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企业生命模型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周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 ISBN:7500566875
- 出版时间:2004
- 标注页数:400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44页
- 主题词:市场营销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企业生命模型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企业成长理论综述与本书的研究框架1
第一节 企业进化理论研究综述1
第二节 波特的竞争战略理论5
一、潜在进入者5
二、现有企业间的竞争6
三、替代品的威胁6
四、买方谈判能力6
五、供方谈判能力6
第三节 企业能力理论9
一、企业能力理论的形成9
二、企业核心能力理论的形成13
第四节 超产权论16
第五节 企业知识论20
第六节 企业生命周期论26
第七节 本书选题的意义与研究框架30
一、本书选题的意义30
二、本书的创新之处与不足之处32
三、本书的研究框架34
第二章 企业的生命模型35
第一节 企业生命模型的提出35
一、已有企业成长理论的不完整性35
二、企业的成长机制——控制力与创新力的统一40
三、企业生命模型的构建52
第二节 企业生命模型的经济学逻辑55
一、双螺旋结构与双链55
二、连接的四因素56
第三节 企业生命模型的管理学逻辑64
一、企业生命模型中的自组织特征65
二、企业生命模型中的信息效率70
第三章 企业生命模型中的治理结构74
第一节 企业治理结构的演化74
一、公司治理演化的效率取向74
二、公司治理结构演化的制度环境取向79
三、有效公司治理机制的客观要求83
第二节 中国公司治理的现状86
第三节 最优企业所有权结构92
一、人力资本产权特征与企业敲竹杠问题94
二、企业内敲竹杠问题总成本最小化与最优企业所有权安排97
三、最优所有权安排中的资本股东结构的实证分析104
第四节 经营者持股与国有企业改革107
一、公司高管人员持股的理论基础108
二、在我国建立员工持股制度的必要性110
三、经营者持股对国有企业改革的意义112
四、实行经营者持股的效用分析113
五、我国经营者持股实现路径分析114
第五节 股票期权激励机制的研究117
一、期权激励机制的基本内容118
二、期权激励机制有效运作的条件120
三、期权激励机制有效运作的配套机制120
四、期权激励机制的发展前景122
五、股票期权制度的关键性技术设计122
六、虚拟股票期权计划126
第六节 独立董事与治理结构129
一、独立董事(Independent Director)的基本概念131
二、独立董事的效能分析134
三、独立董事的报酬及激励136
四、独立董事在公司股权激励机制中的作用137
五、我国目前独立董事制度的实施中存在的弊端139
第四章 企业生命模型中的技术创新141
第一节 技术创新与产业、企业的演化142
一、技术创新与产业的演化143
二、技术创新与企业演化155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作用机制159
第二节 企业创新产品簇的选择164
一、创新产品的选择空间与空间选择164
二、创新产品簇的选择过程167
三、技术创新集群的分析168
第三节 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轮式模型”172
一、企业技术创新的“轮式模型”172
二、企业技术创新的主体机制173
三、企业技术创新的动力机制173
四、企业技术创新的客体系统174
五、企业技术创新的协调机制176
第四节 企业技术创新的风险管理178
一、技术创新风险的根源与因素178
二、技术创新风险的评价、决策与防范184
第五节 企业技术发展趋势与产业成长模式选择189
一、技术发展趋势189
二、移植型与内生型并举的产业成长选择191
第五章 企业生命模型中的企业家197
第一节 企业家对企业生命的作用机制197
一、企业家对企业成长作用的理论回顾197
二、企业家革命与产业、企业的演化201
第二节 企业家作用机制的微观机理202
一、“创新型人力资本”范畴的提出203
二、企业家的创新型人力资本特性的表现208
三、企业家的创新型人力资本特性决定了企业的生命的异质性209
第三节 中国企业家的培育210
一、中国企业家成长的历史类型210
二、中国创新型人力资本模式的现状212
三、营造有利于创新型人力资本的制度环境214
第四节 论知识经济的风险利益特征与企业家的作用225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风险与日俱增225
二、从风险利益的角度去理解风险228
三、风险利益是知识经济的重要特征231
第六章 企业生命模型中的企业文化237
第一节 企业文化的涵义237
第二节 企业文化管理的基本要素243
一、7S管理框架中的软要素243
二、11-C环形模式中的软要素245
三、K理论中的软要素247
四、KD理论中的软要素249
五、ME—公司文化管理的基本要素250
第三节 企业文化的内在机制与演化254
一、企业文化的作用机制254
二、文化管理的内在作用机理及其特征259
三、企业文化的演化263
第四节 日美企业文化比较与启示265
一、美国企业文化及其变迁266
二、日本企业文化点评271
第五节 企业要树立诚信文化274
一、信用严重缺失的后果275
二、诚信文化的建立280
第七章 企业生命模型的评价体系283
第一节 财务与非财务绩效评价体系283
一、财务评价体系285
二、非财务评价指标体系293
第二节 企业生命模型的四因素评价296
一、标准普尔的公司治理评分体系297
二、企业技术评价体系308
三、企业家的评价314
第三节 企业生命模型的创值评价体系及预警系统320
一、创值系列评估标准的公式、计算说明及指标涵义320
二、构建基于创值基准的评价体系321
三、创值系列评估标准与利润标准的比较324
四、创值系列评估标准的主要应用领域327
五、创值率指标与企业的三级预警指标331
第八章 企业生命模型的环境适应337
第一节 营销理论的新范式338
一、营销理论的演变338
二、营销理论的新范式的探讨341
第二节 面对WTO的中国大企业营销350
一、全球化的形成350
二、WTO条件下中国企业市场营销的发展趋势353
参考文献361
一、英文部分361
二、中文部分369
附表380
后记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