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近代外交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近代外交史](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0108067.jpg)
- 赵佳楹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
- ISBN:750123011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644页
- 文件大小:27MB
- 文件页数:665页
- 主题词:外交史-研究-中国-近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近代外交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是伟大的1
第一节 幅员辽阔 地大物博1
第二节 人口众多 民族团结3
第三节 历史悠久 文化灿烂4
第二章 鸦片战争以前中国的对外关系7
第一节 明末以前中国的对外关系7
第二节 明末清初外国侵略者开始入侵18
第三节 18世纪清政府加强防范和限制22
第四节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英关系27
第五节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美关系35
第三章 鸦片战争以前的中俄关系40
第一节 沙皇俄国是个掠夺成性的殖民国家40
第二节 以欺骗讹诈为手段、侵略扩张为目的的沙俄外交使团44
第三节 捍卫领土主权、反击沙俄侵略的雅克萨之战48
第四节 中俄《尼布楚条约》的签订及其内容和性质52
第五节 沙俄彼得一世时期对中国的侵略63
第六节 萨瓦使团来华,《布连斯奇条约》和《恰克图条约》的签订71
第七节 东正教是沙皇俄国侵略中国的工具77
第四章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82
第一节 战争的背景82
第二节 战争的导因85
一、罪恶的鸦片贸易与正义的禁烟政策85
二、林则徐查禁鸦片的坚决措施和英国发动侵略战争保护鸦片贸易的政策88
第三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93
一、战争三阶段中的军事与外交斗争93
二、《南京条约》——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的开始106
三、美、法、俄等国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对中国的侵略109
(一)战争期间美国对中国的侵略及《望厦条约》110
(二)战争期间法国对中国的侵略及《黄埔条约》113
(三)战争期间俄国对中国的侵略及《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115
第四节 战后十年中外关系的变化118
一、外国资本主义对华侵略的继续和扩大118
二、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继续和发展126
第五章 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135
第一节 太平天国胜利发展时期的对外关系135
一、太平天国胜利发展对国内外的影响135
二、外国侵略者的虚伪“中立”和太平天国对外的基本政策137
三、侵略者协助清政府镇压人民起义并乘机扩大特权141
(一)镇压上海小刀会起义,乘机扩大租界特权141
(二)控制上海海关142
(三)破坏广州天地会起义143
(四)英美为首的“修约”活动144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的外交148
一、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发生148
二、战争的第一阶段154
三、战争的第二阶段162
四、战争的第三阶段183
第三节 中外反动势力逐步结合共同绞杀太平天国革命197
一、总理衙门的成立和辛酉政变197
二、南京谈判的决裂200
三、李秀成二攻上海和外国侵略者的武装干涉203
四、太平天国的失败及其意义和教训206
第六章 洋务运动时期的外交210
第一节 洋务运动210
一、洋务运动概况及其历史地位210
二、洋务派和顽固派211
三、外交机构的建立214
(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和南北通商大臣214
(二)成立同文馆,兴办学堂,选派留学生216
(三)总署下设海关总税务司217
四、派使出洋考察和初期的出洋外交220
五、求强求富的洋务运动236
(一)洋务运动的第一阶段(1860—1872年),为“自强”而兴办军事工业236
(二)洋务运动的第二阶段(1872—1885年),为“求富”而兴办民用企业242
(三)洋务运动的第三阶段(1885—1894年),建立新式陆海军和炼铁厂253
第二节 资本主义列强联合侵华的“合作政策”258
一、“合作政策”的产生及其内容258
二、列强在“合作政策”下的侵华活动262
(一)教训清政府屈从于帝国主义的侵略秩序262
(二)帮助其他资本主义国家订立不平等条约265
(三)以联合“修约”方式扩大侵略权益——1868—1869年的中英“修约”谈判267
(四)沙俄提出修订《陆路通商章程:续增税则》272
第三节 以反洋教为中心的反帝爱国斗争273
一、外国宗教侵略的扩大和深入273
