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一斋诗文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一斋诗文集
  • (明)陈第著;郭庭平点校 著
  • 出版社: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533459086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344页
  • 文件大小:53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诗集-中国-明代;古典散文-散文集-中国-明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一斋诗文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点校说明1

蓟门塞曲3

合刻《塞曲》《粤草》序&沈有容3

自序&陈第4

剑5

过蓟州5

有怀都下故人5

春日郊游5

送傅叔子南归二首5

咏史6

悼亡友陈道通6

寄郭道见6

寄林日正7

寄山人杨伯和7

早秋寄赵思远7

怀余龙阳先生8

谒夷齐庙登清风台8

侠客8

塞上感兴四首8

春日登边台,感念谭司马、戚都护9

塞卒10

感述10

怀玄同子10

中秋妻子至塞上10

后出塞11

寄砀山吴大尹11

追怀宜黄大司马谭公11

早秋宿边城12

重九前饮马潮河川12

寄闽中诸友二首12

与客登阴山13

春夜忆赵思国13

塞垣即事13

哭俞虚江先师13

哭郭道见13

伯兄来蓟迎母归养,怅然叙别14

示内子14

示儿14

游喜峰关14

友松行15

赴援右北平16

至日16

挽刘公子16

送王孝廉春试16

去妇叹17

九日塞外登高17

阅武17

陈汝大两寄诗至塞,答之18

重伤郭道见18

秋夜宿温泉馆19

题试剑石19

三月末大雪有怀19

秋日追思先大人20

妻子再至塞上志喜20

得家兄书寄答20

夜酌20

塞外烧荒时欲议大征,朝议不允21

寄浑中吴养吾,其人知兵,为闾里信服21

有感21

秋思21

寄赵思国筑室鳌山22

玉融林子久处西南夷,赠之22

送袁有贤赴保定武举22

茅平仲归北固,作《醉歌行》见赠,答之22

方山人景武在蓟幕迎母就养喜寄23

怀赵思国23

宿罗文峪23

虏遁东归23

塞外烧荒行有序23

见杨花24

寄林日正25

壬午冬,南北同时奏捷有述25

塞途志感26

集方山人池亭,分韵得“明”字26

至夷人帐房26

叹亡友陈道通未葬26

防边秋日26

哭碧梧潘师27

闻雁27

感遇27

答客问边事27

游侠篇27

张崇仁登进士寄之28

塞上重九寄闽中知旧28

赠司马台戚守备28

思骏马行29

悲老马行29

南还留别俞克仁京邸30

奉赠戚都护归田十首31

【附】杂文33

志怪论33

谕父老檄34

再谕父老檄35

祭郭道见36

告俞虚江先生37

祭碧梧潘先生39

祭吴武生仆醉死40

两粤游草43

自序&陈第43

诗44

与林培之入粤,便道宿石竹岩二首44

游九鲤湖44

重游南台45

送俞克仁参戎之任海南其先翁旧宦处45

寄送沈士弘将军使日本45

初出闽关值大风雨46

潮阳道中同林培之侍御46

潮阳玩月46

谒文公祠46

海丰道中月夜47

海丰公署玩月47

惠阳别林培之47

罗浮石洞追怀叶化甫47

寄林培之二首48

再寄林培之48

洗耳泉48

游青霞洞48

罗浮怀董崇相进士三首49

罗浮中秋49

采葛徭妇49

九日口占49

