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TD-HSPA移动通信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TD-HSPA移动通信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4/30107895.jpg)
- 常永宇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18639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86页
- 文件大小:31MB
- 文件页数:294页
- 主题词:移动通信-通信技术
PDF下载
下载说明
TD-HSPA移动通信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TD-HSPA概述1
1.1 TD-HSPA标准化1
1.1.1 3GPP的TD-HSDPA的标准化2
1.1.2 3GPP的TD-HSUPA的标准化2
1.1.3 CCSA的HSDPA的标准化3
1.1.4 CCSA的HSUPA的标准化3
1.2 TD-HSPA的演进(TD-HSPA+)3
1.2.1 TD-HSPA+系统基本需求4
1.2.2 TD-HSPA+标准化进展4
1.3 3GPP标准体系5
1.4 TD-HSPA的网络结构8
1.4.1 网络物理结构模型9
1.4.2 功能结构模型10
1.4.3 逻辑功能子网结构12
1.4.4 UTRAN基本结构和通用协议结构模型13
1.5 与WCDMA HSPA技术的差别15
1.5.1 TD-HSDPA与WCDMA HSDPA的差别15
1.5.2 TD-HSUPA与WCDMA HSUPA的差别17
参考文献17
第2章 TD-HSPA关键技术19
2.1 自适应调制编码(AMC)19
2.1.1 自适应传输系统19
2.1.2 自适应技术20
2.1.3 信道估计误差和估计时延的影响22
2.1.4 自适应编码调制25
2.1.5 考虑快衰落和慢衰落的自适应技术27
2.2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29
2.2.1 差错控制技术背景29
2.2.2 传统的ARQ技术29
2.2.3 HARQ32
2.2.4 TD-HSPA的重传机制37
2.3 快速调度41
参考文献42
第3章 TD-HSDPA原理及基本结构44
3.1 信道及映射44
3.2 物理层结构47
3.2.1 物理层模型47
3.2.2 物理信道49
3.3 MAC层结构56
3.3.1 Node B侧MAC实体56
3.3.2 UE侧MAC实体59
3.4 接口协议61
3.4.1 UTRAN接口61
3.4.2 对Iub接口整体的影响63
3.4.3 对Iur接口整体的影响64
3.5 参数配置66
3.5.1 信令参数66
3.5.2 UE终端类型67
3.6 系统过程68
3.6.1 AMC的实现68
3.6.2 HARQ的实现68
3.6.3 呼叫流程69
3.6.4 移动性管理72
3.7 多载波TD-HSDPA76
3.7.1 物理层结构的变化76
3.7.2 MAC层结构的变化76
3.7.3 Node B侧设计79
3.7.4 UE侧设计81
参考文献82
第4章 TD-HSUPA原理及基本结构84
4.1 信道及映射85
4.2 物理层结构87
4.2.1 物理层模型87
4.2.2 物理信道88
4.3 MAC层结构94
4.3.1 UE侧MAC结构94
4.3.2 UTRAN侧MAC结构97
4.4 接口协议101
4.4.1 UTRAN接口101
4.4.2 对Uu接口的影响102
4.4.3 对Iub/Iur接口的影响102
4.5 参数配置103
4.5.1 信令参数103
4.5.2 UE类型104
4.5.3 系统提供的业务105
4.6 系统过程105
4.6.1 呼叫流程105
4.6.2 移动性管理106
4.6.3 AMC过程108
4.6.4 HARQ过程109
4.7 多载波TD-HSUPA110
4.7.1 物理层结构的变化111
4.7.2 MAC层结构的变化111
4.7.3 接口的变化113
参考文献113
第5章 TD-HSPA的业务介绍115
5.1 MBMS业务115
5.1.1 概述115
5.1.2 TD-MBMS系统网络架构116
5.1.3 TD-MBMS相关功能实体118
5.1.4 MBMS基本业务121
5.1.5 MBMS信道结构以及协议结构125
5.1.6 TD-MBMS组网方式129
5.1.7 TD-MBMS宏分集133
5.2 VoIP业务134
5.2.1 概述134
5.2.2 VoIP业务QoS介绍134
5.2.3 VoIP业务IP头压缩135
5.2.4 VoIp业务模型136
5.2.5 TD-HSPA系统下的VoIP138
参考文献140
第6章 TD-HSPA无线资源管理141
6.1 TD-HSPA RRM概述141
6.2 TD-HSDPA RRM策略143
6.2.1 功率分配143
6.2.2 接纳控制148
6.2.3 TD-HSDPA中的切换控制153
6.2.4 HS-DSCH的链路自适应158
6.2.5 快速分组调度(FPS)算法159
6.3 TD-HSUPA RRM策略163
6.3.1 功率分配163
6.3.2 接纳控制166
6.3.3 HSUPA切换控制169
6.3.4 HSUPA分组调度170
参考文献177
第7章 TD-HSPA增强与演进179
7.1 关键技术179
7.1.1 MIMO技术179
7.1.2 OFDM技术187
7.1.3 MIMO与OFDM结合的优势197
7.2 HSPA+198
7.2.1 HSPA+的标准化进程和目标198
7.2.2 HSPA+中所采用的关键技术198
7.2.3 HSPA+的网络结构205
7.3 TD-SCDMA LTE206
7.3.1 LTE的标准化进程和目标206
7.3.2 LTE的物理层206
7.3.3 LTE的网络结构213
7.4 TD-SCDMA与移动WiMAX的共同服务(Interworking)215
7.4.1 TD-SCDMA与移动WiMAX共同服务的需求215
7.4.2 TD-SCDMA与移动WiMAX共同服务的候选方案217
参考文献219
第8章 TD-HSPA系统性能评估方法221
8.1 性能评估概述221
8.1.1 关于M.1225建议221
8.1.2 性能评估的准则221
8.2 性能评估方法——计算机仿真222
8.2.1 链路级仿真223
8.2.2 系统级仿真233
8.2.3 链路级与系统级仿真接口245
8.3 计算机仿真平台的结构和设计246
8.3.1 链路级仿真结构和设计246
8.3.2 系统级仿真结构和设计249
参考文献256
第9章 TD-HSPA链路、吞吐量及覆盖性能258
9.1 TD-HSPA链路预算258
9.1.1 TD-HSDPA链路预算259
9.1.2 TD-HSUPA链路预算265
9.2 链路性能267
9.2.1 AMC链路性能分析267
9.2.2 HARQ链路性能分析268
9.2.3 联合检测中的干扰和噪声抑制参数β因子268
9.3 系统/用户吞吐量及覆盖性能273
9.3.1 基于不同调度算法的TD-HSDPA系统性能273
9.3.2 TD-HSDPA小区覆盖性能275
参考文献276
缩略语2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