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徽州文化史 明清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晓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2075897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64页
- 文件大小:116MB
- 文件页数:596页
- 主题词:文化史-徽州地区-明清时代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徽州文化史 明清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论1
第一章 明前期徽州文化的求变与创新23
一 传统学术文化新貌24
(一)朱升“旁注诸经”之路26
(二)郑玉、赵汸“和会朱陆”之路29
二 教育与科举的鼎新34
(一)官学的重建和扩建34
(二)社学的崛起36
(三)书院的持续发展37
(四)傲人的科第与仕宦42
三 理学色彩浓厚的文学45
(一)以政教为中心的价值取向46
(二)歌功颂德的盛世之音48
(三)诗歌的议论化、散文化倾向50
四 徽州版画的发展52
(一)版画的发展52
(二)歙县黄氏刻工与版画55
五 刻书业新起57
(一)明前期徽州官刻书58
(二)明前期徽州家刻书59
(三)明前期徽州刻工与坊刻60
六 商业应用数学的发展和程大位的《算法统宗》61
(一)明代商业应用数学的发展和珠算的普及61
(二)程大位与《算法统宗》62
(三)《算法统宗》对中国传统数学发展的贡献及其影响66
(四)《算法统宗》与明朝社会经济69
七 活跃的徽州商人74
(一)明前期徽州商人活动的背景74
(二)明前期徽州商人的活动78
(三)明前期徽州商人的特点85
第二章 明中后期徽州文化的传承与深化87
一 丰富多彩的徽州学术88
(一)明代中后期新安理学的衍变88
(二)明代中后期徽州经学的复兴94
二 成就斐然的史学98
(一)传统史学方面的成就99
(二)明代徽州家谱成就102
(三)明代徽州方志成就105
三 发达的徽州教育110
(一)官学的继续发展110
(二)心学流布与书院讲会之风111
(三)社学衰败与义学兴起114
(四)文会的出现及其科举化115
四 空前繁荣的徽州文学117
(一)张扬个性与欲望的诗歌创作118
(二)为商人和风尘女子树碑立传的传记文学121
(三)蔚为大观的小说创作124
(四)戏剧创作和戏剧批评127
五 风行海内的徽州戏曲129
(一)明代徽州戏曲129
(二)明代徽州的戏曲活动132
(三)繁荣兴盛的徽州戏曲创作136
(四)明代徽州的戏曲理论141
六 名家辈出的新安画坛145
(一)新安画派的孕育145
(二)新安画坛名家147
(三)天都画派与天都十子156
七 徽州版画的兴盛160
(一)版画盛况160
(二)徽商对版画的贡献164
(三)创作队伍167
(四)徽派版画风格的形成170
八 走向鼎盛的徽州刻书176
(一)明中后期官刻书177
(二)明中后期家刻书178
(三)明中后期坊刻书193
(四)明中后期徽州刻工201
九 徽州工艺的形成与发展205
(一)明代中后期徽州工艺的形成条件205
(二)明代中后期徽州工艺的发展207
十 明代的徽派建筑220
(一)徽派建筑的成因220
(二)徽州建筑的主要类型222
十一 新安名医与医学成就233
(一)名医辈出233
(二)学术思想空前活跃,硕果累累243
(三)重视医学实践活动,成就斐然249
十二 盛极一时的徽州商帮251
(一)明中期徽州社会风气变化251
(二)政策变革为徽商带来了机遇252
(三)明中后期徽商的活动253
(四)明中后期徽商的特点273
十三 明代徽州宗族的组织化285
(一)宗法伦理和祭祀礼制庶民化285
(二)明代中后期徽州的宗族建设蔚成风气288