九日,饮洗耳泉,次周彦奎韵,解其悲歌之意50

感事50

宿海珠市50

同霍益茂游集仙台50

竹枝词二首51

西樵喷玉泉51

碧玉洞别霍益茂51

游白云洞,霍益芳、昆玉携酒言别51

自西樵之端州舟中即事52

游端州七星岩52

游端州石洞怀林培之52

游九星岩52

题邓参戎燕喜亭用韵53

康州署中重晤唐文学,用韵为答53

访李畏卿53

府江舟中有怀邓将军54

府江怀杜秀才54

游风洞山54

粤西七星岩54

游观岩55

三月三日余生辰也,府江即事55

客有惠染须方者,却之55

昭州江上留别平乐黄大尹56

粤西谒俞虚江先师祠56

晓游小金山56

晚过吴处默祠57

五层楼登望有感57

夏夜重宿海珠寺57

崖门吊古58

送李广文赴选58

谒白沙祠,用林培之韵58

闻大司马吴容所先生讣,就端州谒拜生祠59

游惠州西湖59

刘都谏居永福寺漫赠59

天泉书院论学,似杨复所少宰60

西湖泛舟谢天泉诸文学60

寓居湖上答骆孝廉次韵60

邓归善招饮白鹤岭,暮归永福寺有赠60

用韵别王文学61

过朝云冢61

谭山人七夕雨中携酒过访镜湖阁61

借居镜湖阁,石林周兄赠诗,用韵答之62

哭林培之62

东莞九日,谭山人、尹文学邀饮西楼,追悼林侍御62

答谭见日赠别,时余往康州访沈刺史63

读林培之疏刻赋赠蔡生63

游三洲岩63

赠邓道鸣将军征黎大捷63

晋康送邓将军之任惠州64

偕邓将军游宿曹溪,用韵言别64

邓元宇将军征播,余自端州送至韶阳,赋赠二绝64

庚子中秋病漫赋65

康州香山陆大夫祠65

怀家兄,时家兄应贡北上65

过王唯吾光禄池亭65

董广文话旧66

寄连山尹林怀琼66

羊城遇陈邦敬志喜66

九日赠莫元慎秀才67

九日薄暮,同董广文、莫李二文学过唐山人青门别业67

谒培之墓有序67

哭王养初有序68

述游三首68

留别东莞诸友69

处州追怀林培之69

送康州刺史沈士庄入觐69

陈文溪邀游舜祠69

重过陆大夫祠70

入闽关赋70

晓行崇安道中71

玉女峰71

过延津,悼林世科,因柬游叔子71

文72

入粤记72

居罗浮记74

游西樵记76

游七星岩记78

游粤西记80

邓将军平黎小传82

祭吴容所先生文84

祭林定宇先生文85

逍遥游86

寄心集91

题《寄心集》&焦竑91

自序&陈第92

卷一93

咏怀93

四忆诗四篇96

岁暮客居呈弱侯三篇97

卷二98

励志二篇98

洗心训示三山诸生98

尚行训示漳中诸生99

北征道中四篇99

古北口抚夷100

答汉庄父老100

归自蓟门101

园居三篇101

辞许抚台聘命102

辞金抚台聘命102

题焦弱侯鸡笼山馆图102

九华山吊费冠卿103

白鹿洞追怀林培之103

开先寺偈示慧空、悟初二僧103

过黄州赤壁104

石佛岩二绝104

病104

病中思游104

自赞小像105

渡江105

游醉翁亭105

观少林寺达磨面壁处105

游赞106

卷三107

感古107

先天图咏114

诵诗咏114

毛诗古音考咏115

读长庆集115

过荆山卞和洞116

卷四117

夹沟道117

都城唱117

官路傍117

出都门118

驿舁夫118

长安道118

江汉行119

述史叹119

感物三篇119

堪舆解120

克择解120

祈祷解121

进香解121

画山水122

进酒122

评酒122

慨交123

经学叹123

谈道叹123

卷五124

同家兄夜酌124

隐园劝内124

悼亡子祖发三篇124

怀又山家兄三篇125

嗟思诗六篇126

诫子二篇128

贫富解示子侄128

用物训示子侄128

旅中口占二首129

述游诗寄儿祖念129

豫戒诗寄儿祖念并诸亲友129

