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技术
  • 夏云生,房云阁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
  • ISBN:978751141874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59页
  • 文件大小:62MB
  • 文件页数:272页
  • 主题词:室内空气-质量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室内空气质量检测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室内空气检测技术概述1

1.1 室内环境与室内空气污染1

1.1.1 环境与室内环境1

1.1.2 室内空气污染及室内空气污染物2

1.2 室内空气检测技术5

1.2.1 室内空气检测的定义、分类和作用5

1.2.2 室内空气检测的项目6

1.2.3 室内空气检测的检验方法7

1.3 室内环境检测治理依据标准8

1.3.1 室内环境标准概述8

1.3.2 室内环境标准中的计量单位14

1.3.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GB/T 18883—200221

1.3.4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范》GB 50325—201023

1.3.5 《民用建筑工程室内环境污染控制规程》DBJ 01-91—200425

第2章 化学检验分析基础26

2.1 化学分析基础知识26

2.1.1 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及试验方法26

2.1.2 化学试剂与标准物质28

2.1.3 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标准溶液的制备30

2.2 分析天平32

2.2.1 电光分析天平33

2.2.2 电子分析天平34

2.2.3 称量方法36

2.3 滴定分析37

2.3.1 滴定分析及其基本要求37

2.3.2 玻璃量器的校正和操作要点38

2.3.3 滴定分析滴定操作方法41

2.3.4 滴定分析在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应用43

2.4 分光光度法44

2.4.1 光学基本知识44

2.4.2 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耳定律45

2.4.3 分光光度计46

2.4.4 定量分析方法47

2.5 气相色谱分析48

2.5.1 气相色谱法简介48

2.5.2 气相色谱的基本流程和原理48

2.5.3 气相色谱仪组成及固定相、流动相53

2.5.4 气相色谱检测器55

2.5.5 气相色谱灵敏度及色谱条件57

2.5.6 气相色谱分析方法58

2.5.7 气相色谱法在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应用61

2.6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61

2.6.1 基本概念61

2.6.2 定量分析的理论基础62

2.6.3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64

2.6.4 分析方法和测定条件的选择66

2.6.5 AAS在室内环境检测中的应用68

第3章 数据处理和质量控制69

3.1 有效数字69

3.1.1 有效数字及其位数69

3.1.2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70

3.1.3 有效数字的运算70

3.1.4 有效数字的应用71

3.2 误差、准确度及不确定度72

3.2.1 误差72

3.2.2 准确度与精密度73

3.2.3 灵敏度、检测下限和检测上限74

3.2.4 不确定度75

3.2.5 提高准确度的方法83

3.3 统计检验及比对试验84

3.3.1 统计检验方法简介84

3.3.2 可疑值及其判定方法85

3.3.3 显著性检验86

3.3.4 室内、室间的比对试验89

3.4 实验室质量控制90

3.4.1 实验室质量保证措施概述90

3.4.2 检测人员的培训、取证上岗91

3.4.3 质量控制图98

3.4.4 实验室的能力检验及能力验证102

3.4.5 检测报告103

第4章 室内空气检测的采样技术104

4.1 空气采样概述104

4.1.1 采样方法104

4.1.2 采样时间105

4.1.3 采样效率106

4.2 空气采样仪器及流量校准107

4.2.1 采样器的组成107

4.2.2 流量校准108

4.2.3 采样体积换算110

4.3 室内环境质量标准中的采样要求111

4.3.1 室内空气采样的要求111

4.3.2 甲醛、氨、苯、TVOC、氡的采样技术要求111

4.3.3 《室内空气质量标准》中的室内空气质量参数的采样方法112

4.3.4 质量保证措施115

