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为政之道: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综观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为政之道: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综观
  • 任剑涛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3198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72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82页
  • 主题词:改革开放-理论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为政之道:1978-2008中国改革开放的理论综观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权力的正当来源与公平使用1

(一)从权力的自我改良到社会制约1

(二)为权力划定界限5

(三)在获得权力与运用权力之间9

(四)让权力皈依伏法13

上编 回首改革21

一、30年改革:广东试验的中国意义21

(一)改革无禁区21

(二)世界眼光引导均衡发展31

(三)权力重构推动国家进步40

(四)改革气质塑造现代中国50

(五)发展仍是硬道理59

二、消费社会的精神颓废与改革困境70

(一)引言70

(二)改革困境与精神生活72

(三)消费社会的精神处境78

(四)社会普遍萎靡与改革缺失83

(五)突破消费社会壁垒与重建改革共识88

三、为改革重新定位93

(一)重建改革的政治生态93

(二)从自明的改革到辩护地改革99

(三)解放思想、深化改革与利益集团101

四、变革社会的和谐导向106

(一)权利共享与利益分享:和谐社会建构的两个支点106

(二)从冲突理论视角看和谐社会建构117

五、建构改革的社会—政治理论126

(一)公平分利与社会和谐126

(二)社会理论与国策咨询128

(三)中国政治研究:核心、问题域与热点131

中编 重塑政府139

一、社会结构转型与执政理念更新139

(一)社会转型:从功能到结构的演变139

(二)执政理念:从统治到治理的转变141

(三)执政筹划:从个人到组织的发展144

二、寻求共识:现代国家的核心价值理念建设147

(一)现代国家核心价值理念建设的战略选择147

(二)现代国家核心价值理念建设的策略抉择151

(三)现代国家核心价值理念建设的几点启示155

三、重塑国家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人类文明基本价值159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理念159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与人类文明基本价值162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的历史演进过程166

四、政府与公共利益:代表还是代替170

(一)政府与公共利益的三个解释范式170

(二)政府与公职人员的公益规定性173

(三)政府与公共利益的权衡175

(四)责任政府与公共服务178

五、政府改革的合法性与制度化取向182

(一)政府机构改革应由国家权力提供合法性保证182

(二)法治政府的制度化精神186

(三)制度的力量189

六、道歉、官员问责制与伦理政治192

(一)官员道歉的伦理内涵192

(二)官员问责制的建构194

(三)伦理政治与官员道歉196

七、论法律权威199

(一)法律权威的树立199

(二)法律权威的权力结构200

(三)法律权威与实践理性202

(四)法律权威的实践共识203

八、社会怨恨疏导与国家持续发展206

(一)社会结构转型中的怨恨206

(二)疏导社会怨恨的三种路径210

(三)社会怨恨与国家发展213

(四)当代中国的怨恨状况与发展动力聚集216

九、国家崛起的战略决断与精神塑造220

(一)多国竞争性崛起与大国战略220

(二)大国的精神生态231

下编 透视时政247

一、回应发展需求,奠立民主政治:解读胡锦涛中共十七大报告的民主论述247

(一)经济改革呼唤民主政治247

(二)民主政治的观念接引与制度建构249

(三)中国民主政治建构的三个节点251

二、国家崛起的政治要旨255

(一)大国崛起,人权为本255

(二)大国崛起的政治基础258

(三)重绘中国现代政治版图的历史契机260

(四)从被动参与到积极主导的转捩263

三、确立国家权力运作的基本规则266

(一)三种权力,各归其位、各尽其责266

(二)决策不是领导者的专利:评2006年地方公共决策十大事件269

(三)堵塞“公权公用”滑向“公权私用”的通路272

(四)发誓赌咒顶不住利益诱惑275

四、规范运用国家权力的特殊动力278

(一)规范权力交接,避免暴力易帜278

(二)国家暴力是如何丧失正当性的281

(三)规范特殊利益集团的两手283

(四)就业拓展中政府与个人的错位285

五、公权的执掌与权力行使方式288

(一)公务员录用成本的计算差距咋就这么大288

(二)我们应该如何面对领导290

(三)治人与治法的取舍:评仇和292

六、政企关系与社会的经济行为297

(一)政府采购为何让人疑窦丛生297

(二)垄断行业高收入:行业问题,还是制度问题299

(三)餐饮业的道德底线与政府的宏观监管303

(四)防空洞:经济—社会变迁的象征符号305

七、政府公共教育产品供给方式反思308

(一)高校扩招:大跃进必然大欠债308

(二)与其纠缠个案,不如反思制度311

八、公民权益保障与社会公平问题313

(一)社会发展中的复杂平衡313

(二)社会转型与民工权益保障315

(三)贫富问题的两个认知向度318

(四)公民的诞生323

附录327

一、政府转型和中国改革的方向327

(一)寻找有限政府和有效政府的契合点328

(二)福利与财富的平衡术330

(三)政府转型的放大政治效应332

(四)政府和社会的理性博弈333

二、国家最重要的投资是对人的投资—吉登斯对话录338

(一)“我们在很小的孩子身上就在进行投资了”339

(二)投资型福利并不总是依赖税收341

(三)中国不能走传统的福利国家的老路342

三、且慢欢呼2600年皇粮国税成历史345

(一)审慎评价取消农业税345

(二)农民身份制度须废除346

(三)政府不妨“赎买”村官347

(四)农民回流可能重创工业化348

(五)因为艰难,所以包容349

四、人民需要怎样的救助—任剑涛谈中国灾难救助困境351

(一)告别“全能政府”351

(二)救灾,我们比外国快10倍?354

(三)灾难背后的进步355

五、广东要保持改革气质与先锋锐气358

(一)改革开放的先锋形象358

(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有无抓手362

(三)行政力的强弱之辩364

(四)要旗帜鲜明地提出广东在全国的个性形象367

后记37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