卷六131

磁弥勒佛高仅三寸常置几案有咏131

谒俞虚江先师坟131

三山感旧131

追思故友陈道通132

兰溪道中怀林大捷132

清源小云关刻石133

南台刻石133

怀董崇相博士133

宿欧阳洞约何稚孝不至133

赠同安张秀才134

送崇相北上课绩134

舟次汉阳,司理陈仪翔已还东莞,怀之134

哭徐振东吏部135

答圆通寺牛上人135

谒碧梧潘先师祠135

过温陵溪口桥,读俞先师碑记136

病愈述怀四十韵寄弱侯136

余作病愈述怀诗,见者颇疑,因赋解之137

寄南海邓道明将军138

寄抚州太守翁子先138

再送崇相户部课绩139

读吴襄惠公集139

怀李皞如140

游嵩山留别弱侯先生140

五岳游草143

自序&陈第143

卷一(五言古诗)145

纪过诗有序145

饮酒145

游山145

读书146

醉醒吟有序146

有读渊明集,病其篇篇言酒者,赋此解之147

答问游二首147

戒得吟147

山中病疟,遣人二十里沽酒,饮之愈148

开酒148

却醮148

请死149

至乐149

怀金篇149

兴歌150

愧咏150

有士篇150

琴叟篇151

七哀诗151

谢卜者151

招隐151

芦溪山中有怀二首152

观雨152

有感153

感昔153

鹊巢咏153

感鸟二首153

经旧田村154

旅次吟154

早行155

夜行塞外155

游武夷155

冒雪重游西湖156

夏游上天竺156

游仙岩飞云阁156

游仙岩157

观石门瀑布157

秋游匡庐157

天台石梁桥157

过钓台158

鹿池山中158

游灵谷寺158

建溪阻水159

饶州阻风159

途中阻风159

过北岭159

兰溪舟中160

渡江即事160

暮过归德道中160

函谷关161

括苍逆旅161

宣州清明日161

恒山述162

忆终南162

为斋叟评佛163

为道士论仙163

谒孔林163

季札164

荆轲164

拜杨伯起墓164

杨蔡咏164

马嵬咏165

谒岳庙165

重游江心寺,谒文、卓二公祠165

登封贤令诗有序165

田家166

寄儿167

寄陈道通山中167

读书清源山,怀赵思国诸友167

匡庐开先寺留别张惟敛168

王春鹂、王古槐邀游习家池168

挽陈雨湖表叔168

卷二(七言古诗)169

答客歌二首169

泛海歌二首有序170

乙巳大江遇风纪事170

秋叶行171

五经吟171

女色诫有序172

春日郊居173

小舟咏173

高溪庵即事有序174

钱塘集174

饮采石蛾眉亭175

游牛首山175

游东林寺176

严陵雪舟176

濲水中秋雨176

乙巳九日泊舟彭蠡177

望夫石177

江郎三片石歌177

雁山瀑布歌178

北邙山歌有序178

长安汉治歌二首179

黄鹤楼歌180

灞上歌181

洞庭歌182

岳阳楼歌182

石经歌183

云汀巍石行,酬刘学博、陈山人183

滕县阻雨行184

鸿门行184

商山行185

汨罗行185

长沙行186

湘潭行187

江中行187

衡山行188

趋匡庐雨阻,宿太平宫188

禹碑行有序有跋189

二疏咏190

李杜评190

叱虎行有序191

问牛行191

释狗行有序192

放生吟193

襄阳舟子行193

掌鞭行194

哀舆夫行194

经分宜相国故居194

忆兄篇195

病足吟戏呈沈士庄兄弟195

题梅岭长春图,为陈尔聘先生称寿196

赠袁州了然上人196

卷三(五言律诗)197

游197

贫197

自警197

游隐197

虚度198

故吾198

山寺读书198

夜坐198

山中早秋二首198

春江书怀199

江心寺除夜三首有序199

