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
  • 卢红学著 著
  • 出版社: 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7563366458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4页
  • 文件大小:43MB
  • 文件页数:308页
  • 主题词: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选题的理由及研究的意义1

1.1.1 选题的理由1

1.1.2 研究的意义8

1.2 相关研究的现状综述12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22

1.3.1 研究思路22

1.3.2 研究方法22

1.4 主要内容23

第2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述27

2.1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27

2.1.1 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解析27

2.1.2 普通高等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解析29

2.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30

2.2.1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概念解析31

2.2.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研究的基本思路33

2.2.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特征37

第3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依据43

3.1 高等职业教育特质的探讨综述43

3.2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中等职业教育的比较52

3.2.1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的异同52

3.2.2 高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专科教育的异同57

3.2.3 高等职业教育与中等职业教育的不同之处61

3.3 高等职业教育的特质62

第4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特点75

4.1 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认识问题75

4.1.1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的一般认识75

4.1.2 从国际比较来看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81

4.1.3 对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再认识83

4.2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的特点分析88

4.3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保障体系93

第5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的实质基础93

5.1 知识、能力和素质及其相互关系102

5.2 影响高职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的几个主要因素分析108

5.2.1 我国社会政治经济变革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108

5.2.2 当代技术的发展与技术结构的变化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111

5.2.3 用人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对高职人才培养规格的影响113

5.3 高职院校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合理结构115

5.3.1 高职学生的知识结构116

5.3.2 高职学生的能力结构121

5.3.3 高职学生的素质结构126

第6章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构建134

6.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概念和类型134

6 1.1 课程和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概念134

6.1.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类型136

6.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和内容140

6.2.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目标140

6.2.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内容144

6.3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依据和原则152

6.3.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依据152

6.3.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的主要原则156

6.4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组织与实施159

6.4.1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组织160

6.4.2 高等职业教育课程的实施162

第7章 高等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构建166

7.1 “三师型”教师——构建高职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166

7.1.1 “三师型”教师的内涵167

7.1.2 高职院校教师要成为职业与就业指导师168

7.1.3 构建高等职业教育“三师型”教师队伍的意义174

7.2 “三师型”教师的素质结构177

7.2.1 高尚的师德177

7.2.2 较高的人文素养178

7.2.3 广博的学识179

7.2.4 较强的理论探究能力和教学研究能力180

7.2.5 较强的实践教学能力181

7.2.6 现代的学生观181

7.2.7 高水平的情商182

7.3 构建“三师型”教师队伍的困难及对策183

7.3.1 构建“三师型”教师队伍存在的困难183

7.3.2 加强“三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186

7.4 “三师型”教师队伍管理制度的构建188

7.4.1 建立高职教师的标准制度189

7.4.2 建立高职教师“三师型”职务评审制度189

7.4.3 实行操作技能证书制度190

7.4.4 建立高职师范教育体制190

7.4.5 建立高职教师选送国外进修制度190

7.4.6 建立高职教师培养经费的投入制度191

7.4.7 建立高职教师的流动制度191

第8章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体系的构建193

8.1 教学方法概述193

8.1.1 教学方法193

8.1.2 教学方法相关概念辨析194

8.1.3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特殊性195

8.2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的行为导向法198

8.2.1 行为导向法及其与传统教学方法的区别198

8.2.2 行为导向法的具体种类200

8.3 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方法的创新215

第9章 高等职业教育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220

9.1 实践教学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220

9.1.1 实践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20

9.1.2 实践教学是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221

9.1.3 实践教学有利于学研产训工作的开展222

9.1.4 实践教学有助于高职院校的专业建设223

9 1.5 实践教学有助于高职院校多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224

9.2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途径、方法224

9.2.1 实践技能培养的要求224

9.2.2 实践技能培养的途径232

9.2.3 实践技能培养的方法237

9.3 高等职业教育实践技能培养模式的构想240

第10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途径的构建244

10.1 学研产训结合的功能和作用244

10.2 学研产训结合的意义250

10.3 学研产训结合的内容和途径251

10.4 学研产训结合的运行机制255

10.5 开展学研产训结合要处理好的关系258

10.5.1 要以能力为重心,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258

10.5.2 要处理好全面发展与职业定向相结合的关系262

第11章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借鉴265

11.1 加拿大、美国的人才培养模式265

11.1.1 CBE模式产生的背景266

11.1.2 CBE模式的特征266

11.1.3 CBE模式的实施步骤268

11.2 英国、澳大利亚的人才培养模式271

11.2.1 什么是CBET271

11.2.2 英国的CBET人才培养模式272

11.2.3 澳大利亚的CBET人才培养模式274

11.3 德国的人才培养模式277

11.3.1 “双元制”模式的内涵及特征277

11.3.2 “双元制”模式的三个基本问题280

11.3.3 “双元制”模式的若干启示283

11.4 日本的人才培养模式285

11.4.1 实行“产学合作”的背景285

11.4.2 大学与产业界合作的形式286

主要参考文献289

后记29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