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师礼仪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冯晓琴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3072607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181页
- 文件大小:55MB
- 文件页数:193页
- 主题词:教师-礼仪-概论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师礼仪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教师礼仪的含义2
第二节 教师礼仪的内容5
一、教师形象礼仪5
二、教学活动礼仪5
三、教师社交礼仪6
第三节 教师礼仪的特点7
一、教师礼仪的示范性7
二、教师礼仪的审美性8
三、教师礼仪的综合性9
第四节 教师礼仪的意义11
一、讲礼仪可以更好地塑造教师的职业形象11
二、讲礼仪可以更好地提升教师的人格魅力12
三、讲礼仪可以更好地维护教师的尊严12
四、讲礼仪可以更好地发挥教师道德的示范教育作用13
五、讲礼仪可以使教师的情感表达得更准确生动13
六、讲礼仪可以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14
第五节 教师礼仪的学习方法15
一、自觉加强思想道德素养,是培养教师礼仪的基础15
二、实事求是地选定学习内容15
三、认真学习、加强训练、勇于实践是教师礼仪学习的根本16
第二章 教师礼仪素养17
第一节 教师礼仪素养的内涵与特征18
一、礼仪境界的高层次性19
二、礼仪意识的自觉性19
三、礼仪行为的示范性20
四、礼仪教育的导向性21
五、礼仪影响的深远性22
第二节 教师礼仪素养的作用23
一、礼仪教育作用24
二、礼仪调节作用24
三、礼仪导向作用25
四、礼仪促进作用25
第三节 教师礼仪素养的规范要求27
一、爱国守法27
二、爱岗敬业28
三、关爱学生28
四、教书育人31
五、为人师表33
六、终身学习33
第四节 教师礼仪素养的原则35
一、知与行相结合原则35
二、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原则36
三、动机和效果相统一原则37
四、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原则38
第五节 教师礼仪素养的提升方法40
一、不断学习40
二、勇于实践41
三、自省慎独41
第三章 教师形象礼仪43
第一节 教师形象礼仪的重要意义43
一、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建立深刻的“第一印象”43
二、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威信44
三、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提高教师的工作效率44
四、良好的教师形象有利于塑造学生的形象45
第二节 教师仪表礼仪46
一、仪容礼仪47
二、服饰礼仪50
第三节 教师形态礼仪63
一、神态的礼仪64
二、首语的礼仪67
三、身姿的礼仪68
四、手势动作的礼仪72
五、人际距离的礼仪74
第四节 教师语言礼仪76
一、使用规范、文明的语言76
二、注意语言中的声音美78
三、充分运用语言的各种技巧79
四、进行社会交往的语言原则80
五、学会倾听83
第四章 教师教学活动礼仪87
第一节 课堂教学礼仪88
一、教学设计礼仪88
二、教学语言礼仪89
三、提问礼仪91
四、答疑礼仪92
五、课堂讨论礼仪93
六、实验教学礼仪94
七、电化教学礼仪95
第二节 课外讲评礼仪97
一、教学辅导礼仪97
二、作业批改礼仪98
三、考试点评礼仪102
第三节 校园活动礼仪105
一、课外活动礼仪105
二、集会礼仪109
第五章 教师社会交往礼仪114
第一节 师生关系礼仪114
一、师生关系的特点115
二、师生关系礼仪116
第二节 教师与家长沟通礼仪123
一、教师与家长关系的特点124
二、教师与家长沟通礼仪125
第三节 教师与同事共处礼仪139
一、教师之间的同事关系139
二、教师之间的同事共处礼仪141
第四节 教师与上下级礼仪145
一、下级对上级145
二、上级对下级146
第五节 教师社交见面礼仪148
一、教师称呼礼仪148
二、教师握手礼仪150
三、教师名片使用礼仪152
第六节 教师会客礼仪154
一、拜访礼仪154
二、待客礼仪156
三、用餐礼仪158
第七节 教师文娱礼仪161
一、聚会礼仪161
二、舞会礼仪162
三、观看演出、参观展览礼仪163
第八节 教师通讯礼仪164
一、电话礼仪164
二、电报礼仪165
三、邮件书信礼仪166
总结:当代教师应当具备的师表礼仪风范168
一、内在思想情操礼仪的高尚性168
二、外在言行举止礼仪的文明性170
三、个性品质礼仪的积极性和健康性172
四、职业工作礼仪的纯熟性和进取性174
参考文献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