二、中国人民反洋教斗争的展开276
第七章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边疆时期清政府的外交286
第一节 沙俄及英国对中国西北边界的侵略287
一、《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沙俄割占中国西北领土44万平方公里287
二、俄、英乘阿古柏入侵之机在新疆的争夺290
三、沙俄强占伊犁以及左宗棠收复新疆时的外交294
(一)沙俄侵占伊犁294
(二)收复伊犁初步交涉的失败295
(三)海防、塞防之争,左宗棠收复新疆及俄、英阴谋的失败296
四、崇厚赴俄,沙俄逼签《里瓦吉亚条约》300
五、曾纪泽赴俄,《圣彼得堡条约》的签订305
六、沙俄对中国帕米尔地区的武装侵略322
第二节 美、日侵略台湾、琉球时期清政府的外交327
一、美国对台湾的侵略327
二、日本要求与中国订约的交涉329
三、日本对台湾的侵略333
四、日本吞并琉球及清政府的交涉344
第三节 英国侵略中国云南、西藏和友邻缅甸时期清政府的外交354
一、关于马嘉理事件的交涉和《烟台条约》354
二、英国侵略西藏及第一次侵藏战争364
三、英国侵吞缅甸时期清政府的外交373
第四节 葡萄牙扩大侵占澳门的特权377
第八章 中法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外交382
第一节 战前法国对越南的侵略及清政府的交涉382
第二节 中法战争第一阶段和清政府的求和外交389
第三节 中法战争第二阶段与《中法会订越南条约》的签订396
第九章 中日甲午战争时期清政府的外交407
第一节 帝国主义对朝鲜的争夺408
一、日本等国对朝鲜的侵略及清政府的政策408
二、列强在朝鲜既争夺又抗衡的政策413
第二节 中日甲午战争的爆发417
一、日本的战争准备和挑衅政策417
二、清政府依赖外国干涉的求和政策及日本不宣而战423
第三节 中日甲午战争过程中的外交428
一、清政府在战争过程中的求和外交和列强的态度428
二、中日马关谈判及《马关条约》的签订437
第四节 国内外对《马关条约》的反应445
一、国内各层人民的强烈反响445
二、列强的态度及三国干涉还辽446
三、台湾人民的反割地斗争451
第十章 严重的民族危机——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455
第一节 政治奴役性贷款455
第二节 强租海港和划分势力范围457
第三节 争夺中国铁路的投资权463
第四节 在中国开矿设厂466
第十一章 戊戌变法时期维新派和清政府的外交468
第一节 列强在争夺中国问题上的角逐和英、美、日集团对维新运动的政策和活动468
第二节 维新派联英、美、日以拒俄、德、法的政策及变法失败前后英、美、日集团的活动473
第三节 变法失败的原因及其意义477
第十二章 义和团运动时期清政府的外交480
第一节 义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480
第二节 八国联军侵华和中国军民的反抗483
一、八国联军侵华和清政府宣战483
二、京津军民抗击八国联军及清政府的投降政策485
第三节 沙俄侵占中国东北489
第四节 《辛丑条约》的签订及其严重后果495
第十三章 清末十年清政府的外交505
第一节 日俄战争和清政府的“局外中立”505
一、列强在中国东北的争夺和日俄战争的爆发505
二、清政府的“局外中立”509
三、《朴茨茅斯条约》和《会议东三省事宜正约和附约》511
第二节 日本在东三省南部的扩大侵略和中日“南满”问题的交涉517
第三节 沙俄对东三省北部的扩大侵略和中俄关于“北满”问题及“修约”问题的交涉522
第四节 美日对东北权益的争夺528
第五节 英国第二次侵藏战争及中英关于西藏和片马问题的交涉531
一、英国发动第二次侵藏战争及《拉萨条约》的提出531
二、《拉萨条约》提出后的中英交涉533
三、英国侵略滇边和中英关于片马问题的交涉537
第十四章 辛亥革命及民国初年的外交541
第一节 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外关系541
一、辛亥革命的爆发及其对外政策541
二、帝国主义对辛亥革命的干涉和破坏544
三、列宁和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对辛亥革命的支持546
第二节 袁世凯政府时期的外交547
一、以出卖国家权益换取帝国主义的承认547
二、关于“善后大借款”的交涉549
三、关于沙俄侵略和分裂外蒙等地的交涉553
四、关于英国侵略和企图分裂西藏问题的交涉560
第十五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中国外交567
第一节 日本乘欧战之机疯狂侵华及袁世凯的卖国罪行567
一、关于日本侵占山东的交涉567
二、关于日本妄图独霸中国的“二十一条”的交涉570
第二节 段祺瑞政府卖身投靠日本的外交578
一、关于郑家屯事件的交涉578
二、段祺瑞政府的参战与美日的争夺581
三、美日在中国的争夺和《兰辛石井协定》586
四、日本侵华新手法:西原借款和中日《共同防敌军事协定》589
第三节 十月革命后的中苏关系595
第四节 巴黎和会上的中国外交599
一、巴黎和会期间的世界格局599
二、主要与会国的政策600
三、会议关于山东问题的讨论及中国代表团的外交斗争602
四、五四运动对巴黎和会的影响606
中国近代外交史百题问答610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外交史试题610
第二部分 中国近代外交史试题答案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