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汉语方式状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何洪峰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1827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450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77页
- 主题词:汉语-状语-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汉语方式状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方式范畴与方式状语1
第一节 方式的性质1
第二节 句法方式范畴4
一 陈述性方式4
二 修饰性方式8
三 方式范畴13
第三节 方式与相关范畴14
一 方式与相关范畴研究14
二 方式语义的层级性17
三 方式与介词结构20
四 方式与行为22
五 方式与性状24
第四节 状语与方式状语27
一 状语语义类型27
二 方式状语30
三 状语标记“地”31
第五节 结语38
第二章 方式状语发展概说40
第一节 历时研究概述40
第二节 方式介词及状语标记42
一 方式介词42
二 后置介词结构45
三 关于状语标记46
第三节 方式状语历时发展分期47
一 分期标准47
二 语序不定时期:先秦至西汉50
三 语序确定时期:东汉至宋代51
四 状语标记广用时期:元代至今52
第四节 结语54
第三章 先秦至西汉的方式状语55
第一节 实词性方式状语55
一 实词55
二 实词结构65
第二节 以字结构方式状语67
一 “以”字的性质与用法67
二 “以”字的宾语71
三 以字结构的下位语义75
四 以字结构的语序78
第三节 “以”字悬空的方式状语83
一 “以”字悬空现象85
二 “以”字的空位宾语87
三 “以”字空位宾语的功能90
第四节 其他介词结构方式状语95
一 “用”字结构95
二 “与”字结构97
三 “于”字结构98
四 “因”字结构99
五 “当”、“向”字结构100
第五节 方式状语的复杂化101
一 结构延长101
二 数量增多102
第六节 语义指向分析105
一 单重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105
二 多层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107
第七节 结语108
第四章 东汉至宋代的方式状语110
第一节 东汉至宋代方式状语的基本特点110
一 介词结构方式状语基本前置110
二 产生了新的方式义介词113
三 状语标记尚未广泛使用113
四 主观化形式的方式状语兴起116
第二节 实词性方式状语120
一 实词120
二 实词结构122
第三节 介词结构性方式状语130
一 沿用的介词结构130
二 东汉至隋方式介词的发展135
三 唐宋时期方式介词的发展141
四 小结157
第四节 方式状语复杂化157
一 两层方式状语157
二 三层方式状语162
第五节 语义指向分析163
一 单重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163
二 多层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164
第六节 结语166
第五章 元明清的方式状语168
第一节 方式状语发展的语言背景168
一 讲究节律整齐对称168
二 大量出现重叠结构169
三 大量出现对称结构172
四 口语出现指宾状语174
第二节 元明清时期方式状语的特点175
一 状语标记广泛使用175
二 新结构做方式状语178
三 指宾状语用于口语179
第三节 状语标记的性质与功能180
一 “的”字的性质180
二 “的”字的功能184
第四节 实词性方式状语187
一 实词及一般结构187
二 重叠结构189
三 对称结构195
四 主谓结构197
五 像似结构197
第五节 介词结构性方式状语202
一 更替的介词202
二 沿用的介词203
三 有所发展的介词208
四 新生的方式介词217
五 小结221
第六节 方式状语复杂化222
一 两层方式状语222
二 三层方式状语227
三 四层方式状语228
四 间隔式多层方式状语228
五 多层方式状语的语序229
第七节 语义特点及指向分析233
一 方式状语前置于主语233
二 受事性方式状语234
三 方式状语与相关成分的变换235
四 简单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235
五 多层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236
第八节 结语238
第六章 现代汉语方式状语的构成240
第一节 简单结构方式状语240
一 谓词性词语240
二 体词性词语242
三 副词性词语243
第二节 重叠结构方式状语245
一 谓词性重叠结构245
二 数量性重叠结构248
第三节 复合结构方式状语250
一 谓词性结构250
二 构式性结构252
三 名词性结构255
四 像似义结构257
第四节 主谓结构方式状语258
一 结构特征259
二 结构类型263
三 结构性质264
四 语义分析267
五 功能特征269
六 小结273
第五节 介词结构方式状语274
一 方式介词的发展274
二 方式介词的构成280
三 介词结构方式状语281
四 小结287
第六节 多层方式状语287
一 连续描写与间隔描写288
二 单纯方式与多重方式290
第七节 结语292
第七章 方式状语与相关句法成分294
第一节 方式状语与谓语294
一 谓语语法化与方式状语294
二 主观化过程中的方式状语与谓语297
三 现代汉语的方式状语与谓语299
四 方式状语与谓语变换的制约301
五 方式状语变换成谓语的差异305
六 方式状语与谓语变换的句法机制307
七 方式状语与谓语变换的认知机制308
八 小结316
第二节 方式状语与补语317
一 可变换为补语的方式状语319
二 方式状语与补语变换的制约321
三 方式状语变换成补语的差异327
四 小结329
第三节 方式状语与定语330
一 方式状语与定语变换的条件331
二 古代方式状语与定语的变换332
三 现代方式状语与定语的变换339
四 方式状语与定语变换的制约341
五 方式状语变换成定语的差异344
六 小结348
第四节 结语349
第八章 方式状语语义分析351
第一节 语义关系的层级性及特点351
一 语义关系的层级性351
二 状语语义关系的特点354
第二节 方式状语的语义类型356
一 单层方式状语的语义356
二 多重方式状语的语义360
第三节 方式状语的功能语义362
一 描写性方式状语362
二 陈述性方式状语363
三 评议性方式状语363
四 指称性方式状语364
第四节 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365
一 单指向的方式状语365
二 双指向的方式状语367
三 三指向的方式状语371
四 多重方式状语的语义指向372
第五节 语义指向宾语的方式状语375
一 指宾状语研究回顾376
二 指宾方式状语的发展379
三 指宾状语结构语义分析384
第六节 方式状语的客观性与主观性390
一 方式状语客观性与主观性样本分析391
二 语义客观性与主观性393
三 语义客观性与主观性的关系395
四 方式状语语义的主观化形式397
五 语义主观性的其他表现形式403
第七节 结语406
第九章 状语语序的发展动因408
第一节 汉语状语语序类型特征408
一 汉语语序类型408
二 状语语序类型409
三 汉语状语语序特征411
第二节 汉语的后置状语412
一 先秦时期后置状语412
二 现代汉语后置状语417
第三节 状语语序发展的动因424
一 动词及其“情境语”424
二 “情节过程”的内在时间性425
三 状语语序的时间像似性427
四 方式状语语序的非临摹性431
五 小结433
第四节 结语434
语料引书目录436
参考文献441
后记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