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开国大事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开国大事件
  • 完颜亮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
  • ISBN:978751540260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7页
  • 文件大小:102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中国历史-现代史-历史事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开国大事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新中国标识诞生记2

第一章 共和与民主:中国的新名字2

国名费斟酌2

命名红色政权3

“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4

各界热议新中国国名6

关于新中国国名的四种意见7

是否使用“中华民国”9

第二章 五星红旗:中国的颜色和格调12

谁绘出了首幅“五星红旗”12

专家的三点意见和四类国旗初稿18

较晚寄到的曾联松设计稿中选19

张治中向毛泽东当面建言20

五星红旗方案全票通过22

对原设计稿的局部修改22

第三章 海选不成找专家:设计国徽忙坏了梁思成和林徽因25

中国共产党曾经使用的国徽25

国徽“海选”26

毛泽东的话确定了国徽设计方向28

林徽因为主设计的图案看好29

文人审美情趣行不通30

国徽图案基本要素的确定33

清华大学设计小组设计的国徽方案中选35

第四章 前进,前进:《义勇军进行曲》37

中国的第一首国歌始于清末37

新中国要用自己的国歌38

建议用《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40

毛泽东说:还是保持原有歌词好41

《义勇军进行曲》在开国大典上奏响43

《义勇军进行曲》在“文革”中的命运45

《义勇军进行曲》正式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46

第五章 从北平到北京:共和国定都记48

中共中央最早想定都哈尔滨48

毛泽东把目光停在北平51

“最好北平不要打”54

正式决定定都北平58

第六章 纪念死者,鼓舞生者: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与建造60

决定建造人民英雄纪念碑60

倾注毛泽东、周恩来心血的碑文62

纪念死者,鼓舞生者64

多种设计方案反复比较64

为做浮雕,解放军被拉去做模特67

精心选材、精心施工70

第二篇 开国大典历史大揭秘74

第一章 国旗飘扬:第一面五星红旗如何升起74

天安门城楼里竟藏炸药74

赶修升国旗的场所——天安门城楼和广场75

制作第一面五星红旗77

彭真点将张致祥负责开国大典现场布置工作78

李岩献计自动升旗80

苏冶奉命制作升旗装置80

午夜预演升旗81

聂荣臻在升旗按钮前设岗哨82

毛泽东亲手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83

第二章 万众瞩目:开国大典阅兵内幕85

最初并没有在开国大典上阅兵的打算85

聂荣臻、薄一波向中央提出要在开国大典上阅兵86

周恩来决定开国大典举行大规模阅兵式87

刘伯承、陈毅为杨成武解压88

毛泽东说“一定要搞好,不许搞坏”90

对参加阅兵者的选拔十分严格90

练习走正步的步兵平均每人踢破了三双鞋91

战车部队和骑兵的训练也十分艰苦92

如遇空袭要原地不动,空袭解除要照常受阅94

受阅飞机竟是携弹飞行96

长安街大点兵96

四个梯队的战机实际上由17架飞机组成98

“万国牌”武器亮相阅兵式99

朱德说:从现在起我才名副其实99

第三篇 下马治江山102

第一章 收拾旧河山:开国前后毛泽东的几个经济决策102

开国前夕,共产党管理经济的能力受质疑102

倚重陈云103

“三年五年恢复,十年八年发展”103

“四面八方”104

“三个人的饭五个人匀吃”105

“飞鸟尽,良弓变”107

“不看僧面看佛面”108

第二章 莫斯科之行:毛泽东首次跨出国门111

毛泽东情不自禁地握住了机要秘书的手111

当年毛泽东的一个夙愿113

出访苏联之前的准备115

穿过西伯利亚116

毛泽东与斯大林的首次见面118

五个重大问题119

在原则问题上不让步的毛泽东120

毛泽东发火了122

“斯大林还是可以跟人家妥协的”123

第三章 毛、黄经典问答:毛泽东的民主实践125

“这是一件大事”125

“不多不少则力量大”127

“重视人民通信”128

“中国永远是党与非党的联盟”129

“手掌是肉,手背是肉,不能有厚薄”130

“我们要有气魄,不怕骂”131

“包起来”和“招回来”131

“我们虽然不是联邦,但却主张民族区域自治”132

第四章 少奇老亦奇:开国前夕的刘少奇134

受毛泽东委托领导华北局134

直接负责审看《人民日报》的大样135

中央书记处的雏形136

“少奇老亦奇”138

天津之行139

天津讲话被高岗抓住了小辫子140

秘密访苏143

斯大林赞赏刘少奇145

刘少奇推辞斯大林敬酒146

第五章 经济战线的“淮海战役”:陈云一战成名148

周恩来向毛泽东推荐陈云148

担任中财委主帅149

要打一场经济仗150

解放军进了上海,人民币进不了上海150

陈云“撑死”囤粮资本家152

争夺棉花市场153

不法资本家操纵私人运输渠道,操纵上海商品市场153

抑制通货膨胀之战154

解决“两白一黑”,陈云再战成名155

第六章 “国”之基本法: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58

“一个国家也要有一个章程”158

突出民主,保留政协160

率宪法起草班子下杭州162

研究世界各类宪法163

