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博弈论和衍生产品视角下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博弈论和衍生产品视角下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
  • 王性玉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978751361788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8页
  • 文件大小:8MB
  • 文件页数:242页
  • 主题词:物资供应-物资管理-风险管理-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博弈论和衍生产品视角下的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1

1.2 研究现状综述3

1.2.1 国外研究现状3

1.2.2 国内研究现状6

1.2.3 研究现状评述12

1.3本 书的研究思路和内容结构13

1.3.1 本书的研究思路13

1.3.2 本书研究的主要内容14

第2章 供应链信用风险及管理17

2.1 风险的概念17

2.1.1 风险的概念17

2.1.2 风险管理的起源和定义20

2.2 供应链风险及管理21

2.2.1 供应链风险21

2.2.2 供应链风险管理29

2.2.3 供应链风险评估的研究31

2.3 供应链信用风险及管理35

2.3.1 信用风险的概念36

2.3.2 供应链信用风险36

2.3.3 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的基本框架38

第3章 供应链企业信用风险管理的程序分析40

3.1 供应链信用风险的识别系统40

3.1.1 供应链信用风险识别的基本原则41

3.1.2 供应链信用风险识别体系的建立42

3.1.3 供应链信用风险识别体系的内容43

3.1.4 供应链信用风险识别应注意的问题44

3.2 供应链信用风险的评价指标体系46

3.2.1 供应链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47

3.2.2 供应链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48

3.2.3 供应链信用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内容50

3.3 供应链信用风险的预警系统54

3.3.1 供应链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55

3.3.2 供应链信用风险预警体系的建立56

3.3.3 供应链信用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内容59

第4章 供应链企业信用困境的博弈分析63

4.1 企业信用及其作用63

4.2 供应链企业间信用困境模型64

4.3 供应链企业走出“信用困境”的方法之一——法律保护67

4.3.1 有效法律保护下的合作实现67

4.3.2 高成本法律保护下的困境回归68

4.4 供应链企业走出“信用困境”的方法之二——重复博弈69

4.4.1 重复博弈的理论模型69

4.4.2 重复博弈实现的条件要素71

4.5 不完全信息静态博弈下的合作条件73

4.5.1 模型的基本假定75

4.5.2 不完全信息的博弈分析75

4.5.3 结论与建议78

4.6 上下游企业间的信号传递博弈模型79

4.6.1 信号传递模型的基本假定81

4.6.2 信号传递模型的求解82

4.6.3 模型解条件的经济意义85

第5章 基于信用衍生产品的供应链信用风险规避方法87

5.1 信用衍生产品87

5.1.1 信用衍生产品的产生与发展历程87

5.1.2 信用衍生产品的特点89

5.1.3 信用衍生产品的交易结构90

5.1.4 信用衍生产品的优势和缺陷92

5.1.5 运用信用衍生产品管理供应链信用风险94

5.2 信用风险定价97

5.2.1 基于期权理论的结构化模型97

5.2.2 基于强度的约化模型102

5.3 基于信用衍生产品的供应链信用风险模型106

5.3.1 单一企业信用风险管理107

5.3.2 关联企业信用风险管理114

5.3.3 信用风险概率度量119

5.4 规避供应链信用风险需注意的问题122

5.4.1 利用信用衍生产品避险需注意的问题123

5.4.2 信用衍生品对供应链信用风险管理的启示124

第6章 基于期权管理的供应链风险管理126

6.1 考虑单向和双向期权模式的供应链契约126

6.1.1 问题描述127

6.1.2 基于单向期权模式的供应链柔性契约129

6.1.3 基于双向期权模式的供应链柔性契约133

6.1.4 不同期权模式对供应链及参与企业的影响137

6.1.5 算例分析140

6.1.6 结论142

6.2 考虑采购资金约束的供应链期权柔性契约142

6.2.1 模型概述143

6.2.2 销售商的决策优化分析144

6.2.3 供应商的决策优化分析152

6.2.4 供应链合作154

6.2.5 算例分析155

6.2.6 结论157

第7章 基于销量担保模型的供应链风险管理159

7.1 销量担保模型的基本模型159

7.1.1 模型概述及期权价格的确定161

7.1.2 期权销量担保契约基本模型162

7.2 考虑收益共享和努力成本共担的修正模型167

7.2.1 期权销量担保的修正模型167

7.2.2 收益共享和努力成本共担比例确定169

7.2.3 模型优化分析171

7.2.4 算例分析173

7.2.5 结论174

7.3 考虑决策风险偏好的修正模型175

7.3.1 模型概述及期权价格的确定175

7.3.2 期权销量担保的修正模型178

7.3.3 算例分析183

7.3.4 结论185

第8章 供应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政府职能研究186

8.1 建立供应链市场信用体系的必要性186

8.2 政府在供应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缺失及弊端188

8.3 政府在供应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职能190

8.3.1 我国供应链信用体系建设面临两种模式的选择191

8.3.2 政府在供应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中的职能研究192

8.4 供应链市场信用体系建设的对策建议199

第9章 结论与展望204

9.1 本书研究工作的主要结论204

9.2 创新点207

9.3 展望209

参考文献211

索引22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