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网络应用协议与实践教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网络应用协议与实践教程
  • 吴桦,丁伟,夏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431596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60页
  • 文件大小:80MB
  • 文件页数:273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网络应用协议与实践教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网络应用协议1

1.1网络协议基本概念1

1.2因特网应用协议介绍2

1.2.1 TCP/IP协议族2

1.2.2 IP3

1.2.3 TCP与U DP5

1.2.4网络应用层6

1.3网络应用服务基本架构7

1.3.1集中式服务结构7

1.3.2 P2P服务结构9

1.4应用层与传输层接口10

1.4.1套接字10

1.4.2套接字连接过程12

1.5 Wireshark 简介14

1.6本章小结16

思考与实践16

第2章域名服务17

2.1域名系统的基本概念和功能17

2.1.1域名系统的历史17

2.1.2域名系统的基本原理18

2.1.3域名系统的组成结构18

2.2域名空间19

2.2.1域名空间的体系结构19

2.2.2域、域名、区20

2.2.3区文件和资源记录20

2.3域名服务器23

2.4域名解析28

2.4.1域名解析相关协议28

2.4.2域名系统查询29

2.4.3域名系统反向查询32

2.5区文件的维护33

2.6域名系统性能优化34

2.7本章小结35

思考与实践35

第3章 文件传输协议36

3.1引言36

3.2 FTP的连接和通信36

3.3控制连接37

3.3.1控制连接的建立37

3.3.2 FTP指令和响应信息37

3.3.3 FTP指令和响应序列40

3.4数据连接41

3.4.1数据连接的建立41

3.4.2数据文件传输参数选项42

3.4.3常见选项44

3.4.4文件传输的异常终止44

3.5 FTP客户端的用户接口44

3.6点对点文件传输46

3.7本章小结48

思考与实践48

第4章 电子邮件服务49

4.1引言49

4.2电子邮件服务过程49

4.2.1邮件系统总体结构49

4.2.2邮件系统组成部分50

4.2.3邮件服务一般过程51

4.3电子邮件消息格式51

4.3.1基本格式51

4.3.2 MIME52

4.4电子邮件交付协议53

4.4.1 SMTP基本结构54

4.4.2 SMTP交互过程54

4.4.3 SMTP命令和应答56

4.4.4 SMTP认证方式56

4.5取回电子邮件的协议57

4.5.1邮局协议——POP357

4.5.2 Internet消息访问协议——IMAP459

4.6邮件存储格式62

4.7电子邮件服务器的寻址63

4.7.1邮件地址格式63

4.7.2邮件寻址过程65

4.7.3 IPv6与邮件寻址65

4.8反垃圾邮件技术65

4.8.1反垃圾邮件技术简介66

4.8.2发送者策略架构66

4.8.3发送者标识68

4.8.4域名密钥鉴别邮件68

4.9邮件加密软件PGP的应用70

4.9.1 OpenPGP标准70

4.9.2 OpenPGP与电子邮件71

4.9.3 PGP邮件加密示例73

4.10本章小结75

思考与实践75

第5章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76

5.1 SNMP网络管理概述76

5.2管理信息结构SMI78

5.2.1管理对象命名规则78

5.2.2管理对象的数据类型79

5.2.3编码80

5.3管理信息库82

5.3.1管理信息库简介82

5.3.2访问MIB84

5.4简单网络管理协议简介85

5.4.1 SNMP报文85

5.4.2 SNMP消息87

5.4.3 SNMP操作实例89

5.4.4 SNMP安全策略90

5.5基于SNMP的网络管理软件MRTG的应用91

5.5.1 MRTG的安装92

5.5.2 MRTG的配置92

5.5.3.SNMP代理的配置93

5.5.4 MRTG监控中心的运行94

5.6高级网管功能95

5.7本章小结98

思考与实践98

第6章 公钥基础设施99

6.1 PKI功能99

6.1.1 PKI的目标99

6.1.2 PKI应用中的基础密码学99

6.2 PKI组成104

6.3数字证书105

6.3.1数字证书的内容105

6.3.2数字证书的生命周期107

6.4 PKI的服务110

6.4.1数据机密性110

6.4.2数据完整性和数据源鉴别110

6.4.3非否认111

6.5 PKI在网上银行的应用111

6.5.1 PKI为网上银行提供的安全服务111

6.5.2不同的网上银行认证手段112

6.5.3招商银行PKI系统介绍115

6.6本章小结115

思考与实践115

第7章P2P应用116

7.1 P2P的基本概念116

7.2 P2P网络拓扑与关键技术117

7.2.1集中式P2P网络117

7.2.2分布式非结构化P2P网络119

7.2.3分布式结构化P2P网络120

7.2.4混合式P2P网络122

7.2.5 P2P网络中的资源定位技术122