开酒二首200

酒兴200

寄居200

病起200

知音201

论诗201

论文201

江雁201

离别咏201

谪宦咏202

出塞咏合上二首有跋202

春宫怨202

长门词合上一首有跋202

客中立秋203

七夕203

春夜203

园居203

夏末病足,至中秋未愈204

听鸟二首204

涉世204

客舍促织204

登楼205

舟中即事205

斋205

晓舟即事205

甲寅中秋205

晚虹206

感时二首206

晓行206

登南澳城206

过大安驿207

闽关旅夜207

度岭207

福宁道中207

江西遇水207

游龟峰寺208

天台石梁208

游武林龙井庵208

鸠山雨夜208

乐清道中208

游海上大武山209

宿古玄观,观之结构按八卦,甚奇209

宿灵谷寺209

题谢墩别墅图209

登九华东崖绝顶209

雨登黄鹤楼210

舟次沙阳210

汉水沧浪亭210

渡淮210

曲梁乡西行,去嵩山近矣210

扶沟阻风211

冬过骊山温泉211

出紫荆关211

下紫荆关211

望峄山,以洪水不能登211

宿州阻水212

宿州雪行212

龙门洞212

入潼关212

泊蕲州即事212

再泊渌口,遂取道江右213

往游南岳,舟中二首213

过灞陵213

金陵郊望213

晚次五福214

旴江舟晚214

樟树舟中214

舟过长沙214

舟泊剑江214

舟从汉口入襄阳215

晚泊215

舟过袁州215

泛舟彭湖外洋215

泊舟武城215

延陵舟次216

至日宿胡家庄,时有闰月216

塞外216

游花山铜殿216

自终南归至浦口216

雨宿磁窑村,在恒山下217

出塞暑雨217

襄阳却妓217

归舟217

咏弥勒佛217

宿夷齐庙218

乌江项庙218

拜关云长墓218

过孝水王祥卧冰处218

读陶集219

华州谒汾阳庙219

李白峨眉亭219

过杜子美故里219

维扬谒文信公祠219

谒卓公敬祠,碑记焦弱侯笔220

春日别家兄,时在德兴220

乙未除夕悼亡220

归次潼关有感220

渡淮忆京中相知220

武夷逢林龙江221

赴吊戚都护行至苏州,以病不果221

重过玉山南寺遇故人221

宿栖霞怀李皞如221

除日过翁子先221

暮春,同沈士弘将军游普照寺,夜饮岩上222

汴梁怀沈士弘222

襄阳思粤,兼忆林培之222

天池别熊镜静222

九日诸相知集223

林世科过访223

寄陈富山223

寄太平葛贫士有序223

题谢灵丘主人224

与客谈禅有序224

赠天界寺竹壑上人224

衡山访舜庵上人225

看僧治田225

终南朱道士十九出家,一生不知女色,留余共住,赋谢225

中秋泊舟潞河大风雨,书示道人225

倦游226

闻董崇相大理之寺命,赋此劝驾226

卷四(五言排律)227

忆昔227

叹逝227

舟中有怀227

句容雪行228

汉江阻雪228

宿太姥摩霄庵228

邵武舟次229

南岳会仙桥229

舟归229

送翁于先之任抚州229

赠宋莲洲山人230

哭孙云竹230

赠醒凡弘上人231

卷五(七言律诗)232

永怀四首232

三教吟233

客有以隐士目余者,答之以诗233

却星命233

有相士欲相余者却之,两饮之酒且送之诗234

客至不拜234

舟中234

山寺看先天图235

斋235

睡235

雨235

避地236

忆故园236

遣兴236

丁亥生日237

病足237

策病237

病思西岳237

谢客238

游泰山238

秋登泰山望日观238

泰山夫人庙239

登嵩山天中阁239

归途回望嵩山239

登华山远望240

雪,上青柯坪,望华山绝顶240

