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复式成油气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荔青,金之钧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地质出版社
- ISBN:9787116072558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91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松辽盆地-断陷盆地-火山岩-岩性油气藏-石油生成-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松辽盆地长岭断陷火山岩复式成油气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区域构造特征1
第一节区域大地构造背景1
一、东北地区大地构造背景1
二、松辽盆地区域构造特征3
第二节 区域火山活动规律11
一、东北地区中生代大地构造背景11
二、东北地区火山活动规律13
三、区域火山岩系列和类型14
第二章 断陷构造作用与火山岩形成分布17
第一节 构造特征17
一、概况17
二、断陷结构和构造样式19
三、主控断裂与断裂系统23
四、构造形态特征和地层展布31
五、构造单元的划分及其构造变形特征33
第二节 断陷构造演化及其动力学机制35
一、盆地构造演化阶段35
二、构造演化特征及强度变化37
三、断层的活动期次及其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41
四、断陷的形成机制42
第三节 断陷构造控制多火山岩类型与多旋回特征43
一、走滑拉张裂陷盆地构造背景下发育多类火山岩43
二、多旋回构造演化形成多火山岩喷发旋回50
第四节 断裂与火山岩分布的关系56
一、深大断裂为岩浆上涌提供通道56
二、断裂开启性决定能否形成裂隙式火山喷发56
三、火山口往往分布在断裂的薄弱点上56
四、火山活动中心顺断裂规律性迁移57
第五节 火山岩岩石学、地球化学特征及形成环境58
一、火山岩的岩石学及地球化学特征58
二、火山岩岩石系列类型及形成环境60
第三章 复式火山岩油气田的油气来源62
第一节 主力烃源岩及其分布特征62
一、钻井揭示的烃源岩分布特征62
二、烃源岩预测63
第二节 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68
一、烃源岩有机质丰度和类型68
二、有机质演化程度72
三、长岭断陷深层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75
第三节 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及气源对比79
一、天然气组成及分布特征79
二、天然气成因类型划分及气源分析84
三、长岭断陷断陷层天然气气源分析91
第四节CO2的主要来源与成藏特征100
一、长岭断陷CO2分布特征及地球化学成因指标100
二、松辽盆地广泛发育无机气藏102
三、松辽盆地无机成因气藏形成的深部控制因素108
四、无机成因CO2的主要来源与形成特征111
第四章 复式含油气系统中的储集层特征119
第一节 储层储集特征119
一、储层岩性特征119
二、储层物性特征及电性特征122
三、岩性对储层物性的影响125
四、火山岩岩相对火山岩储层物性的影响128
五、埋深对储层物性的影响139
六、成像测井资料分析火山岩储层裂缝142
第二节 火山岩地球物理特征及期次划分148
一、火山岩测井响应特征148
二、火山岩地震响应特征及预测157
三、火山岩期次及模式161
四、火山岩储层预测168
第三节 火山岩含气性的分频分析175
一、高分辨率分频技术特点和优势175
二、资料准备和预处理175
三、地震资料高分辨率分频技术解释结果分析180
四、主要认识187
第五章 火山岩复式成油气系统特征189
第一节 火山岩复式油气成藏系统的主要控制因素189
一、火山岩复式油气成藏系统的特点189
二、长岭断陷火山岩油气成藏系统的主要控制因素190
第二节 晚期反转隆升对天然气成藏的控制作用192
一、包裹体产状及分布特征193
二、包裹体均一化温度与流体活动期次分析194
三、反转构造期是油气规模成藏期202
第三节 火山岩体的油气侧向运移汇聚系统特征203
一、主要烃源岩中的砂砾岩体预测204
二、主要烃源岩中的砂(砾)岩体油气运移汇聚系统特征210
第四节 无机与有机油气共生成藏组合类型及分布规律210
一、有机与无机油气成藏共生组合的形成条件211
二、有机与无机成藏的异同点211
三、无机成矿流体对断陷层油气成藏的重要作用213
四、有机与无机成藏共生组合的类型与分布特征215
第五节 锥柱状火山岩体天然气成藏系统及其空间展布217
一、长岭断陷火山岩体分布规律217
二、锥柱状火山岩体天然气成藏系统217
三、不同期次锥柱状火山岩体对天然气成藏系统的影响219
四、长岭断陷火山岩体类型与油气成藏分区的关系220
第六节 火山岩复合圈闭体及流体封存系统221
一、火山岩复合圈闭的控制因素221
二、火山岩复合圈闭类型222
三、火山岩复合圈闭分布特征223
四、流体封存系统及分布规律225
第六章 火山岩复式油气田形成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226
第一节 长岭断陷油气分布特征226
一、天然气区域构造上的分布特征226
二、天然气层在层位上的分布特征227
三、不同岩性、岩相储层中天然气分布特征228
四、气层的物性分布特征229
第二节 长岭断陷典型油气田的形成特征231
一、腰英台深层气藏解剖232
二、双龙油气田236
三、达北气藏解剖239
四、老英台凸起区CO2气藏反馈241
五、腰南含气构造反馈244
第三节 长岭断陷大中型火山岩油气田形成分布特征244
一、富烃断陷控制断陷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分布245
二、大中型天然气田主要分布于近烃源构造带246
三、大中型油气田区发育多种类型的优质储集层247
四、继承性隆起构造带与火山机构组成大型复合圈闭248
五、发育复杂的油气运移汇聚系统251
六、具有良好的油气聚集和保存条件252
七、不同区带的天然气成藏模式253
第四节 长岭断陷断陷层系大中型油气田形成条件255
一、中央区域的深断陷具有良好的成油气地质条件255
二、断陷层系大中型油气田的形成特征258
第五节 长岭断陷油气资源潜力评价262
一、利用Trinity计算资源量的基本原理262
二、参数选择263
三、模拟结果与讨论264
第六节 长岭断陷有利区带及圈闭评价267
一、成藏体系267
二、成藏体系(区带)综合评价268
三、圈闭评价与优选271
第七节 长岭断陷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方向273
一、大中型油气田勘探方向273
二、勘探部署思路275
三、重视大中型无机成因气藏勘探275
参考文献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