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离合之间 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离合之间 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
  • 俞祖华,赵慧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50888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87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401页
  • 主题词:文化思潮-研究-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离合之间 中国现代三大思潮及其相互关系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一、略述中国近代史上的三大思潮及其离合关系1

(一)自由主义思潮2

(二)文化保守主义思潮5

(三)激进主义思潮9

(四)三大文化思潮的离合异同11

二、三大思潮及互动关系的学术史15

(一)近代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研究综述15

(二)中国近代保守主义思潮研究综述30

(三)近代中国激进主义思潮研究综述41

三、研究框架与主要创新点55

(一)课题意义与研究思路55

(二)研究基本框架56

(三)主要创新点62

第二章 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发展脉络64

一、严复与中国自由主义思潮的开启65

(一)自由的意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65

(二)自由学说的渊源:与中学及西方自由主义的关系70

(三)自由学说的内涵:以群己关系为核心74

(四)历史定位:自由主义之父还是自由主义在中国失败的罪人78

二、近代中国自由主义的类型及演变格局82

(一)学理渊源:西化自由主义与本土自由主义83

(二)问题领域:经济自由主义的欠缺与政治自由主义、文化自由主义的凸现87

(三)问政方式:介入型、组党型、议政型与疏离型92

(四)近代自由主义的演变格局97

三、近代中国政治自由主义的发展轨迹与演进形态——以近代自由主义的三份标志性文本为重点100

(一)政治自由:自由主义者的“共同关怀”100

(二)个体、结社与组党:近代政治自由主义的组织化路径103

(三)学理、理念与政纲:政治自由主义的话语转换107

(四)市场、社会与政府:转向政府干预与社会公正110

(五)启蒙与政治之间:近代自由主义的演进形态112

四、近代中国经济自由主义的发声与变调115

(一)严复、梁启超等人倡导经济自由主义116

(二)民国时期的“新自由主义”与“统制经济”思想119

(三)经济自由主义从“发声”到“变调”的原因分析126

五、从严复到胡适: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传承与调适129

(一)个体与群体:对西学与传统不尽一致的沟通129

(二)民主宪政:“不可期之以骤”与“幼稚园的政治”133

(三)经济自由:放任主义与社会主义138

(四)思想言论自由:个体争取与社会容忍143

六、从胡适到殷海光:近代自由主义思潮的趋“新”与返“古”146

(一)思想接力:“五四之父”与“五四之子”147

(二)政治自由:诉诸内心“容忍”与争之外部保障151

(三)经济自由:经济平等与经济自由155

(四)思想自由:浅显激越与深切理性158

(五)伦理自由:个人主义与道德价值161

第三章 近代中国的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166

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两次转向166

(一)作为世界性文化现象的文化保守主义167

(二)文化保守主义的基本心态168

(三)从“三世进化史观”到“文化三路向说”:由外向内的转向171

(四)从“文化三路向说”到“三统”之说:由内向外的转向179

(五)两次转向的基本背景184

二、三份宣言: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典型文本185

(一)文化保守主义的三份宣言186

(二)三份宣言所体现的相似文化主张189

(三)三份文化宣言体现出的时代性“变异”193

三、文化保守主义者中西比较的典型范式:“西方物质——中国精神”比较模式辨析198

(一)保守主义的中西比较观199

(二)来自自由主义与激进主义的批评204

(三)超越“西方物质——中国精神”比较模式208

四、五四时期的文化激进主义209

(一)五四时期的激进反传统主义210

(二)五四启蒙中的激进主义并非全盘反传统213

(三)一种深刻的片面215

第四章 三大思潮的“共同框架”与“重叠共识”219

一、戊戌思潮:中国三大现代性思潮的共同源头219

(一)自由主义被移植到中国并进行引申解读始于维新思潮220

(二)文化保守主义从戊戌思潮开始定型与清晰起来226

(三)激进主义也是从戊戌思潮开始的232

二、民族主义:近代三大思潮的并生系统与类型区隔236

(一)民族主义是三大思潮的“共同观念”237

(二)三大思潮对民族主义的不同表达242

(三)民族主义的三种次元类型247

三、现代性构建:现代三大思潮的共同主题250

(一)三大思潮均为赞成现代取向的“现代”思潮251

(二)三大思潮对现代性诉求的表达有所区隔257

(三)文化保守主义与激进主义是从“前现代”、“后现代”的角度反省现代性262

四、传统情怀:现代三大思潮的共同情结264

(一)文化保守主义者对传统的“同情与敬意”265

(二)自由主义与传统文化并非势不两立270

(三)激进主义者“以石头压驼背”的策略273

五、社会主义:现代中国三大思潮的共同取向279

(一)自由主义者对社会主义的向往279

(二)激进主义与社会主义有着更天然的亲缘关系286

(三)文化保守主义者以“大同”思想附会现代社会主义289

(四)三大思潮对社会主义的探索有同有异292

六、民族复兴:现代三大思潮的共同梦想296

(一)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民族复兴梦想296

(二)在民族复兴观念生成中文化保守主义者发挥了关键作用298

(三)革命者强调实现民族复兴必须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300

第五章 三大思潮的个性特色及相互转换302

一、话语系统的区隔:以三大思潮对五四启蒙的话语阐释为例302

(一)激进主义的“五四革命话语诠释系统”304

(二)自由主义者的“五四启蒙话语诠释系统”310

(三)文化保守主义的“返本开新”话语与“文化断裂”话语316

二、观念建构的差异:以胡适、陈独秀与梁漱溟对建设现代国家的不同设计为重点324

(一)“共同观念”:以民族主义建设现代国家325

(二)建国目标的区隔:“宪政”、“劳动者的国家”与“非宪政的民主制”331

(三)建国途径不同:和平奋斗、乡村建设与革命建国337

(四)切入点有别:分别从个性、社会与国家入手343

三、文化心态的不同:从学人自述解读三大思潮代表人物内心世界345

(一)三大思潮代表人物的苦难意识346

(二)对社会问题与人生问题的思考351

(三)文化选择上的矛盾心态357

四、和谐语境之下的回眸——对近代思想史上的激进与保守之关系的再认识361

(一)激进与保守的“并生系统”361

(二)激进与保守之间的“中间地带”368

(三)激进与保守的调适转换372

(四)激进与保守的“互为支持”375

结语378

主要参考文献381

后记38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