手段并存224
6.1.3 环球银行金融信息系统(SWIFT)226
6.1.4 日本电子资金清算系统的发展概况229
一 日本银行金融网络系统(日银网络)229
二 日本全国银行数据通信系统(全银系统)231
三 证券清算网络系统的概况233
四 海关通关自动处理系统等236
6.1.5 欧美电子资金清算系统的发展概况239
一 Fedwire239
二 CHIPS240
三 CHAPS241
6.1.6 亚洲电子资金清算系统的发展概况241
一 香港242
二 新加坡242
三 韩国243
四 台湾243
五 马来西亚244
6.2 CD/ATM245
6.2.1 CD/ATM的出现245
6.2.2 金融机构的CD/ATM245
一 日本银行的CD/ATM246
二 美国金融机构的CD/ATM251
三 欧洲的CD/ATM254
6.3 家庭银行255
6.3.1 家庭银行的概念255
6.3.2 家庭银行的类型256
一 电话机型家庭银行256
二 微机型家庭银行258
6.4 企业银行259
6.4.1 企业银行的概念259
6.4.2 企业银行服务260
一 两种支付凭证260
二 瑞士联合银行的UBICASH系统261
三 现金管理服务(CMS)263
6.5 银行POS264
6.5.1 银行POS普及的概况265
6.5.2 法国的银行POS266
6.5.3 比利时的银行POS269
6.5.4 英国的银行POS270
6.5.5 美国的银行POS271
6.6 电子数据交换(EDI)273
6.6.1 EDI的概念273
6.6.2 金融EDI275
6.6.3 跨行业EDI276
第七章 金融电子化系统的安全保密280
7.1 概述280
7.1.1 金融电子化系统安全保密的意义280
7.1.2 安全措施的主要功能281
一 抑制功能281
二 预防功能282
三 监测功能282
四 恢复功能282
7.1.3 信息系统的风险管理283
一 掌握安全环境284
二 进行风险分析284
三 制定安全措施284
四 评价安全效果285
7.1.4 安全措施的基本任务和主要内容285
一 安全措施的基本任务286
二 安全措施的主要内容286
7.2 计算机犯罪287
7.2.1 计算机犯罪的特征287
一 带有高度的技术复杂性287
二 多数通过终端机犯罪287
三 犯罪金额大287
7.2.2 计算机犯罪的分类288
一 按计算机犯罪的对象分类288
二 按对计算机非法使用的形式分类289
三 按计算机犯罪得逞的原因分类289
四 按计算机犯罪的手法分类290
7.2.3 计算机犯罪与法律293
一 关于对电磁记录的非法制作、提供和遗弃293
二 关于破坏电子计算机妨碍正常业务的进行293
三 关于使用计算机诈骗293
7.3 计算机病毒294
7.3.1 概述294
一 IBM圣诞卡294
二 MacMag病毒295
7.3.2 什么是计算机病毒295
一 自身传染功能295
二 潜伏功能295
三 发病功能295
7.3.3 计算机病毒的危害297
7.3.4 计算机病毒防治措施298
一 防御措施298
二 计算机疫苗298
7.4 信息系统的存取控制299
7.4.1 概述299
7.4.2 用口令、密码识别个体300
7.4.3 用指纹识别个体301
7.4.4 用声音识别个体304
7.4.5 数据通信中的存取控制304
一 呼唤后援305
二 闭域连接305
三 对象通信305
四 发报人号码通知306
7.5 密码系统概要306
7.5.1 密码系统306
一 通用密钥密码体制307
二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307
7.5.2 通用密钥密码体制的例子310
一 Vernam密码算法310
二 DES密码算法311
7.5.3 公开密钥密码体制的例子318
第八章 金融电子化系统计算机稽核321
8.1 概述321
8.1.1 计算机稽核的意义321
8.1.2 计算机稽核的目的322
一 提高系统的可靠性322
二 提高系统的安全性322
三 提高系统的效率性322
四 提高系统的有效性322
五 提高系统的战略性323
8.1.3 计算机稽核的特点和任务323
一 特点323
二 任务323
8.2 计算机稽核的方法324
8.2.1 稽核方法的分类324
一 计算机外围稽核325
二 计算机处理过程稽核325
三 计算机辅助稽核325
8.2.2 计算机辅助稽核使用的主要方法326
一 测试数据法326
二 重复处理法326
三 快拍法327
四 稽核模块法327
五 相似模拟法328
六 代码比较法328
七 程序包系列批处理法329
八 自动流程图法329
九 SMF法329
十 ITF法(综合测试法)330
十一 通用稽核软件法332
8.2.3 系统稽核与内部控制334
一 内部控制与系统稽核的关系334
二 内部控制的必要性335
三 对内部控制的系统稽核336
8.3 海外系统稽核的动向338
8.3.1 欧美系统稽核的特点338
一 系统稽核的实施体制338
二 系统稽核的实施状况和特点338
8.3.2 日本系统稽核的情况339
一 系统稽核的实施体制339
二 系统稽核的实施方式340
第九章 电子资金移动(EFT)的法制341
9.1 电子资金移动带来的主要问题341
9.1.1 非金融机构参与结算342
9.1.2 系统风险342
9.1.3 法律问题343
9.1.4 系统安全343
9.2 电子资金移动系统的结算功能344
9.2.1 结算功能和银行的作用344
一 结算功能344
二 银行的基本功能345
三 汇兑结算346
四 存款结算347
五 银行的作用347
9.2.2 新的结算方式和带来的问题348
一 利用金融VAN等进行的企业间结算349
二 与储值卡有关的问题351
三 讨论的角度353
9.2.3 关于系统风险353
一 系统风险的意义353
二 避免系统风险的对策358
9.3 世界各国有关EFT法制的现状与思路362
9.3.1 概况362
9.3.2 美国的对策363
一 联邦电子资金移动法(EFT法)的制定363
二 制定统一新支付法典的尝试367
三 统一商事法典第4篇(UCC4A)的制定368
9.3.3 英国和法国的对策369
一 英国369
二 法国371
9.3.4 日本的对策371
9.3.5 国际机构的参与372
一 资金返还义务373
二 对延误利息的损害赔偿责任373
三 关于负担无权限交易损害373
9.4 对于EFT法制问题的总结374
9.4.1 健全EFT法制中的基本观点374
一 使用者立场375
二 国际性观点375
三 维持金融秩序375
9.4.2 健全EFT法制中需要研究的主要问题376
一 健全法制的对象范围379
二 当事者的权利·义务关系380
三 支付指示的撤回等381
四 无权限交易382
五 事故·故障造成损失时当事者的责任关系382
六 证据384
七 其他研究事项385
第十章 金融电子化的其他课题386
10.1 个人数据保护386
10.1.1 个人数据保护的必要性386
10.1.2 个人数据保护的概念387
10.1.3 各国有关个人数据保护的立法情况388
10.2 知识产权保护389
10.2.1 知识产权389
10.2.2 知识产权的国际保护390
10.3 金融电子化系统标准化391
10.3.1 概述391
10.3.2 计算机应用标准化394
一 计算机应用标准化的意义394
二 关于OSI(开放系统互连)395
三 EDI的国际标准化动向397
10.3.3 金融业务标准化399
一 金融业务标准化的意义399
二 金融业务标准化的内容400
三 金融业务的国际标准化活动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