游恒山240

恒山书事有序241

游衡山241

宿祝融峰241

游方广寺242

游岳麓242

水帘洞242

五岳咏243

重游玉泉废寺243

游石门,读壁间诗,怀王十竹先生有序243

登太和山绝顶244

九日宿石竹山244

游黄蘖寺与主僧夜话244

游太姥岩洞庵244

游江郎山245

雨留天台绝顶245

游弘济寺观音阁,时大雨雪245

游齐云岩246

游碧云寺246

游珍珠泉246

新正三日,林永光邀游珠泉二首247

谷日,永光邀游平山阁,话别答赠二首247

清明登宣州天柱阁248

宿终南山248

游虎窟洞248

看三门有序249

洛阳怀古249

长安怀古249

金陵怀古250

夏日登紫荆关城楼250

入紫荆关,有致馈者却之,有相劳者慰之250

渑池夜行遇盗有序251

灵丘遇雨投宿251

元夕草堂观水灯251

武林元夕252

泊舟城陵矶252

浮洞庭252

度汨罗253

乙卯中秋泊舟临江253

抚州夜泊舟漏253

建昌舟次253

入杉关254

雨谒会稽禹庙,手摩窆石254

管子254

谒杏坛255

过易州255

东阿谒黄石公祠255

过留城张子房废庙256

过钓台256

孔明256

刘禅257

谒岳武穆祠,用蔡清之论为诗257

春日同何稚孝谒陈紫峰祠257

赤城谭襄敏祠258

丙午八月晦日游滕王阁258

春日闻宁夏兵变258

闻宁夏平志喜258

南还纪事,时值立秋259

忆酒259

止酒二首有序259

命僧沽酒260

避暑261

山居忧旱261

喜雨261

早秋261

山庵纪事262

留楚262

乙卯九日262

归自五岳抱病口占263

隐园病中读书263

陪家兄携酒看梅263

癸卯十月朔日,奉寄家兄时司训德兴263

初秋访家兄德兴,因忆蓟门之晤264

家兄对饮264

乙巳中秋前三日别家兄264

中秋雨,旅泊却寄家兄265

奔先兄丧出南都作有序265

焚《毛诗古音考》于先兄灵前有序266

望饶州有怀先兄266

留别德兴诸生余来苏有序266

慨友267

奉寿大司马吴容所翁267

春日劝驾大司马267

容所翁惠诗扇二握赋谢268

吴容翁邀东亭看菊268

同陈可钦诸友于陈邦敬宅赏牡丹,花品极佳,自剡溪来268

喜陈振狂山人重过草舍269

客至269

再至中岩柬余龙阳269

同林世科诸君春江晚酌269

壬辰中秋雨,同陈于虞、吴衡甫饮270

谢吴子学载酒270

题赵思国城南书舍270

秋日同陈汝大、赵思国访林日正于梨阳271

秋夜宿钓龙台别陈、赵二君271

留别漳中诸生271

中秋泊舟九江,怀故乡余龙阳、游晴峰271

喜陈大叔枉顾亡友道通之父272

海上赠邓道鸣将军272

赠赵生子贤,友人思国之子272

赠傅尔锡丁戊山人之孙有序273

秋日与陈振狂东园集,忽值风雨,分韵得“亭”字273

寿邵武李见松府尊,时仲冬也273

题许抚台《甘棠别咏卷》274

常山别戚南塘都护归宿玉山有作274

何稚孝山房集,分得“裾”字274

暮春同陈时业、傅国毗、何稚孝游丰山,分得“青”字275

苏眉源过访何稚孝山斋275

元夕,同温陵诸友集童将军祠,分得“山”字275

温陵七子过访石湖,得“章”字276

沈士弘将军过访丰山赋赠276

白下寄林永光粤西276

九日,居天界寺,邓道御送麻姑酒276

九日,董学博招游栖霞不赴,邓户部书来,言病目不出门,诗以识之277

许松拙家看花,得“户”字277

题温遴卿晤言室277

送李皞如北上278

送新安司理陈仪翔调官北上278

送邓道鸣游戎之任东山278

送俞克迈入都承袭,虚江翁之次子279

送潘懋德入北都279

送庄应曙归闽兼柬何稚孝279

送林生还闽,并讯其父玄同子279

发江浦留别林永光280