4.4 室内空气采样技术119

4.4.1 采样前的准备119

4.4.2 现场采样技术120

4.4.3 现场采样的质量保证121

第5章 室内空气中采样参数的检测技术122

5.1 室内温度的测定方法122

5.1.1 玻璃液体温度计法122

5.1.2 数显式温度计法123

5.2 室内大气压力的测定方法124

5.2.1 概念124

5.2.2 原理124

5.2.3 仪器124

5.2.4 测量步骤124

5.2.5 仪器的校准124

5.2.6 读数的校正125

5.2.7 气压的计算125

5.2.8 气压的测定示例125

5.3 室内相对湿度的测定方法126

5.3.1 概念126

5.3.2 通风干湿表法127

5.3.3 毛发湿度表法128

5.3.4 电湿度计法129

5.4 室内风速的测定方法129

5.4.1 热球式电风速计法130

5.4.2 数字风速表法130

第6章 空气中甲醛的检测技术132

6.1 甲醛的理化性质及其来源132

6.1.1 甲醛的理化性质132

6.1.2 甲醛的来源133

6.1.3 甲醛对人体的危害133

6.2 甲醛检测方法概述133

6.2.1 甲醛检测的分光光度法的要点134

6.2.2 分光光度法检测空气中的甲醛含量的采样要求134

6.2.3 分光光度法检测空气中甲醛的标准曲线134

6.2.4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要点136

6.3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139

6.3.1 测定原理139

6.3.2 试剂及溶液配制139

6.3.3 甲醛标准贮备液及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标定140

6.3.4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甲醛吸收曲线142

6.3.5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标准曲线142

6.3.6 样品检测及结果计算143

6.3.7 酚试剂分光光度法检测条件的选择144

6.4 AHMT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145

6.4.1 测定原理145

6.4.2 试剂和材料145

6.4.3 仪器和设备146

6.4.4 采样和样品保存146

6.4.5 分析步骤146

6.4.6 结果计算147

6.4.7 方法特性147

6.5 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148

6.5.1 方法提要148

6.5.2 适用范围148

6.5.3 试剂和材料148

6.5.4 仪器和设备149

6.5.5 采样149

6.5.6 分析步骤149

6.5.7 结果计算150

6.5.8 方法特性150

6.6 乙酰丙酮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150

6.6.1 方法提要150

6.6.2 适用范围151

6.6.3 试剂和材料151

6.6.4 仪器和设备151

6.6.5 采样和样品保存152

6.6.6 分析步骤152

6.6.7 结果计算152

6.6.8 方法特性153

6.7 甲醛分析仪法测定空气中的甲醛153

第7章 空气中氨的检测技术155

7.1 氨的理化性质、来源及其危害155

7.1.1 氨的理化性质155

7.1.2 氨的来源155

7.1.3 氨对人体健康的危害156

7.2 氨检测方法概述156

7.2.1 氨检测的分光光度法的要点156

7.2.2 分光光度法检测空气中氨含量的采样要求157

7.2.3 分光光度法检测空气中氨的标准曲线157

7.2.4 分光光度计的操作要求160

7.3 靛酚蓝分光光度法测定空气中氨的方法要点160

7.3.1 测定原理160

7.3.2 试剂及溶液配制161

7.3.2 次氯酸钠溶液的标定161

7.3.4 吸收光谱曲线的测定162

7.3.5 标准曲线的绘制162

7.3.6 样品检测及结果计算167

7.3.7 检测条件选择168

7.4 纳氏试剂分光光度法169

7.4.1 方法提要169

7.4.2 适用范围169

7.4.3 试剂和材料169

7.4.4 仪器和设备170

7.4.5 采样和样品保存170

7.4.6 分析步骤170

7.4.7 结果计算171

7.4.8 方法特性171

7.4.9 注意事项172

7.5 离子选择电极法172

7.5.1 方法提要172

7.5.2 适用范围172

7.5.3 试剂和材料172

7.5.4 仪器和设备173

7.5.5 采样和样品保存173

7.5.6 分析步骤173

7.5.7 结果计算173

7.5.8 方法特性174

7.5.9 注意事项174

第8章 空气中苯的检测技术175

8.1 苯的理化性质、来源及危害175

8.1.1 苯的性质175

8.1.2 空气中苯的来源175

8.1.3 空气中苯对健康的危害176

8.2 苯的检测方法概述176

8.2.1 气相色谱法检测空气中苯含量的要点176

