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
  • 张达军,汤海林主编 著
  • 出版社: 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572496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06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25页
  • 主题词:养猪学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规模化养猪生产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规模养猪概述1

第一节 规模化养猪的意义与必备条件1

一、规模化养猪的重要意义1

二、规模养猪必备的物质条件3

三、规模养猪必备的技术条件4

第二节 国外规模化养猪概况5

一、向大型规模化发展5

二、规模养猪科技含量不断提高6

三、规模经营的方式多样化7

第三节 国内规模养猪生产概况8

一、规模养猪发展历程8

二、规模养猪的两种生产模式10

三、湖南省规模化养猪发展趋势11

第二章 猪的生物学特性与行为特点12

第一节 猪的生物学特性12

一、多胎高产,世代间隔短12

二、生长期短,沉积脂肪能力强13

三、食性广,饲料转化效率高14

四、不耐热15

五、嗅觉和听觉灵敏,视觉不发达16

第二节 应用猪的生物学特性提高养猪生产水平17

一、提高母猪年生产力17

二、降低饲料成本,提高经济效益17

三、加快商品猪的生产周期,提高出栏率和劳动生产率17

第三节 猪的行为学特点18

一、采食行为19

二、排泄行为20

三、性行为20

四、母性行为21

五、群居行为22

六、争斗行为23

七、探究行为24

八、异常行为25

九、后效行为25

第三章 猪的类型与品种27

第一节 猪的经济类型27

一、脂肪型27

二、腌肉型27

三、鲜肉型27

第二节 中国地方猪种29

一、东北民猪29

二、太湖猪30

三、沙子岭猪31

四、大围子猪31

五、桃源黑猪31

第三节 中国培育猪种33

一、哈尔滨白猪33

二、上海白猪34

三、三江白猪37

四、湖北白猪38

五、湘白猪39

六、浙江中白猪41

第四节 我国引进的主要猪种42

一、约克夏猪42

二、长白猪43

三、杜洛克猪45

四、汉普夏猪47

五、皮特兰猪48

第四章 猪的育种49

第一节 育种概述49

一、猪的育种49

二、育种目标49

三、育种计划50

四、发展趋势50

第二节 猪的性状与度量方法51

一、猪的质量性状51

二、猪的数量性状52

第三节 种猪的测定与测定制度55

一、个体性能测定56

二、系谱测定56

三、后裔测定56

四、同胞测定57

五、几种测定准确性的比较与评价57

六、几个国家的种猪测定制度57

第四节 猪的纯种选育63

一、血系繁育63

二、品系选育65

三、良种登记65

第五节 猪的新品系选育66

一、品系繁育概述66

二、品系的类别67

三、建系方法68

四、品系的育成70

五、品系的保持70

第六节 我国猪种资源的保存与利用71

一、群体的有效含量72

二、留种方法72

三、公、母猪的比例72

四、猪种资源保存利用的措施72

第五章 猪的杂交利用74

第一节 杂种优势74

一、杂种优势的产生74

二、获得杂种优势的一般规律75

三、杂种优势的度量76

四、影响杂交效果的因素77

第二节 瘦肉型猪的杂交利用78

一、发展瘦肉产量高的商品猪79

二、提高胴体瘦肉量的途径80

第三节 猪的杂交繁育体系85

一、杂交繁育体系的概念及作用85

二、杂交繁育体系的建立85

三、杂交繁育体系的具体内容88

第六章 猪的营养需要与饲料89

第一节 猪的营养需要基础89

一、猪体的组成89

二、猪的采食90

三、猪的消化生理91

第二节 养分的营养作用93

一、蛋白质93

二、糖类98

三、脂肪99

四、能量100

五、矿物质103

六、维生素108

七、水109

第三节 主要营养物质的相互关系109

一、能量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109

二、蛋白质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112

三、维生素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113

四、矿物质与其他营养物质的关系113

第四节 饲料与饲粮配合114

一、猪的常用饲料114

二、猪的饲养标准124

三、猪的饲粮配合125

第五节 配合饲料加工141

一、配合饲料生产基本工艺流程141

二、粉碎粒度141

三、混合142

四、饲料贮存142

第七章 种猪的繁殖与饲养管理143

第一节 配种143

一、提高公猪精液的数量与质量143

二、掌握适宜的配种时间145

第二节 妊娠148

一、妊娠诊断148

二、妊娠母猪预产期的推算149

三、猪胎儿生长发育规律151

四、妊娠母猪的饲养151

五、妊娠母猪的管理153

第三节 分娩153