7.2.6 P2P网络中的多源传输技术123

7.3 P2P应用实例分析123

7.3.1文件分享应用eMule123

7.3.2基于P2 P的即时通信应用Skype126

7.3.3基于P2P的流媒体应用129

7.4 P2P开发平台JXTA133

7.5 P2P应用带来的问题135

7.6本章小结136

思考与实践136

第8章 即时通信应用137

8.1即时通信软件介绍137

8.1.1即时通信的历史137

8.1.2常见的即时通信软件138

8.2 MSN140

8.2.1 MSN概述140

8.2.2编码140

8.2.3 MSN中的名字141

8.3 MSN协议142

8.3.1 MSN消息协议及消息格式142

8.3.2 MSN客户端协议及其消息格式143

8.4 MSN服务器和连接144

8.4.1 MSN服务器144

8.4.2 MSN连接145

8.5 MSN主要通信过程145

8.5.1登录认证145

8.5.2用户状态改变与状态保持149

8.5.3消息通信过程151

8.6 MSN使用HTTP代理153

8.7即时通信应用的现状与发展154

8.8本章小结155

思考与实践155

第9章 VoIP应用156

9.1 VoIP概述156

9.2信令技术158

9.3 H.323协议158

9.3.1 H.323系统组成158

9.3.2 H.323协议族159

9.3.3 H.323呼叫的建立过程162

9.4 SIP163

9.4.1 SIP系统组成164

9.4.2 SIP消息165

9.4.3 SIP呼叫的建立过程167

9.5 H.323与SIP比较169

9.6实时传输协议RTP和RTCP170

9.6.1 RTP170

9.6.2 RTCP172

9.7实时流媒体协议RTSP173

9.8 VoIP服务质量174

9.8.1 VoIP服务质量需求174

9.8.2资源预留协议RSVP175

9.9语音处理技术176

9.10 VoIP网关177

9.11本章小结177

思考与实践177

第10章Web技术发展介绍178

10.1 Web应用发展简史178

10.1.1因特网178

10.1.2基本因特网协议178

10.1.3 W3C179

10.2 Web架构的组成181

10.2.1超文本技术181

10.2.2统一资源定位技术182

10.2.3超文本传输协议183

10.3 Web客户端183

10.3.1浏览器的历史和变迁183

10.3.2客户端技术186

10.4 Web服务器188

10.4.1服务器端实现方案189

10.4.2服务器端技术191

10.5 Web 2.0192

10.5.1互动平台193

10.5.2人成了网络的灵魂195

10.5.3丰富的用户体验195

10.6本章小结196

思考与实践196

第11章 超文本传输协议197

11.1 HTTP介绍197

11.1.1 HTTP的版本197

11.1.2 URI与URL198

11.1.3 HTTP基本运行方式199

11.2请求信息200

11.2.1请求信息格式200

11.2.2请求信息实例205

11.2.3请求信息实例总结207

11.3响应信息208

11.3.1响应信息格式208

11.3.2响应信息实例210

11.4 HTTP/1.1特性210

11.4.1持久连接和分块传输210

11.4.2内容协商213

11.4.3缓存机制213

11.4.4 HTTP状态保持215

11.5浏览网页引发的传输过程实例217

11.6本章小结218

思考与实践218

第12章Web开发技术219

12.1 Web技术起源与发展219

12.2 HTML220

12.2.1 HTML文档的概念220

12.2.2创建HTML文档的方法221

12.2.3 HTML文档的常用标记221

12.3 DIV+CSS224

12.3.1传统HTML的缺点224

12.3.2 DIV和CSS的概念224

12.3.3 DIV+CSS的原理225

12.4 JavaScript226

12.4.1 JavaScript的使用方法227

12.4.2 JavaScript基本语法228

12.4.3浏览器对象模型232

12.4.4 Document对象234

12.5 HTML 5235

12.5.1 canvas235

12.5.2 CSS 3235

12.5.3离线及本地存储236

12.5.4 WebSocket236

12.5.5语义性236

12.5.6特征检测237

12.5.7地理位置定位237

12.6 Web服务器端技术238

12.7构建网站240

12.7.1申请域名和租用空间240

12.7.2网站的建设240

12.8本章小结241

思考与实践241

第13章Web应用的安全问题242

13.1 Web应用的安全隐患242

13.2客户端安全243

13.2.1 Cookie威胁243

13.2.2 ActiveX的安全性244

13.2.3脚本攻击246

13.2.4 Web欺骗246

13.3传输安全247

13.3.1中间人攻击和重放攻击247

13.3.2 SSL/TLS248

13.4服务器安全252

13.4.1 Web平台安全252

13.4.2 Web认证安全253

13.4.3 SQL注入攻击254

13.5拒绝服务攻击255

13.6本章小结257

思考与实践257

附录 实验建议258

参考文献260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