8.2.2 气相色谱法检测室内空气中苯含量的采样要求177

8.2.3 气相色谱法检测空气中苯的标准曲线178

8.2.4 气相色谱仪操作要点178

8.2.5 色谱工作站使用要点180

8.3 空气中苯的气相色谱法检测技术184

8.3.1 检测原理184

8.3.2 仪器设备、试剂和材料184

8.3.3 采样管的准备与空气样品的采集184

8.3.4 热解吸仪及热解吸率的测定技术185

8.3.5 标准曲线的绘制186

8.3.6 样品测定(热解吸进样法)189

8.3.7 结果计算191

8.3.8 影响标准曲线质量的因素191

8.3.9 质量保证措施192

第9章 室内空气中TVOC的检测技术193

9.1 TVOC的性质、来源及其危害193

9.1.1 关于总挥发性有机化合物(TVOC)的概念193

9.1.2 TVOC的理化性质193

9.1.3 室内空气中TVOC的主要来源194

9.1.4 危害与控制194

9.2 TVOC的检测方法概述195

9.2.1 空气中TVOC检测依据标准中的基本要点195

9.2.2 室内空气中TVOC检测的采样196

9.2.3 标准曲线199

9.2.4 TP-3220型空气源操作使用技术200

9.2.5 高纯氢气发生器操作使用技术200

9.2.6 气相色谱仪操作技术要点201

9.3 2100型气相色谱仪检测空气中TVOC的技术204

9.3.1 检测原理204

9.3.2 仪器及设备205

9.3.3 试剂和材料205

9.3.4 采样管的准备与空气样品的采集205

9.3.5 TP-203 B型热解吸仪操作技术205

9.3.6 标准曲线的绘制206

9.3.7 样品测定211

9.3.8 结果计算211

9.4 GC-112A气相色谱仪检测空气中TVOC的技术212

9.4.1 主要仪器及设备213

9.4.2 主要试剂和材料213

9.4.3 色谱条件213

9.4.4 标准曲线绘制213

9.4.5 检测说明218

9.4.6 质量保证措施218

第10章 空气中氡的检测技术219

10.1 氡的性质、来源及其对健康的危害219

10.1.1 氡及其性质219

10.1.2 氡的放射性219

10.1.3 氡对人体健康的影响221

10.1.4 室内氡及其子体的污染源221

10.2 氡的检测方法概述222

10.2.1 氡的检测方法类别223

10.2.2 氡的室内标准采样条件223

10.2.3 适用于环境空气中氡及其子体的测量方法223

10.2.4 室内环境标准中关于氡的检测规定224

10.3 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连续检测技术225

10.3.1 工作原理225

10.3.2 监测仪器226

10.3.3 仪器操作(步骤)技术要点226

10.3.4 现场测定室内空气中氡浓度227

10.3.5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228

10.4 室内空气中氡浓度的活性炭盒法测定228

10.4.1 原理228

10.4.2 仪器和材料228

10.4.3 测定步骤228

10.4.4 计算229

10.4.5 检测要求229

10.5 空气中氡的双向薄膜探测器的测定技术229

10.5.1 仪器工作原理229

10.5.2 HDC型测氡仪的组成及操作技术229

10.5.3 仪器的正常使用与日常维护235

10.6 空气中氡浓度的闪烁瓶测量法236

10.6.1 仪器工作原理236

10.6.2 仪器测量236

10.6.3 操作方法236

10.6.4 现场检测237

10.6.5 仪器使用注意事项237

第11章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检测技术238

11.1 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性质、来源及其危害238

11.1.1 可吸入颗粒物及其性质238

11.1.2 可吸入颗粒物来源和危害239

11.1.3 减少室内可吸入颗粒物的措施239

11.2 可吸入颗粒物采样技术要求239

11.2.1 术语和定义239

11.2.2 采样器技术要求240

11.2.3 采样技术要求241

11.3 可吸入颗粒物检测方法242

11.3.1 重量法242

11.3.2 β射线吸收法243

11.3.3 激光法245

附录1 相对原子质量表246

附录2 常用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247

附录3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量与单位249

附录4 (规范性附录)不同温度下标准滴定溶液的体积的补正值251

附录5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 50378—2006(节录)252

附录6 室内环境质量检验报告格式(1DBJ01-91—2004附录G)255

附录7 北京市部分室内环境检测单位名录258

参考文献25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