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内蒙古通史 第5卷 清朝时期的内蒙古 1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内蒙古通史 第5卷 清朝时期的内蒙古 1](https://www.shukui.net/cover/49/31051434.jpg)
- 郝维民,齐木德道尔吉总主编;齐木德道尔吉本卷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94106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572页
- 文件大小:267MB
- 文件页数:62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内蒙古通史 第5卷 清朝时期的内蒙古 1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一册1
题记1
第一编 史料及研究概况3
第一章 史料概况3
第一节 历史档案3
第二节 官修史籍8
第三节 私人著述15
第四节 其他史料16
第五节 报纸杂志18
第六节 奏议、公牍汇编类史料19
第七节 地方志22
第八节 旅行日记24
第二章 研究概况26
第一节 清前中期历史研究概况26
第二节 晚清内蒙古历史研究概况30
第二编 概述43
第三章 内蒙古与清朝统一全国的战争43
第一节 清朝在内蒙古统治的确立43
第二节 漠南蒙古札萨克旗与蒙古八旗的建立61
第三节 内蒙古各部族对清朝统治的反抗65
第四节 内蒙古各部族在清朝统一全国战争中的贡献72
第四章 内蒙古的民族分布新格局77
第一节 内札萨克六盟四十九旗77
第二节 席埒图库伦札萨克喇嘛旗和套西额鲁特二旗136
第三节 内属归化城土默特二旗与察哈尔八旗以及牧厂140
第四节 呼伦贝尔诸旗154
第五节 内蒙古的满族158
第六节 内蒙古的回族161
第五章 清统治蒙古的基本政策与内蒙古社会173
第一节 清统治蒙古的基本政策173
第二节 外藩蒙古的盟旗制度178
第三节 内属蒙古以及八旗蒙古182
第四节 将军都统与驻防八旗184
第五节 府厅州县的设立与旗县并存局面的形成185
第六节 社会组织与阶级结构194
第六章 清中期内蒙古的社会与经济的发展197
第一节 内蒙古经济的复苏与发展197
第二节 经济的多元化趋势203
第三节 农村的形成与城镇的出现209
第四节 台站、卡伦、鄂博与驿站交通214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的人口223
第七章 清代内蒙古的城镇228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城镇兴起的社会背景228
第二节 地方设治与内蒙古城镇233
第三节 清代内蒙古城镇的特殊类型249
第八章 内蒙古的城镇商贸、手工业、矿业与财政266
第一节 内蒙古城镇贸易266
第二节 内蒙古的手工业276
第三节 内蒙古的矿业282
第四节 清代内蒙古的财政297
第五节 清代内蒙古的金融与货币313
第九章 晚清内乱外患对内蒙古的冲击和影响330
第一节 19世纪下半叶的内外战争与内蒙古330
第二节 外国势力的侵略和渗透343
第三节 各族人民的反侵略反压迫斗争357
第十章 清朝对蒙政策的转变与放垦设治375
第一节 清末新政与清朝对蒙政策的转变375
第二节 “放垦蒙地”政策的推行383
第三节 增设州县与筹划设省389
第四节 蒙古族各阶层的反开垦、反改制斗争400
第十一章 清末内蒙古经济文化的演变417
第一节 农业区的扩大与畜牧业的衰颓417
第二节 商业贸易与城镇的发展420
第三节 工矿企业与交通邮电423
第四节 新型文化教育事业的出现436
第五节 民族民主觉醒与同盟会革命活动439
第十二章 清代内蒙古的宗教、文化与习俗450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的宗教450
第二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的文化471
第三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的教育480
第四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的风俗习惯484
第三编 专题491
第十三章 清初蒙古部落变迁及满蒙关系491