十四 徽州社会风气的变迁292
(一)从物质民俗看徽州社会风气293
(二)从社会民俗看徽州社会风气297
(三)从精神民俗视野看徽州社会风气300
第三章 清前期徽州文化的顿挫与复苏303
一 朱子之学的复兴304
(一)清前期复兴朱子之学口号的提出304
(二)朱子之学主要代表人物304
二 徽派朴学的初兴306
(一)徽州朴学初兴的地域因素306
(二)徽派朴学奠基人:江永、戴震308
三 徽州教育的新变320
(一)官学教育的新发展320
(二)义学、塾学取代社学而立322
(三)理学与书院的新变325
(四)文会教育功能的扩展327
四 逆境中发展的徽州文学328
(一)张潮及其《虞初新志》328
(二)汪森的词学主张332
(三)其他重要的徽州籍文学家334
五 新安画派的形成与发展337
(一)新安画派之初创337
(二)新安四家339
(三)新安画派的艺术风格347
六 徽派版画的受挫与停滞349
(一)版画的转型349
(二)版画与新安画派的关系352
七 “文字狱”阴影下的徽州刻书业354
(一)清前期徽州官刻356
(二)清前期徽州家刻357
(三)清前期徽州坊刻362
(四)清前期徽州刻工365
八 徽州工艺的演变365
(一)徽墨365
(二)徽州雕刻369
(三)其他工艺373
九 新安医学的发展379
(一)中医学理论水平不断提高,临床医学成就显著380
(二)医学典籍和医学普及读物的大量刊刻发行388
十 困境中的徽商405
(一)封建政治势力的掠夺与榨取405
(二)明末农民战争的打击407
(三)明清战争的破坏407
第四章 清中叶徽州文化的博大与精致409
一 徽派朴学的全盛411
(一)金榜的礼学研究411
(二)程瑶田及其《通艺录》413
(三)其他徽派朴学名家415
二 突出的史学成就424
(一)徽州学者有关传统史学的著作424
(二)徽州学者的方志学成就428
(三)徽州学者的家谱成就432
三 徽州教育的兴盛与科举成就435
(一)徽商与官学的发达436
(二)朴学与书院的多元化发展437
(三)义学、塾学与书屋439
(四)文会教育功能的异化442
(五)“科名最盛”的科举成就443
四 全面繁荣的徽州文学445
(一)汪中的文学成就445
(二)凌廷堪词学研究与程恩泽“宋诗运动”447
(三)汪寄《希夷梦》448
(四)其他徽州籍文学家449
五 鼎盛时期的徽州戏曲与“徽班进京”455
(一)清代徽州的戏曲活动455
(二)清代的戏曲理论464
(三)目连戏与徽州文化466
(四)徽班进京472
(五)徽戏的衰落476
六 新安画派的成就与影响477
(一)新安变派477
(二)新安画派之影响484
(三)新安画派之总结与创变486
七 徽州版画的复兴488
(一)版画再兴488
(二)民俗木版画492
八 徽州刻书业的复苏495
(一)清中期徽州官刻496
(二)清中期徽州家刻497
(三)清中期徽州坊刻507
(四)清中期徽州刻工509
九 徽州工艺的成熟510
(一)徽墨510
(二)歙砚512
(三)徽笔515
(四)清代徽州工艺发展的几个特点516
十 徽派建筑的发展518
(一)清代徽州建筑遗存518
(二)影响清代徽州建筑文化面貌的因素519
(三)徽州建筑在清末民国初期的发展522
(四)徽州建筑的风格525
(五)徽州建筑的美学趋向526
十一 徽州科技的新成就528
(一)齐彦槐及其科学成就528
(二)郑复光的物理学成就534
(三)罗士琳的数学成就538
十二 续写商业神话的徽商540
(一)活动范围的变化541
(二)经营行业的变化541
(三)六县从商人数的变化542
十三 宗族发展与明清徽州社会545
(一)宗法制度根深蒂固545
(二)宗法观念深入人心548
(三)宗族关系成为徽州最主要的社会关系551
(四)宗族的功能性日益凸显555
参考文献559
后 记561
《徽州文化史》后记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