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IP网络可生存性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IP网络可生存性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41/31017604.jpg)
- 王滨,杨强,吴春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
- ISBN:978711531178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3页
- 文件大小:106MB
- 文件页数:225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通信协议
PDF下载
下载说明
IP网络可生存性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网络生存性1
1.2网络生存性的重要性及面临的挑战4
1.2.1网络生存性的重要性4
1.2.2网络生存性面临的挑战5
1.3网络可生存性技术的研究现状6
1.3.1网络元素的可靠性技术7
1.3.2网络故障恢复生存性机制8
1.4传送层网络生存性10
1.4.1 SDH/SONET网络的生存性10
1.4.2光网络的生存性11
1.5 IP层网络生存性13
1.5.1纯IP网络保护恢复机制存在的问题13
1.5.2反应式路由重构自愈机制14
1.5.3主动式故障恢复方法14
1.6 MPLS网络的生存性15
1.7多层网络生存性17
1.8本书的内容及安排18
1.9本章参考文献19
第2章 IP网络路由快速自愈技术现状25
2.1引言25
2.2 IP路由25
2.3传统IP路由协议的故障恢复策略27
2.3.1 MPLS保护切换技术28
2.3.2路由协议参数调整技术30
2.4 IP快速故障恢复路由技术34
2.4.1基于备份路径的故障恢复机制34
2.4.2基于多拓扑的故障恢复机制38
2.5当前技术的问题分析40
2.6本章参考文献41
第3章 多可用下一跳路由生成技术45
3.1引言45
3.2多下一跳路由算法的研究现状46
3.2.1典型的多下一跳路由协议分析46
3.2.2多下一跳路由协议小结49
3.3多可用下一跳路由生成算法详述50
3.3.1算法的设计思想50
3.3.2相关概念50
3.3.3网络层次图构建算法51
3.3.4可用下一跳集合生成53
3.3.5节 点层次值的更新53
3.3.6可用下一跳集合的更新55
3.4算法的理论分析56
3.4.1路由信息的正确性56
3.4.2算法的收敛性58
3.4.3算法的复杂性60
3.5算法的仿真试验分析61
3.5.1报文开销62
3.5.2可用下一跳数目62
3.5.3并行传输性能64
3.5.4故障更新报文开销64
3.5.5收敛时间66
3.6本章小结67
3.7本章参考文献67
第4章 网络负载均衡传输机制69
4.1负载均衡系统组成69
4.1.1流量分割70
4.1.2流量分配71
4.1.3下一跳查找73
4.2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74
4.2.1非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75
4.2.2自适应负载均衡算法78
4.3负载均衡系统存在的问题79
4.3.1负载不均衡问题80
4.3.2包乱序问题81
4.3.3常见的负载均衡算法性能分析82
4.4本章小结83
4.5本章参考文献83
第5章 网络虚拟化技术87
5.1引言87
5.2网络虚拟化研究现状89
5.2.1 IP: X-Bone89
5.2.2 ATM: Tempest89
5.2.3 PlanetLab89
5.2.4 GENI90
5.2.5 CABO90
5.2.6新一代高可信网络91
5.3虚拟网构建与资源管理92
5.3.1虚拟网构建的评价指标92
5.3.2虚拟网的构建方法93
5.3.3虚拟网调整策略与资源管理95
5.4虚拟网构建存在的问题96
5.5虚拟网自愈技术97
5.5.1虚拟网自愈技术概述97
5.5.2虚拟网自愈技术研究现状97
5.5.3虚拟网自愈技术小结98
5.6可重构服务承载网的快速愈合机制99
5.6.1相关概念99
5.6.2可重构服务承载网的快速愈合机制99
5.7本章小结109
5.8本章参考文献110
第6章 多播路由的生存性技术115
6.1 IP多播体系结构115
6.2多播路由的网络可生存性118
6.3 IP多播存在的问题119
6.4多播通信中的容错路由技术121
6.4.1依赖单播的反应式多播路由技术121
6.4.2自身容错的先应式多播路由技术122
6.5多播路由的安全125
6.5.1多播基础设施的安全性研究现状125
6.5.2多播通信中的安全路由技术127
6.6本章小结129
6.7本章参考文献130
第7章 IP层网络故障检测技术135
7.1引言135
7.2网络层故障检测技术研究现状137
7.2.1双向故障检测协议137
7.2.2 Ping和路由跟踪技术138
7.2.3检测网络链路故障并定位故障方法139
7.2.4 OSPF协议的Hello探测技术141
7.2.5多协议标签交换的可操作可维护性技术141
7.3动态自适应链路质量感知方法142
7.3.1动态自适应链路质量感知方法143
7.3.2动态自适应链路质量感知实例146
7.3.3检测方法的扩展146
7.4感知方法的仿真分析147
7.4.1仿真试验目的及场景设置147
7.4.2仿真试验结果147
7.5本章小结149
7.6本章参考文献149
第8章 IP网络安全路由协议151
8.1安全路由协议的研究现状151
8.2安全路由架构152
8.3安全路由支撑协议154
8.3.1 IP的安全性154
8.3.2 TCP的安全性157
8.4安全路由协议158
8.4.1路由协议功能模型158
8.4.2 OSPF协议漏洞及对策159
8.4.3 BGP安全研究163
8.5本章小结169
8.6本章参考文献170
第9章 距离矢量路由算法的安全路由173
9.1引言173
9.2安全距离矢量路由算法分析174
9.2.1距离矢量路由模型174
9.2.2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安全威胁174
9.2.3安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研究现状177
9.2.4安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的挑战179
9.3新的距离矢量路由安全模型——协助信任安全模型179
9.3.1距离矢量类路由协议的安全性设计目标179
9.3.2协助信任安全模型180
9.3.3信任模型实现机制1:消息真实性度量方法182
9.3.4信任模型实现机制2:消息安全验证机制186
9.4性能评估189
9.4.1安全性能比较189
9.4.2网络负载190
9.4.3内存空间190
9.4.4更新报文大小191
9.5本章小结191
9.6本章参考文献191
第10章 BGP安全技术195
10.1引言195
10.2 AS的社团结构及划分196
10.3密钥管理机制197
10.3.1 PKI的结构及功能197
10.3.2证书的格式及颁发198
10.3.3 AS PATH验证机制198
10.3.4基于PSS算法的聚合签名算法——AgPSS199
10.4 AS PATH的认证算法199
10.4.1社团内节点之间的认证200
10.4.2社团首之间的认证200
10.5安全性分析与比较201
10.5.1安全性分析201
10.5.2安全性比较204
10.6性能评估204
10.6.1路由器需要的证书存储规模204
10.6.2仿真试验205
10.7本章小结207
10.8本章参考文献207
名词索引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