第一节 科尔沁部与爱新国联盟491
第二节 敖汉、奈曼部归附爱新国始末509
第三节 四子部落及其迁徙历程532
第四节 乌喇忒部及其迁徙历程548
第五节 腾机思事件556
二册573
第十四章 晚清治蒙思想573
第一节 清代前期的“因俗而治”与“分而治之”573
第二节 19世纪中叶以后的边疆危机与廷臣疆吏的治边论说580
第三节 晚清时期筹蒙议论587
第四节 清末新政时期的“筹蒙改制”论608
第十五章 内蒙古法律、军政制度与清末新政641
第一节 清代蒙古的法律制度及其演变641
第二节 清代呼和浩特地区军事690
第三节 清代右卫和绥远驻防城关系701
第四节 城镇的政治功能与“新政”后发生的变化711
第五节 清末新政在绥远地区739
第十六章 汉族移民与地域社会变迁771
第一节 东部蒙旗的农业与村落化771
第二节 喀喇沁地区移民开垦与社会变迁837
第三节 科尔沁右翼后旗历史诸问题873
第四节 清代绥远地区的社会908
第五节 汉族移民与鄂尔多斯社会变迁958
第六节 清代蒙旗奏放后套牧地及其社会适应1050
第七节 喀尔喀右翼旗社会变迁1144
第八节 清代呼和浩特地区社会救济1188
三册1197
第十七章 财政经济贸易与工矿各业1197
第一节 清代的归化城土默特财政1197
第二节 清代内蒙古的畜牧业1271
第三节 晚清农畜产品加工业1286
第四节 旅蒙商及其商贸活动1309
第五节 金属矿产开采1365
第六节 清代大青山各沟煤矿业1372
第七节 内蒙古中东部的煤矿开采1389
第八节 盐碱与林木开采1395
第九节 水陆交通与邮电通讯1406
第十八章 清代内蒙古的宗教1451
第一节 康熙帝与多伦诺尔汇宗寺1451
第二节 二世哲布尊丹巴与多伦诺尔善因寺1460
第三节 清代内蒙古寺院经济1470
第四节 清代内蒙古的清真寺1519
第五节 清真寺经堂教育及其组织管理形式1537
第六节 清代绥远地区的基督教传播及相关问题1544
四册1593
第十九章 清代内蒙古的教育1593
第一节 官学(书院、学堂、庙学)1593
第二节 私学(私塾、义塾)1602
第三节 教会学校1605
第四节 清代绥远城的旗人教育1609
第二十章 清代内蒙古民族及其文化1621
第一节 清代内蒙古的满族及其风俗文化1621
第二节 清代绥远城八旗蒙古1635
第三节 清代内蒙古地区的回族及其风俗文化1646
第四节 巴尔虎与呼伦贝尔1724
第五节 清代达斡尔族及其文化1790
第六节 清代鄂伦春族及其文化1807
第七节 清代鄂温克族1833
第四编 人物1871
博穆博果尔1871
扎木苏1871
乌木布尔代1871
喀土瑚1872
赛音察克1872
候尔台1872
博尔本察1873
海兰察1874
穆图善1876
贵福1876
朱尔锵格1876
巴西萨1877
阿穆勒塔1877
塔勒玛善1877
由屯1877
奇三1878
色尔衮1879
恒龄1880
索布多尔扎布1880
敖拉·昌兴1881
花灵阿1883
业普铿1883
永德1884
多隆阿1885
车楞1886
都嘎尔1887
常星阿1889
温德勒克西1890
格通阿1891
苏伦保1892
沙克都林札布1892
古柏礼1893
苏那穆策麟1894
费扬古1895
王昌1897
補熙1898
舒明1899
巴禄1900
托明阿1901
德勒克多尔济1903
定安1904
善庆1905
贻谷1906
章嘉呼图克图1912
锡埒图·固什·绰尔吉1917
席力图呼图克图1919
内齐托因呼图克图1923
吹斯噶巴迪彦齐呼图克图(博格达察罕喇嘛)1930
额尔德尼迪彦齐呼图克图1931
额尔德尼莫日根洞科尔班第达呼图克图1931
锡勒图库伦札萨克喇嘛旗札萨克大喇嘛1931
额尔德尼察罕迪彦齐呼图克图1932
莫尔根格根罗卜桑丹毕扎拉桑1932
阿格旺丹达尔1934
罗卜藏楚勒图木1935
囊都布苏隆1937
旺钦巴勒1938
僧格林沁1939
哈斯宝1945
古拉兰萨1947
尹湛纳希1947
胡佰力1948
贺什格巴图1949
伊希丹金旺吉拉1950
弥勒僧格1951
白凌阿1952
王同春1955
丕勒杰1961
那木萨来1962
贡桑诺尔布(贡王)1963
海山1974
伯彦讷谟祜1975
棍楚克苏隆(宾图王)1978
阿穆尔灵圭(阿王)1981
乌泰1984
陶克陶1988
阜海1990
刚布、桑布1995
花连1996
阿木尔吉尔格勒1997
宝勒、朝鲁1998
博彦毕勒格图1998
丹丕勒1999
绰克大赉2000
白音大赉2001
古伯察2002
巴耆贤2003
韩默理2005
闵玉清2006
主要参考文献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