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医学人文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医学人文学导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47/30102176.jpg)
- 王亚峰,田庆丰,罗艳艳主编 著
- 出版社: 郑州:郑州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81106848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59页
- 文件大小:37MB
- 文件页数:475页
- 主题词:医学:人文科学-医学院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医学人文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医学人文学的性质、内容、任务及体系结构1
一、医学人文学的性质与内容1
二、医学人文学的地位和作用4
三、医学人文学的核心学科与体系结构7
第二节 医学人文学兴起的背景7
一、医学人文学兴起的社会背景7
二、医学人文学兴起的科学技术背景9
三、医学人文学兴起的思想背景10
四、医学人文学兴起的医学背景11
第三节 学习医学人文学的意义与方法14
一、医学人文学的发展趋势14
二、学习医学人文学的意义14
三、学习医学人文学的方法15
第一篇 医学思想的历史发展与医学模式19
第一章 原始社会的人类文明与医学19
第一节 人类文明的发端与早期的经验医疗19
一、人类的初始文明与经验医疗的萌芽19
二、社会分工促进医疗经验的积累21
第二节 原始宗教与经验医疗22
一、原始的自然观与原始宗教22
二、原始医学的形成23
三、远古时期的医学模式24
第二章 古代文明与医学思想26
第一节 古代东方文明与医学经验知识的积累26
一、古埃及文明与医学26
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与巴比伦医学27
三、古印度文明与医学28
四、中古阿拉伯文明与医学29
第三节 古代西方文明与经验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30
一、希腊古典文明与经验医学理论体系的形成30
二、罗马古典文明与经验医学理论的发展36
三、中古欧洲文明与经验医学的缓慢发展40
第三节 古代中华文明与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42
一、中国奴隶社会文明与经验医疗的积累42
二、中国封建社会文明与中医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44
三、古代中西医学的比较52
第四节 自然哲学医学模式53
一、古代医学的人体观53
二、古代医学的健康观和疾病观53
三、古代医学的自然哲学医学模式54
第三章 近代文明与实验医学的发展55
第一节 文艺复兴至18世纪的医学成就55
一、文艺复兴时期的社会背景55
二、人体解剖学革新和生理学革命60
三、病理解剖学的确立63
四、实验医学思想的兴起64
五、启蒙运动与临床医学的重归理性66
第二节 19世纪的医学成就67
一、19世纪的科学背景和细胞病理学的创立67
二、细菌学和特异性病因学说的形成70
三、免疫学和预防医学思想的兴起72
四、实验医学思想确立主导地位76
五、临床医学的进步与护理学革命76
第三节 生物医学模式79
一、近代医学的人体观和疾病观79
二、生物医学模式的形成及其特征81
三、生物医学模式的作用及其缺陷83
第四章 现代文明与医学理论的发展86
第一节 20世纪社会和科学技术背景86
一、20世纪的社会背景86
二、20世纪的科学技术背景89
第二节 现代医学理论成就93
一、分子生物学的兴起93
二、生理学的进展99
三、免疫学的进展102
四、心身医学的兴起105
五、康复医学的兴起109
第五章 现代医学技术的主要成就111
第一节 诊断技术的进展111
一、心电图技术的发明111
二、内窥镜技术的改进和发展112
三、X-CT技术的发明及影像技术革命113
第二节 治疗技术的进展115
一、青霉素的发现115
二、器官移植技术117
三、断肢再植和显微外科技术119
四、基因工程和人类基因组计划121
第三节 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兴起124
一、介入性心脏病学兴起的背景124
二、介入性心脏病学的基本内容125
三、介入性心脏病学的意义126
第四节 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和趋势127
一、现代医学发展的特点127
二、现代医学发展的趋势128
第六章 现代医学观念的转变和医学模式的转换131
第一节 现代医学的人体观131
一、系统人体观的形成131
二、系统人体观的基本思想134
第二节 现代医学的疾病观138
一、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38
二、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141
三、现代医学对疾病本质及过程的认识142
第三节 现代医学的健康观和审美观145
一、现代医学的健康观和健康的社会文化观145
二、现代医学的审美观和人体美学148
三、医学美容的兴起150
第四节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153
一、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基本内涵153
二、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的必然性154
三、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转换的意义154
第二篇 医学与人类文化159
第七章 医学发展与人类文化159
第一节 医学与医疗服务的发展159
一、医学科学研究的特殊性159
二、医疗服务的特殊性162
第二节 医学发展的内在机制与基本形式163
一、医学发展的动力163
二、医学发展的内在机制167
三、医学发展的价值导向170
四、医学发展的基本形式172
第三节 医学与人类文化的互动174
一、医学与科技文化的互动174
二、医学与精神文化的互动176
三、医学与物质文化的互动181
四、医学与制度文化的互动182
第八章 医疗活动中的心理和行为185
第一节 医疗活动185
一、医疗活动的内涵与性质185
