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教育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教育哲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36/30108310.jpg)
- 曾钊新著 著
- 出版社: 长沙:中南大学出版社
- ISBN:7810617966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09页
- 文件大小:56MB
- 文件页数:32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教育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序:我的教育观1
(一)1
(二)2
(三)4
(四)5
(五)6
(六)7
(七)8
(八)9
教育本质卷13
一、论哲学和教育学的相通性13
智慧之学与哲人之路的耦合14
哲学家与教育学家兼容一身的通例17
教育兴科技,哲学兴教育23
二、人性与教育28
真人境界与教育目标28
爱的倾注与教育方法32
人性规定与教师道德35
三、劳动:新世纪教育中的一个虽微须道的问题41
一个令人忧虑的事实42
温习关于劳动价值的思想45
先哲们办学之路的得失47
开设劳动课程,朝向未来靠近49
四、教育异化警觉观52
触目惊心的事实:教育在异化52
根本的辨别尺度:教育的本质及目标55
值得探求的新动向:“谋生型”向“发展型”的转化59
五、以学术自由为灵魂在大学舞台上导演活剧——朱九思教育理念论要62
有了“办学自主权”,校长才可成为学校的导演63
找出教育自身的规律,改重点大学的“终身制”为“评选制”65
重视人文学科,推荐“双轨桥梁教育模式”68
学术自由、追求真理,是“大学生命的真谛”71
六、学术探讨的道德期望74
尊重知识,为思维推断提供“中介桥”74
允许异想,让探索者勇于开拓77
争鸣不是攻讦,讨论不是宣判80
教师角色卷87
七、论教师的职业良心87
良心概念及层次87
特殊的劳动与特殊的社会责任90
灵魂工程师的“灵魂”92
八、论教师角色的类属特征及其崩溃防范96
两组数字的忧虑96
教师应有的行为模式98
角色崩溃的防范102
九、论思维的创新本性106
思维是寻求未知世界答案的心理活动107
再造、创造、创立是思维创新的三个层次111
思维无限是思维创新的条件114
十、试论教学中间的道德调节119
教学道德调节的客定性119
教学道德调节的多能性124
教学道德调节的规范性130
十一、试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136
崇尚真理,首先必须尊重知识136
尊重人才,更应爱护人才的探索精神140
十二、论高校后勤工作的劳动特征及其道德品格145
先始后终的劳动特征和富于牺牲的道德品格145
物中见人的劳动特征和忍辱负重的道德品格148
不登讲台的劳动特征和隐荣匿誉的道德品格150
教学艺术卷155
十三、学生知识培育场论要155
没有理论,拿什么去联系实际155
公理、真理:理性的铁柱157
在发疑中驰骋思维158
重视教学研究室160
不破书,难以教书161
十四、课堂教学稗说163
(一)163
(二)163
(三)164
(四)164
(五)165
(六)165
(七)166
(八)166
十五、学会“悟道”169
能悟才能得道169
能悟才可解脱“为什么”175
能悟才有助于做一个有脊骨的人181
十六、人文精神:高科技人才必识的大智慧184
人文精神的内涵184
人文革命的启示和启示革命的人文185
智慧的类别187
开设“大哲学”,培养“大智慧”188
十七、研讨教学“三步式”——记研究生的道德心理学教学191
导入课题,培养研究兴趣191
讲授文献利用,为课题研究练“基本功”192
专题撰写,进行研究的“实地训练”193
十八、评马列主义理论课改革的“一色清”模式195
走实践—认识的路线,还是走指示—执行的路线196
一片树叶岂能包裹整棵大树198
在多方位、多层次的探索中选择200
品行养成卷205
十九、理想、追求的道德论证205
(一)205
(二)208
(三)211
二十、在校学生品德教育衔接构想214
教材衔接:“三合一”读本—“系列例典”—“三观”教材214
认知衔接:懂事—知史—晓理217
责任衔接:善待人—扬名声—祛邪恶221
人格衔接:好孩子—好公民—好角色223
二十一、德教发蒙启示录228
古训要略228
把“修身”作为公共必修第一课237
“系列例典”是修身发蒙的基本教材244
二十二、论劳动前阶段的道德准备250
对劳动前阶段教育现状的考察250
劳动前阶段的特征分析257
劳动前阶段道德准备的因素263
二十三、继承传统道德的优秀成分271
立志271
苦读272
敬业273
爱国274
二十四、道德教育的有效性原则276
心印原则276
亲认原则277
见深原则278
近宜原则280
二十五、道德培养的心理过程探微282
道德培养的涵义282
道德培养的认识职能286
道德培养的心理循序290
道德培养的根本途径及手段292
二十六、试论范例在道德教育中的运用297
了解范例的道德特征297
学会认知范例的方法300
掌握范例教育的心理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