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建模与软件工程方法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建模与软件工程方法](https://www.shukui.net/cover/20/30106023.jpg)
- 李静林,徐鹏,徐放春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51668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37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51页
- 主题词: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建立模型;计算机网络-系统结构-软件工程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建模与软件工程方法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下一代网络的概念与特征1
1.2下一代网络的体系结构3
1.3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建模的必要性5
构建模型要解决的问题6
模型的内容6
模型的作用7
构建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的必要性8
1.4本书结构9
第2章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综述121
2.1我国软交换设备规范草案12
2.2 ISC/IPCC制定的NGN体系结构13
2.3 ETSI TIPHON/TISPAN制定的NGN体系结构14
2.4 ETSI3GPP/3GPP2制定的下一代移动核心网体系结构17
2.5 ITU-T NGN2004工作组对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研究21
2.6目前研究成果的特点与不足24
2.7对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研究的要求25
解决“是什么”的“定义”问题25
解决“怎么做”的“实现”问题26
2.8本章小结27
第3章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方法与软件工程方法的研究28
3.1下一代网络功能体系结构模型方法的分析28
RM-ODP多视点模型的分析方法29
智能网概念模型的分析31
4+1软件体系结构模型的分析33
功能体系结构模型建模方法需求35
3.2下一代网络质量体系结构模型建模方法的分析36
McCall的质量度量模型38
ISO 9126软件质量模型40
Dromey软件质量模型43
NFR非功能需求框架模型44
质量体系结构模型建模方法需求47
3.3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方法的特征50
复合视点52
业务驱动53
统一的形式化描述53
3.4下一代网络条件下电信软件工程方法的分析53
软件工程54
软件开发方法56
软件开发过程模型62
软件过程管理66
软件质量管理75
3.5体系结构模型方法与工程方法的结合78
3.6本章小结80
第4章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建模方法82
4.1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方法、软件工程方法与UML语言82
UML的基本内容83
UML语言的特点86
使用UML描述体系结构的问题89
4.2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建模方法的内容89
面向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的建模分析方法90
业务驱动的复合视点体系结构建模方法模型91
4.3业务驱动的复合视点体系结构建模元模型93
业务驱动的复合视点体系结构分析过程元模型93
业务驱动的复合视点体系结构分析方法元模型95
业务驱动的复合视点体系结构设计方法元模型101
业务驱动的复合视点体系结构实现方法元模型106
4.4业务驱动的复合视点体系结构建模UML扩展110
4.5本章小结115
第5章 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模型的构建116
5.1电信系统与电信业务116
电信业务和电信服务116
电信系统117
5.2复合视点的构建118
视点划分依据118
体系结构的视点划分119
复合视点模型的构建120
业务驱动的复合视点体系结构构建总结125
5.3复合视点体系结构与软件工程方法127
复合视点体系结构模型与软件工程方法的关系127
适合复合视点体系结构模型的软件工程方法127
双瀑布过程模型的定义128
在双瀑布软件过程中贯彻复合视点模型分析方法129
5.4下一代网络体系结构复合视点模型131
视点模型需求分解131
视点模型定义131
平面模型定义133
5.5本章小结134
第6章 SDriCView体系结构企业视点模型135
6.1企业视点概述135
角色模型与商业模型135
业务模型139
6.2角色模型139
基础业务角色分析139
业务角色的细分140
角色模型结构142
角色模型的比较145
6.3业务模型146
业务角色的业务功能需求146
业务类型的划分149
业务模型结构150
6.4商业模型154
商业模型结构154
商业角色与参考点定义154
商业模型与角色模型的映射155
商业模型与角色模型映射的意义157
6.5本章小结157
第7章 SDriCView体系结构网络视点模型159
7.1业务平面159
7.2功能平面163
逻辑网络模型163
传送网络结构模型168
基本电信业务网络171
增值电信业务网络173
管理支撑网络176
7.3物理平面179
物理网络的结构与映射关系179
物理网络的实例186
7.4本章小结187
第8章 SDriCView体系结构工程视点模型190
8.1业务平面190
工程视点基本需求分解190
应用需求分解192
应用需求进一步分解195
管理支撑需求分解207
传送需求分解207
业务平面需求分解的总结208
8.2功能平面209
逻辑框架模型209
应用框架模型210
管理支撑框架模型225
传送框架模型226
逻辑结构模型建模总结227
8.3物理平面227
集成接入设备的实现227
软交换控制设备的实现229
8.4本章小结231
第9章 SDriCView体系结构质量视点模型233
9.1业务平面233
质量需求分解233
质量需求分析总结238
9.2功能平面240
下一代网络电信软件质量属性模型240
下一代网络电信软件质量通用框架模型241
下一代网络电信软件质量属性框架模型分析245
下一代网络电信软件质量属性框架模型总结256
9.3物理平面257
建模样式257
典型建模样式261
建模样式系统275
建模知识库280
9.4本章小结282
第10章 基于SDriCView体系结构模型指导下一代网络应用的设计与开发284
10.1软交换控制设备综述284
10.2基于SDriCView体系结构模型分析软交换控制系统的位置与作用286
软交换控制系统的角色286
软交换控制系统的网络位置287
软交换控制系统的功能结构289
软交换控制系统的质量要求289
10.3基于SDriCView体系结构模型分析软交换的组网结构289
目前的软交换组网结构290
基于代理服务器的软交换分层组网结构296
10.4使用SDriCView模型方法支持软交换控制系统开发304
软交换控制设备软件开发过程系统需求分析阶段304
软交换控制设备软件开发过程系统设计阶段309
软交换控制设备软件开发过程系统实现与测试阶段323
软交换控制设备软件开发过程系统交付与部署阶段324
10.5本章小结327
缩略语328
参考文献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