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45/31033952.jpg)
- 朱安女著 著
- 出版社: 成都:巴蜀书社
- ISBN:780752973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39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6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文化视野下的白族古代碑刻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选题的意义1
二、研究概况综述4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8
第一章 白族古代碑刻与丧葬制度13
第一节 土葬与无碑时代16
一、无碑时代白族的墓葬制度16
二、无碑时代白族墓葬细节的比较17
三、无碑时代白族的墓葬文明20
第二节 汉代棺葬与白族的墓碑时代21
一、汉代棺葬与墓碑“披于士”22
二、白蛮大姓接受汉代礼乐文化透视——以《孟孝琚碑》与“二爨碑”为例26
第三节 火葬与白族碑刻的多元时代31
一、多元时代的白族墓葬制度31
二、白族碑刻的多元演化36
三、元代碑殿的文化意义探寻37
第四节 明清棺葬与白族碑刻的兴盛时代46
一、明清时期的白族墓葬制度46
二、明清时期白族碑刻的兴盛47
第二章 帝王碑刻治世思想的边地阐释53
第一节 南诏国蒙氏:儒家德政的民族化——“德化”54
一、天宝战争前南诏与唐朝、吐蕃的关系54
二、《南诏德化碑》“德化”治世思想提出的三点原因56
三、“德化”理念的国家化66
四、南诏国蒙氏“德化”精神对后世的影响72
第二节 大理国段氏:儒释文化的交融——“德运”74
一、权相高氏与大理国段氏的关系75
二、高氏碑群人物谱77
三、大理国段氏“德运”治世思想解读78
四、大理国段氏“德运”治世理念的文化意义90
第三节 元代:段氏总管时期——“神武不杀”91
一、“神武不杀”理念提出的时代背景91
二、元世祖“神武不杀”理念的阐释92
三、元世祖“神武不杀”治世理念的文化意义102
第四节 明代:封建大一统——“家国同构”107
一、明代封建大一统的社会背景108
二、明代帝王敕封碑群——“家国同构”思想的渗透108
三、嘉靖皇帝《敬一箴碑》的解读120
第五节 清代——封建大一统的深化:“家学同构”129
一、清代帝王训饬士子碑129
二、清代帝王敕封碑140
第三章 白族古代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与族群意识透视144
第一节 写实与象征——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的实与虚144
一、沙壹母——白姐阿妹145
二、慈善妃——白洁夫人152
三、南诏国公主——望夫云155
四、阿?公主——孔雀胆160
第二节 崇高与悲美——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的审美165
一、崇高美165
二、悲剧美168
三、白族女性题材故事经典碑刻的文化意蕴170
第三节 白族族群认同意识——文人群体的心理分析175
一、明清时期文人重塑白族历史、文化的风尚175
二、白族古代碑刻族群认同意识透视177
三、明清时期白族族群认同的跨文化意义186
第四章 白族民间碑刻与儒释道文化的受容200
第一节 儒释道文化的民间世俗化200
一、儒家文化的民间受容200
二、妙香佛国的营造207
三、道家思想的民间受容214
四、民间儒释道文化的融合217
第二节 “苍洱境”理想家园的文化生态书写——《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碑的个案分析219
一、《词记山花咏苍洱境》白文碑与汉译220
二、“苍洱境”山水家园书写222
三、“苍洱境”理想和谐社会书写224
四、“苍洱境”理想家园书写之共鸣228
第五章 白族古代墓碑与生命观探析232
第一节 寿终正寝:生命乐观232
一、生命乐观之慎终追远233
二、生命乐观之立德、立功、立言、立名不朽239
三、生命乐观之创业垂统248
第二节 预立寿藏:超越生死251
一、预立寿藏的概况251
二、预立寿藏的死亡哲思252
三、预立寿藏的人伦色彩258
第三节 夭亡早逝:生命感伤262
一、夭亡早逝之人生悲剧感263
二、生命感伤之“立德”不朽267
第六章 白族古代碑刻的体式与语言271
第一节 文体丛生272
一、白族古代碑刻的文体概况272
二、一体多文273
三、一文多体281
第二节 诗碑:一枝独秀287
一、诗碑概况287
二、山水意境的营造288
三、仕宦之情的传达294
四、古今之情的沉吟300
第三节 汉语权威与白语自觉302
一、汉语碑刻的语言风格303
二、白文碑320
三、其他语言的碑刻324
参考文献326
后记3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