要有中国自己的特点164

搞出了“四读稿”164

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165

“搞宪法是搞科学”166

第七章 “家”之基本法:《婚姻法》诞生记170

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婚姻条例》到《陕甘宁边区婚姻条例》170

王明为制定第一部《婚姻法》出过不少力171

各阶层共同参与173

新中国第一部《婚姻法》通过施行174

第四篇 内荡穷寇外御强敌176

第一章 剑指南中国:开国之际三战役176

四野下中南176

毛泽东对解放军作战方略的重大调整177

“小诸葛”兵败衡宝179

进军海南岛181

四野王牌军木帆船摧敌立体防御182

蒋介石寄望西南183

毛泽东大手笔南线大迂回入川184

刘伯承、邓小平强调二野各部要军政兼施,恩威并重186

第二章 川西剿匪记:蒋介石“陆上台湾”的覆灭(上)188

川西土匪十分猖獗188

蒋介石要建“陆上台湾”190

贺龙派兵进剿两县土匪191

匪首勾结土司193

争取阿坝藏区的“三雄”194

华尔功成烈曾配合解放军剿匪198

胡宗南与苏永和设诈降之计199

政府工作组在黑水被软禁202

天宝亲入虎穴204

第三章 川西剿匪记:蒋介石“陆上台湾”的覆灭(下)206

毛泽东要求贺龙研究乾隆两定金川206

贺龙、邓小平亲定作战方案207

动用新组建的轻装师和空军210

马塘镇设“前指”212

索观瀛投诚213

打下麻窝214

解放黑水215

傅秉勋被捕后自杀216

毛泽东说,黑水战役是军政双胜217

蒋介石寄希望于马部土匪217

双方都在拉拢华尔功成烈218

白河再歼顽匪219

捉住匪首219

第四章 饮马鸭绿江:抗美援朝决策过程全观察(上)222

美军大举压境,金日成急修书求救222

斯大林给毛泽东写信,请求中国直接派兵入朝223

毛泽东一开始在出兵朝鲜问题上十分犹豫224

斯大林再次致电毛泽东力劝中国出兵225

毛泽东对出兵朝鲜问题考虑得很多226

毛泽东说了一段很有分量的话228

彭德怀说:“迟打不如早打。”228

毛泽东曾经考虑了出兵朝鲜的限度问题229

聂、潘会谈后,周恩来讲了那句著名的话230

三八线成为中国出兵的警戒线231

第五章 饮马鸭绿江:抗美援朝决策过程全观察(下)234

中央原定粟裕领军入朝234

对于入朝作战,林彪态度消极235

点将彭德怀236

林彪“装病”、“拒不入朝”的说法并不准确238

苏联一开始不肯出动空军240

苏联在出动空军方面反反复复242

毛泽东说:“不管苏联出不出空军,我们去!”243

毛泽东送毛岸英入朝作战245

毛岸英牺牲后,毛泽东说:“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呢。”247

第五篇 西藏、新疆问题的和平解决250

第一章 布达拉宫之春:毛泽东与西藏的和平解放250

“驱汉事件”的发生250

回击分裂主义分子251

毛泽东考虑经营西藏的四个原则252

下决心发起昌都战役253

消灭藏军主力后仍然贯彻和平解放的方针255

团结西藏上层256

西藏上层发生分化256

毛泽东坚持解放军进驻西藏257

西藏和平解放259

第二章 润公再请文白:新疆和平解放260

中山狼盛世才对共产党大开杀戒260

反分裂,一野挺进大西北261

斯大林建议中共向新疆大批移民262

毛泽东与新疆“三区”领导人直接联系263

毛泽东亲自请张治中出面争取新疆国民党军队起义263

毛泽东派邓力群到迪化266

陶峙岳遣走叶成等人268

陶峙岳通电起义,新疆和平解放269

第六篇 防灾患于未然272

第一章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毛泽东治水患272

毛泽东看到一份电报后,不禁流下了眼泪272

毛泽东接连写了三个批示273

“一定要把淮河修好”275

荆江分洪,堪称世界水利工程史奇迹277

毛泽东一直想驭马考察黄河全程280

第二章 除恶务尽:大镇反284

毛泽东批干部心慈手软284

毛泽东说:“除恶就是行善”285

稳、准、狠287

镇压反革命,要运用法律武器288

清理隐藏在党内的反革命分子289

毛泽东对“杀”字十分慎重,亲自创立了“死缓”刑名290

镇压反革命运动中实行人道主义292

反“潜伏”293

第三章 城狐社鼠毁基业:大力反腐败294

我们不当李自成294

高岗向毛泽东举报党内贪腐问题295

发起“三反”斗争296

毛泽东坦言:全国要枪毙一万至几万贪污犯297

毛泽东元旦团拜会上的一席话令部级干部坐立不安299

集中力量“打老虎”301

只有处决他们,才能挽救更多的干部302

毛泽东提出“三反”运动要“认真负责,实事求是”304

进入“五反”战斗,毛泽东剥夺投机商的生存空间306

施重典和搞团结,毛泽东理政张弛有度308

第四章 新中国第一贪腐大案:刘青山、张子善的人生轨迹312

家境贫寒,早年革命312

当了大官,蜕化变质314

不听忠言,一意孤行316

东窗事发,双双被捕317

案情严重,毛泽东亲自过问319

是要他俩,还是要中国?321

追悔莫及,保定伏法322

第五章 一场风波:高、饶事件始末(上)324

毛泽东曾救高岗一命324

饶漱石的经历326

毛泽东如何分析高、饶的关系327

借一份中央政治局委员的名单,高、饶向刘少奇发难328

毛泽东对高岗问题指示:“公开揭露!”328

众人的批评与高岗的申辩329

众人的发言和高岗的态度331

饶漱石说:没有反刘少奇,只是对刘少奇不尊重331

第六章 一场风波:高、饶事件始末(下)334

关于高岗第一次自杀的三种说法334

对高岗的批评仍在继续335

周恩来亲赴东北说明高岗问题,与毛泽东商讨对高岗的下一步安排336

“东北王”还是自杀了338

华东局批饶漱石问题339

高岗自杀之后,饶漱石在1954年底交出了书面检讨340

毛泽东关于高、饶问题的结论性意见341

饶漱石问题升级342

饶漱石“文革”收监保命344

参考资料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