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循环经济视野中的电子废物责任分配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韩利琳,陶表红,刘淑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
- ISBN:7507321363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93页
- 主题词:地区开发-研究-广西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循环经济视野中的电子废物责任分配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引言1
第一章 循环经济与电子废物污染的控制1
第一节 循环经济基本问题分析1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1
二、循环经济的目标1
三、循环经济的本质2
四、循环经济的特征3
五、循环经济的原则5
第二节 电子废物及其污染危害6
一、电子废物的概念、特点、类型6
二、电子废物污染的危害13
三、电子废物污染产生的原因14
第三节 循环经济与电子废物污染控制的意义19
一、中国创设循环经济模式立法的重要意义19
二、加快电子废弃物立法管理的必要性20
第二章 我国循环经济与控制电子废物的立法分析23
第一节 循环经济立法23
一、循环经济立法背景23
二、《循环经济促进法》的主要内容24
第二节 控制电子废物污染的专门立法分析27
一、《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管理条例》分析27
二、《电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分析31
三、《电子废物污染环境防治管理办法》分析36
第三节 其他相关控制电子废物立法分析39
一、《固体废弃物污染环境防治法》分析39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分析40
三、《清洁生产促进法》的立法缺陷44
第三章 国际、外国控制电子废弃物立法及对我国的启示45
第一节 国际45
一、《巴塞尔公约》的主要内容45
二、《巴塞尔公约》的评介49
第二节 欧盟52
一、两个指令出台的背景52
二、两个指令的基本内容53
三、两个指令的实施60
四、两个指令对我国的影响64
第三节 美国66
一、美国电子废物回收立法概述66
二、美国州电子废物回收立法67
三、美国电子废物回收立法评介71
第四节 日本72
一、日本电子废物立法概述72
二、日本的《家电电器再生利用法》76
三、日本的限制某些有害物质的规定及标准78
四、日本控制电子废物立法的评介79
第五节 国际、国外立法对我国的启示80
第四章 循环经济视野下的电子废物污染环境责任分配的理论分析84
第一节 经济学理论分析84
一、外部不经济性内部化理论84
二、节俭理论90
三、循环经济理论91
第二节 社会学基础92
一、可持续发展理论92
二、生态文明理论94
三、利益平衡理论95
第三节 生态学基础96
一、产品生命周期评价理论(life Cycle Assessment)96
二、生态规律100
第五章 我国电子废物污染环境责任分担制度的构建103
第一节 政府关于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的宏观调控和监督管理责任103
一、政府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的立法责任104
二、政府有关控制电子废物污染的环境规划责任104
三、政府提供绿色公共物品的责任106
四、政府关于电子产品绿色采购责任106
五、政府关于不对称的环境信息的消除责任107
六、政府关于电子废物控制的政策支持责任108
七、政府关于电子废物污染转嫁控制监管责任108
八、政府关于电子废物污染风险防范的监管责任108
九、政府的绿色税制体系设计的责任108
第二节 生产者公司的环境责任109
一、公司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基本问题分析109
二、国际、外国公司环境保护社会责任司法实践115
三、完善公司环境保护社会责任的法律建议119
第三节 消费者关于电子产品合理消费和节俭消费的责任128
第四节 经销商关于电子废物污染防治的补充责任130
第六章 控制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制度研究131
第一节 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的基本问题分析131
一、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概念和特点131
二、电子废物跨界输入我国的现状132
三、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的成因133
四、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的途径及其表现135
五、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的后果及其法律本质136
第二节 我国控制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立法分析137
一、我国控制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法律措施及存在问题137
二、我国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法律控制的必要性140
三、我国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法律控制的可行性142
第三节 国际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法律控制及对中国的影响144
一、欧盟WEEE、ROHS指令在跨界污染转嫁法律控制中的影响144
二、《巴塞尔公约》与跨界污染转嫁的法律控制145
三、部分发达国家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法律控制及其对我国的启示149
第四节 控制我国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的法律规制152
一、控制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基本原则152
二、预防性的控制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的法律制度规制156
三、治理性的控制电子废物跨界污染转嫁的法律制度规制161
四、跨国公司控制污染转嫁的环境责任规制165
第七章 预防阶段的控制电子废物污染法律制度研究168
第一节 电子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168
一、电子产品的市场准入制度的概念和特点168
二、建立电子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意义168
三、我国电子产品市场准入的立法现状169
四、发达国家电子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相关规定及其评介170
五、我国电子产品市场准入制度的法律规制第二节 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176
第二节 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177
一、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的概念和特点177
二、建立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专业技术资格认证制度的意义178
三、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企业资格认证的相关立法规定179
四、发达国家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专业技术资格认证的立法及评介180
五、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利用专业资格认证的法律规制182
第三节 电子产品信息披露制度183
一、电子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的概念183
二、建立电子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的意义183
三、我国电子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的现状184
四、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的规定及其评介185
五、我国电子产品信息披露制度的法律规制187
第八章 治理阶段的控制电子废物污染的法律制度研究189
第一节 分类回收与分类管理制度189
一、电子废物分类回收与分类管理制度的概念和特点189
二、建立电子废物分类回收与分类管理制度的意义190
三、发达国家电子废物分类回收与分类管理制度的法律规定及其评介192
四、我国电子产品分类回收与分类管理制度的法律规制196
第二节 电子废物的回收利用评价制度198
一、电子废物回收利用评价制度的概念198
二、建立电子废物回收利用评价制度的意义199
三、外国电子废物回收利用评价制度202
四、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利用评价制度的法律规制208
第三节 再生率目标责任制209
一、再生率目标责任制的概念和特点209
二、建立再生率目标责任制度的意义209
三、国外关于再生率目标责任制的规定210
四、我国的电子废物再生率目标责任制度的法律规制216
第四节 定期审查制度219
一、定期审查制度的概念和特点219
二、建立定期审查制度的意义220
三、我国在电子产品领域关于定期审查制度的立法现状222
四、国外相关立法规定及其评介222
五、我国电子(企业、产品、废物处理)定期审查制度的法律规制225
第五节 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227
一、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概述227
二、建立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意义230
三、我国关于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现状232
四、发达国家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立法经验及其评介233
五、我国电子产品生产者责任延伸的法律规制237
第六节 电子废物转移联单制度242
一、电子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概念242
二、建立电子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意义242
三、我国电子废物转移制度的立法现状242
四、外国电子废物转移联单制度的立法及其评介243
五、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利用转移制度的法律规制243
第七节 电子废物强制回收制度244
一、电子废物强制回收制度的概念和特点244
二、建立电子废物强制回收制度的意义244
三、我国电子废物强制回收的立法现状245
四、国外关于电子废物强制回收制度的立法及其评介245
五、我国的电子废物强制回收制度的法律规制246
第八节 电子产品召回制度247
一、电子产品召回的概念247
二、建立电子产品召回制度的意义252
三、我国电子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现状253
四、发达国家和地区电子产品召回制度的立法经验及其评介253
五、我国电子产品召回制度的法律规制258
第九节 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制度260
一、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制度的概念260
二、建立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的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制度的意义261
三、发达国家和地区在电子废物回收利用的政策倾斜与资金支持立法262
四、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利用政策资金环境现状264
五、我国电子废物回收利用政策倾斜和资金支持制度的法律规制266
参考文献269
后记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