一、产前准备工作153

二、母猪的临产表现154

三、接产技术154

第四节 哺乳157

一、母猪的泌乳规律157

二、初乳与常乳157

三、母猪的泌乳量157

四、泌乳次数158

五、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59

第五节 母猪不同生理阶段营养水平和饲料给量的探讨161

一、母猪两阶段日粮饲养方法161

二、母猪不同生理阶段的饲喂量162

第六节 人工授精163

一、采精163

二、精液品质检查166

三、精液的稀释168

四、精液的保存170

五、精液的运输171

六、输精172

第七节 种猪的繁殖障碍及其克服173

一、不发情173

二、无法配种174

三、有规律返情175

四、流产176

五、木乃伊177

六、死胎177

七、小窝仔猪178

第八章 幼猪的培育179

第一节 哺乳仔猪的养育179

一、仔猪生后第一周内的护理179

二、诱料、补料工作184

第二节 仔猪早期断奶186

一、仔猪早期断奶的优点187

二、适时断奶188

第三节 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188

一、断奶仔猪的饲养188

二、断奶仔猪的管理189

第四节 后备猪的培育191

一、后备猪生长发育的特点192

二、后备猪的选择192

三、后备猪的饲养与管理194

四、后备猪的利用195

第九章 猪的肥育197

第一节 肉猪生产性能的评定197

一、肥育性能197

二、胴体品质的评定198

三、肉脂品质的评定198

第二节 肥育猪一般饲养管理技术204

一、合理分群204

二、饲料调制和饲喂205

三、供给清洁的饮水206

四、创造适宜的居住环境207

五、调教207

六、去势207

第三节 猪的肥育方法208

一、肥育类型208

二、阶段肥育法208

三、一贯肥育法209

四、一贯肥育法与阶段肥育法的比较及采用条件209

五、淘汰种猪肥育法210

六、中猪的肥育210

第四节 影响肥育的因素211

一、品种和类型211

二、经济杂交212

三、营养与饲料213

四、饲喂方式217

五、抗生素、酶和激素218

六、仔猪初生重与早期发育220

七、性别220

八、居住环境220

九、屠宰体重与肥育效果222

十、健康水平223

第五节 猪的应激综合征224

一、应激综合征与应激敏感猪224

二、应激综合征的表现225

三、应激综合征的发生机制227

四、应激敏感猪的活体鉴别228

第十章 现代化养猪场的建设、设备与工艺流程229

第一节 场址选择与规划布局229

一、场址选择229

二、规模猪场的总体布局230

第二节 猪舍建筑233

一、猪舍的型式233

二、猪舍基本结构234

三、猪对环境条件的要求236

四、猪舍环境控制248

第三节 现代化猪场设备254

一、猪栏255

二、供水、饮水258

三、饲料的供给259

四、猪舍的通风设备259

五、猪舍的采暖260

六、漏缝地板261

七、粪便处理261

八、清洁消毒设备262

第四节 集约化养猪生产工艺263

一、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生产工艺263

二、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264

三、我国集约化、工厂化养猪的工艺流程265

四、年产万头商品猪存栏数与各栏位需要量266

第十一章 猪群保健268

第一节 传染病的防治原则与技术268

一、传染病的发生及危害268

二、传染病的防治原则及技术269

三、集约化猪场兽医防疫规程269

四、集约化猪场寄生虫控制程序271

第二节 常见猪病的防治272

一、猪瘟272

二、猪口蹄疫274

三、猪丹毒275

四、猪链球菌病276

五、猪传染性胃肠炎277

六、仔猪肠性大肠杆菌病278

七、猪水肿病279

八、仔猪梭菌性肠炎280

九、仔猪副伤寒281

十、猪痢疾282

十一、猪肺疫283

十二、猪传染性胸膜肺炎284

十三、猪萎缩性鼻炎285

十四、喘气病286

十五、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287

十六、猪伪狂犬病毒病(PRV)287

十七、猪细小病毒病288

十八、猪乙型脑炎288

十九、猪疥螨病289

二十、乳房炎-子宫炎-无乳综合征(MMA)289

第十二章 猪场的经营管理291

第一节 猪场的技术管理291

一、猪场的技术管理291

二、劳动组织294

三、报表制度295

第二节 猪群的组成297

一、猪群的合理结构297

二、猪群周转298

第三节 生态农业是发展养猪业的高效途径299

第四节 养猪生产的社会流通300

一、猪的价格构成300

二、影响猪价格的主要因素301

三、猪的生物学特性对猪价格机制的影响302

四、我国猪的销售渠道304

第五节 现代养猪的经营形式304

一、专业户养猪304

二、规模化养猪305

三、繁殖猪的专门经营305

四、肉猪的专门经营305

主要参考文献3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