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
  • 赵美玲等著 著
  • 出版社: 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10040674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03页
  • 文件大小:166MB
  • 文件页数:31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发展-研究-中国;中国经济-经济现代化-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中国共产党对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三大贡献1

一、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制度贡献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体制贡献3

三、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及其实践,是中国共产党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发展方式贡献5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新启动8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早期探索8

(一)世界经济现代化浪潮对中国的影响8

(二)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探索历程12

(三)中国早期经济现代化的特征与制约因素23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26

(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26

(二)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发展31

(三)新民主主义理论与中国的经济现代化3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重新启动37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重大意义37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重新启动的国际背景42

(三)中国经济现代化重新启动的国内背景44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探索历程49

一、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经济现代化的初步探索49

(一)建国初期工业化的宏伟蓝图49

(二)实施中国工业化的赶超战略53

(三)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曲折发展56

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60

(一)拨乱反正与伟大历史转折6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6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与中国的经济现代化67

三、新时期中国经济现代化的深入探索70

(一)以改革开放为契机重启经济现代化70

(二)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推进经济现代化75

(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现代化79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模式及基本经验87

一、“中国模式”备受世界关注87

(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让世界称奇90

(二)世界金融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缺陷93

(三)一些发展中国家套用西方模式面临困境9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模式的内涵与特征99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模式的内涵99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模式的特征10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基本经验106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强有力的领导106

(二)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08

(三)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113

(四)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115

(五)坚持对外开放,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116

(六)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19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选择122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发展现状122

(一)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国际比较122

(二)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地区比较124

(三)中国经济现代化水平的客观评析12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面临的机遇和挑战12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面临的国际环境127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面临的国内环境13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发展战略137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战略理念13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战略目标14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的战略重点144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15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形成与发展156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形成过程156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的特点160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发展中的问题163

二、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客观必然性166

(一)新型工业化是中国工业化发展路径的转型166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内涵168

(三)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特征170

三、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融合172

(一)信息化与工业化的联系与区别172

(二)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与工业化促进信息化174

(三)信息化是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的灵魂176

四、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战略选择179

(一)新型工业化的战略目标179

(二)新型工业化的战略重点183

(三)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政策思路186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19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探索历程190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开拓19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发展19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创新200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与实现途径203

(一)农业现代化的概念20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内涵和特征204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实现途径208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基本经验213

(一)始终坚持从我国的国情出发213

(二)始终坚持以农民为主体,积极培养现代农民217

(三)健全农村市场经济制度,强化政府对农业的宏观调控220

(四)依靠科技进步,坚持走现代可持续集约农业道路222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现代化道路227

一、服务业现代化的内涵及其重要意义227

(一)服务业现代化的内涵227

(二)服务业现代化的特征232

(三)实现服务业现代化的重要意义235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现代化现状与面临问题238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发展历程238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现代化发展状况242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现代化面临的问题246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现代化的总体思路和实现路径251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现代化的目标25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现代化总体思路253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业现代化实现路径256

第八章 城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现代化260

一、城镇化与现代化关系260

(一)城镇化的内涵260

(二)城镇化与经济现代化的关系263

(三)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重要意义268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历程与面临的问题270

(一)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历程270

(二)中国城镇化的模式与特点276

(三)中国城镇化发展的经验与面临的问题278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方向284

(一)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必然性284

(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内涵与特点286

(三)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发展目标287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城镇化道路的路径选择289

参考文献297

后记3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