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指导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李长吉著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811112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305页
- 主题词:教育学-硕士-教学活动-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指导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概论1
第一节 教育硕士开展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现实意义1
一、强化教师的实践性知识的必要环节 1
二、实现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必由之路2
三、满足教育硕士特殊培养规格的必要步骤3
四、建设高水平师资队伍的应有之策4
第二节 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存在的问题4
一、课程缺乏延伸拓展,内容结构不甚合理5
二、专业师资队伍缺乏,教学方式单一6
三、过分追求应用取向,研究能力受到忽视7
四、政策措施不够完善,外部保障不够健全8
第三节 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目标要求9
一、丰富教师实践性知识9
二、提升教育教学能力10
三、提高对教学实践活动的反思能力11
四、增强教育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12
第四节 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内容体系的构成13
一、教学实践活动13
二、班级管理与育人活动14
三、教育研究活动14
四、教育服务活动17
第五节 教育硕士教育教学实践活动的支持条件17
一、培养单位的支持17
二、实习基地的支持24
三、实践案例25
第二章 教学实践活动27
第一节 听课、说课、评课27
一、听课27
二、说课41
三、评课51
第二节 备课、上课、公开课55
一、备课55
二、上课60
三、公开课67
第三节 作业、考试72
一、作业72
二、考试80
三、几种评价工具90
第三章 班级管理与育人活动110
第一节 班级管理活动110
一、创造育人环境的活动110
二、选拔与培养学生干部活动120
三、组织班级进行常规与特殊活动122
第二节 育人活动126
一、德育活动127
二、全面了解学生的活动134
三、正确评价学生的活动137
四、转化后进生的活动139
第四章 教育研究活动141
第一节 课堂观察141
一、什么是课堂观察141
二、课堂观察的内容142
三、课堂观察的手段143
四、课堂观察应注意的问题144
五、课堂观察案例145
第二节 教育叙事146
一、教育叙事的定义147
二、教育叙事的特征147
三、教育叙事的类型149
四、教育叙事的实施152
五、教师教育叙事的方法154
六、教育叙事的写作156
第三节 案例采编157
一、概述157
二、案例采编的意义160
三、案例采编的基本原则162
四、案例采编的基本流程164
五、案例的结构安排及撰写要求167
六、案例列举170
第四节 个案研究活动172
一、概述172
二、个案研究设计175
三、个案研究的基本原则和具体方法175
四、个案研究实施程序176
五、个案研究案例181
第五节 校本教研活动183
一、校本教研的基本理念183
二、校本教研是提高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途径185
三、校本教研的基本要素185
四、提高校本教研质量的途径和方法186
五、校本教研的形式188
六、校本教研活动案例189
第六节 教学反思活动192
一、什么是反思和教学反思192
二、如何进行教学反思197
三、教学反思能力的培养201
第七节 项目申报与实施203
一、项目申报203
二、项目实施210
第五章 教育服务活动216
第一节 服务的责任216
一、把素质教育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向深入的责任216
二、带动所在学校教师队伍整体科研水平提高的责任218
三、代表教师与学校所在社区更好沟通的责任218
第二节 服务对象219
一、所在学校的教师219
二、所在的学校220
三、学校所在的社区222
第三节 服务内容223
一、对学校教师的服务内容223
二、对学校的服务内容225
三、对社区方面的服务内容227
第四节 服务方式229
一、对所在学校教师的服务方式229
二、对学校的服务方式239
三、对社区的服务方式247
第六章 教育教学活动的途径与方式254
第一节 师徒结对254
一、概念界定255
二、师徒结对的重要意义255
三、师徒结对的现状与问题256
四、完善“师徒结对”的对策和建议258
第二节 专家引领264
一、什么是专家引领264
二、为什么要专家引领265
三、专家引领的内容267
四、专家引领的主要形式及其运用269
五、理性对待专家引领271
六、专家引领案例274
第三节 教学小队276
一、概述276
二、教学小队的参与性特征278
三、教学小队的重要意义279
四、教学小队在教师教育中的运用280
五、教学小队建设的着力点281
第四节 网络平台283
一、概述283
二、网络平台的教师发展意义284
三、利用网络平台,创新教研机制286
四、网络平台的运用288
主要参考文献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