送林永光复任南都280

病中送吴莲阳别驾归岭北280

谢叶永坚有序281

咏须水二义士有序281

龙台嘉会有序281

终南寄弱侯先生283

俞克迈自闽海移蓟门东路寄之有序283

南台摘星楼读庄伯辉诗283

哭赵思国284

憩大惠林书似了然僧284

三月三日余生辰赋谢席主284

丙辰诞日,兰九丈携觞过酌,酒甚佳,赋谢285

鹧鸪有序285

咏吴司马府中白鹇285

卷六(五言绝句)286

答问生计五首286

客问山水有何嘉,答之四首286

得家书287

知己287

野老287

小园漫兴287

甲寅九日287

悲秋287

宫词四首288

过化剑阁288

任城李白楼288

过柴桑桥288

过箕山许由墓,北有周公庙289

陕州枯甘棠289

过骊山秦始皇葬处289

过鄠杜289

过班定远墓289

过易水289

过毛遂坟290

过丰城290

彭城吊古290

陵母墓290

彭祖井290

莫愁湖290

谢公墩291

燕子矶291

雨花台291

观老子石青牛291

游兰亭291

游嵩山观星台291

龟峰寺归道中口占292

别匡庐292

咏史二首292

南台对客292

何稚孝言别292

中秋怀友293

关中二山咏戏示友人293

题郭青螺方伯狮山十景293

卷七(七言绝句)295

西郊即事295

除日江郊295

除日速客295

客中除夜295

重阳次日二首296

舟中病足见钓鱼舟296

病足二首296

归兴296

答贫士297

有女297

止酒纪事二首297

自读拙诗漫题有序297

元夕宿泉州洛阳桥298

竹枝词二首298

铜山阻风298

芜湖阻风298

夏夜渡彭蠡299

重泛彭蠡299

襄阳临流299

游飞来峰299

游雁宕299

看太室300

观秦槐汉柏有序300

郑州志感300

过中牟,鸟皆近人,不似江南之弹射者众也300

过京索301

日暮登华阴灏灵楼,望华山二首301

玉泉院别华山301

潼关东至301

关中醉起302

骊山温泉302

答紫荆关吏有序302

渡沙河有序302

银钗岭下遇大雨303

过赤壁303

过钓台303

游三茅山303

将游金陵始发南台303

建溪304

天游观304

云窝304

天界寺304

观陈希夷卧处305

闻客说峨眉山305

灵江晚泊305

高溪山听鸟305

白松咏七首有序305

咏武当龙竹杖307

漂母墓307

过班定远宅307

读李太白流夜郎及万愤词有感二首307

偶读杜子美“拭泪沾巾血”句有感二首308

雨淋铃308

经俞都护旧居308

访俞克仁,虚江长子308

寄家309

寄郭道见309

寄赵思国诸相知309

见故友郭道见之子309

寄林正日309

经戚都护旧寓玉山南寺310

过林我镇故居310

舟夕有怀杨少愚诸友310

约陈振狂早饭不至310

赠林可玉有引310

熊兆履送衣,赋此谢却311

南台风雨何稚孝送酒311

题陈子积翰航馆二首311

舟中留别永光312

嘲少林寺无言上人312

宿重阳宫示道士二首有序312

谕怀312

跋&陈祖念313

一斋先生考终录317

序&董应举317

遗诫319

自挽诗322

知己味322

辟谷诗322

无言诗322

述病四首323

病中寄题虎馆323

病喉不能言,作此劳子一324

劳子二324

劳子三324

劳子四324

劳子五325

劳子六325

劳子七325

劳子八325

病中生日325

病答董崇相骂友诗326

寄意二首326

终游二首327

自挽联327

病革遗草跋&陈祖念328

附录333

陈第年谱简编3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