二、医疗活动的类型及构成要素188
三、医务人员角色和病人角色189
第二节 医疗活动中的心理与行为192
一、病人及其亲属的心理特点192
二、医务人员的心理194
三、求医行为和遵医行为195
四、医疗行为199
第三节 医患关系201
一、医患关系的类型201
二、医患关系的发展202
三、影响医患关系的因素204
第四节 医际关系205
一、医生与医生的关系205
二、医生与护士的关系206
三、医护人员与医技人员的关系207
四、医疗专业人员与医疗行政后勤管理人员的关系208
第九章 医疗语言与医患沟通210
第一节 医疗口语210
一、医疗口语的分类210
二、医疗口语的作用212
三、医务人员的体态语214
第二节 医疗书面语215
一、医疗书面语的分类215
二、医疗书面语言的作用216
三、医疗书面语的内容和写作要求217
第三节 医患沟通的语言艺术221
一、病人语言的特点和作用221
二、医患沟通的语言艺术224
第十章 临床思维与循证医学228
第一节 临床思维概论228
一、临床思维的内涵及分类228
二、临床思维的作用和程序228
第二节 临床思维的基本形式、特点及原则229
一、临床思维的基本形式229
二、临床思维的基本特点233
三、临床思维的基本原则235
第三节 误诊的认识论原因237
一、误诊的内涵与外延237
二、客体的复杂性237
三、工具方面的原因238
四、主体方面的原因238
第四节 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思维242
一、治疗思维概述242
二、疾病治疗中的辩证关系243
第五节 循证医学方法245
一、循证医学兴起的背景245
二、循证医学的基本思想247
三、循证医学的实践意义248
第十一章 现代医学发展中的伦理问题250
第一节 医学人道主义250
一、医学人道主义的含义和意义250
二、医学人道主义的历史发展250
第二节 医疗新技术发展和应用的伦理问题253
一、医疗新技术应用中的伦理道德253
二、基因诊断与基因治疗中的伦理问题257
三、器官移植中的伦理问题260
四、人类干细胞研究中的伦理问题268
第三节 生命与死亡的伦理问题271
一、生命的定义271
二、生命伦理272
三、死亡的伦理问题275
四、安乐死的伦理问题279
五、临终关怀道德284
第十二章 医疗活动的法律制度287
第一节 医疗活动中的法律关系和法律责任287
一、医疗活动中的法律关系287
二、医疗法律的渊源289
三、医疗活动中的法律责任290
第二节 医疗活动管理的法律制度292
一、卫生技术人员管理的法律制度292
二、医疗机构管理的法律制度296
三、疾病预防与控制的法律制度298
四、生殖健康与母婴保健的法律制度307
五、器官移植的法律规定309
六、健康相关产品的法律制度311
第三节 医疗事故处理的法律制度313
一、医疗纠纷与医疗事故313
二、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315
三、医疗事故的处置与预防316
四、法律责任317
第三篇 医学与社会321
第十三章 医学与社会的互动321
第一节 医学的社会功能321
一、维护人类健康321
二、提高社会生活质量322
三、促进精神文明建设324
第二节 医学的社会建制325
一、医学社会建制的孕育与萌芽325
二、医学社会建制的形成326
三、医学社会建制的演变329
第三节 医学与社会的互动334
一、医学的社会支持系统334
二、医学的社会化与大卫生观336
三、医学与社会的协调发展339
第十四章 社会医学的兴起与发展343
第一节 社会医学的兴起与发展343
一、社会医学思想的萌芽343
二、社会医学的兴起344
三、社会医学的发展345
第二节 社会医学的基本思想349
一、社会健康思想与社会病理思想349
二、社会诊断与社会防治思想354
三、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358
第三节 医疗卫生服务方式的变革360
一、中国卫生改革与发展360
二、社区医学与初级卫生保健364
第十五章 卫生服务需求与供给371
第一节 卫生服务需求371
一、卫生服务需求概述371
二、卫生服务需求的特点374
三、卫生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376
第二节 卫生服务供给380
一、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内涵380
二、卫生服务供给的特点380
三、医疗卫生服务供给的影响因素382
第十六章 医疗危机的形成与医学目的的重新审视386
第一节 医疗危机386
一、医疗危机的内涵与表现386
二、医疗危机产生的原因387
三、医疗危机的形成与危害388
第二节 医学目的的重新审视391
一、医学目的的与时俱进性391
二、符合时代发展的医学目的392
第三节 卫生服务资源及其配置393
一、卫生服务的资源393
二、医疗卫生资源的合理配置396
第十七章 医疗保健制度401
第一节 我国城镇医疗保健制度401
一、我国城镇医疗保健制度的历史沿革401
二、我国城镇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改革404
三、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409
第二节 我国农村医疗保健制度411
一、我国农村医疗卫生保健制度的历史沿革411
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兴衰413
三、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415
第三节 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简析420
一、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基本类型420
二、医疗保险四种类型的比较425
三、国外医疗保险制度的参考借鉴意义427
第十八章 医务人员的基本素质431
第一节 医务人员的地位和作用431
一、医务人员的职业特点431
二、医务人员在医学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433
第二节 医务人员必备的职业素质435
一、医务人员的科学素质435
二、医务人员的身心素质439
三、医务人员的人文素质442
第三节 医务人员的社会行为448
一、医务人员的社会行为448
二、医务人员的社会承认450
三、医学科学共同体452
参考文献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