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 幸福感的本土心理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 幸福感的本土心理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0995199.jpg)
- 张晓明著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0508186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22页
- 文件大小:23MB
- 文件页数:135页
- 主题词:民族心理-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 幸福感的本土心理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本土心理学中幸福感研究的三种取向2
二、本土心理学中幸福感的相关概念3
(一)本土科学心理学中幸福感的相关概念3
(二)本土传统心理学中幸福感的相关概念5
(三)本土原创心理学中幸福感的相关概念7
三、本土心理学幸福感研究现状8
(一)本土科学心理学中的幸福感研究8
(二)本土传统心理学中的幸福感研究8
(三)本土原创心理学中的幸福感研究9
四、问题的提出9
(一)本土科学心理学幸福感研究的无力9
(二)本土传统心理学幸福感研究的无为10
(三)本土原创性心理学幸福感研究的无多10
五、本土原创性幸福感理论研究的意义11
(一)现实意义11
(二)理论意义12
六、本书的结构框架12
第二章 西方心理学背景下的幸福感研究:异域的参照14
一、西方科学心理学背景下的幸福感研究14
(一)幸福感的外部模塑观14
(二)幸福感的认知观17
二、西方人文心理学视域下的幸福感19
(一)幸福感的潜意识观19
(二)幸福感的人本观26
(三)幸福感的超个人观30
三、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的幸福感研究31
(一)主观幸福感的研究32
(二)心理幸福感的研究33
(三)社会幸福感的研究34
(四)结论35
四、西方心理学背景下幸福感研究所存在的问题36
(一)幸福感研究中如何回归本心本性的问题36
(二)幸福感研究中如何实现身心统一的问题38
(三)幸福感研究中如何处理自我的问题39
(四)幸福感研究中如何实现知、情、意整合的问题40
(五)结论41
第三章 中国传统心理学中“乐”的思想:本土的反思42
一、儒家之“孔颜之乐”43
(一)孔颜之“乐”的内涵43
(二)孔颜之“乐”的心理生成机制44
(三)孔颜之“乐”的生成过程50
(四)达于孔颜之“乐”的途径——内省52
(五)孔颜之“乐”对幸福感研究的启示53
二、道家之“至乐”56
(一)庄子之“至乐”的内涵56
(二)“至乐”的心理生成机制57
(三)达于“至乐”的途径61
(四)庄子之“至乐”对幸福感研究的启示62
三、佛家之“涅槃之乐”65
(一)涅槃之“乐”的内涵65
(二)涅槃之“乐”的心理生成机制66
(三)达于涅槃之“乐”的途径68
(四)释家涅槃之“乐”对幸福感研究的启示69
四、儒、释、道三家“乐”之思想的异同69
(一)共同之处69
(二)相异之处71
五、结论71
第四章 中西心理学中“乐”与幸福感的研究比较72
一、“乐”与幸福感的文化属性不同72
(一)天人合一与主客二分72
(二)“内求”与“外求”74
(三)体验型思维和理智型思维75
(四)指向当下与指向未来76
二、“乐”与“幸福感”各自的侧重点不同78
(一)应然与实然78
(二)知、情、意合一与知、情、意分离79
(三)纵向提升与横向比较80
(四)内心生乐与外物引动幸福感81
(五)超越自我与囿于自我82
三、“乐”与幸福感的研究比较对本土“幸福感”研究的启示83
(一)幸福感理论假设的重新设定83
(二)幸福感内涵的重新界定84
(三)幸福感理论模型的重新建构84
(四)幸福感研究方法的重新调整84
(五)幸福感干预方式的重新制定85
四、结论85
第五章 主体幸福感模型的理论建构87
一、主体幸福感理论建构的背景探讨87
二、何为主体幸福感?89
(一)主体幸福感之“主体”的意义来源89
(二)主体幸福感的本质属性90
(三)主体幸福感的内涵93
三、主体幸福感理论的构成94
(一)主体幸福感理论的三个重要理论假设94
(二)主体幸福感理论对幸福感相关联因素的考察97
(三)主体幸福感的三个层面及其关系100
(四)主体幸福感的心理结构103
(五)主体幸福感研究的方法论思考105
四、结语106
第六章 结语108
一、本研究的创新之处109
二、本研究未来努力的方向110
参考文献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