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29/30953728.jpg)
- 陈彬,张功林,黄建业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1150935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68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276页
- 主题词:配电自动化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配电自动化系统实用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1 配电自动化的概念与系统构成1
1.1.1 配电自动化的概念1
1.1.2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构成5
1.2 配电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9
1.2.1 国外配电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9
1.2.2 国内配电自动化的现状与发展14
1.3 配电自动化系统的实现方式15
1.3.1 简易型16
1.3.2 实用型17
1.3.3 标准型17
1.3.4 集成型18
1.3.5 智能型19
第2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规划建设21
2.1 建设原则21
2.1.1 总体原则21
2.1.2 配电主站建设原则22
2.1.3 配电子站建设原则23
2.1.4 配电终端建设原则24
2.1.5 信息交互建设原则25
2.1.6 安全防护建设原则25
2.1.7 馈线自动化建设原则26
2.2 实施条件26
2.2.1 对配电设备的要求26
2.2.2 对配电网络的要求26
2.2.3 对通信通道的要求27
2.3 规划要求、步骤与内容29
2.3.1 规划总体要求29
2.3.2 规划实施步骤29
2.3.3 面向配电自动化的配网现状分析内容31
2.3.4 面向配电自动化的配电网架与设备优化规划内容32
2.3.5 配电自动化系统各组成部分规划内容33
2.3.6 投资估算与效益分析内容35
第3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设计选型38
3.1 一次设备的特性与选型38
3.1.1 断路器38
3.1.2 隔离开关44
3.1.3 负荷开关46
3.1.4 熔断器51
3.1.5 电流互感器55
3.1.6 电压互感器59
3.2 配电自动化主站62
3.2.1 架构设计62
3.2.2 功能要求63
3.2.3 软硬件配置80
3.2.4 技术要求82
3.3 配电子站83
3.3.1 架构设计83
3.3.2 功能要求84
3.3.3 软硬件配置84
3.3.4 技术要求84
3.4 配电终端85
3.4.1 构成设计85
3.4.2 基本要求86
3.4.3 馈线终端87
3.4.4 站所终端91
3.4.5 技术要求91
3.5 故障指示器92
3.5.1 构成设计93
3.5.2 基本要求95
3.5.3 技术要求95
3.6 用户分界开关100
3.6.1 构成设计100
3.6.2 基本要求101
3.6.3 技术要求101
3.7 信息交互103
3.7.1 架构设计103
3.7.2 与配电生产管理系统的交互104
3.7.3 与调度自动化系统的交互105
3.7.4 与营销相关应用系统的交互105
3.7.5 技术要求105
3.8 安全防护107
3.8.1 架构设计107
3.8.2 子站终端要求109
3.8.3 纵向通信要求109
3.8.4 主站要求110
3.8.5 横向边界要求110
3.9 通信系统111
3.9.1 架构设计111
3.9.2 骨干层通信112
3.9.3 接入层通信113
3.9.4 技术要求120
3.9.5 通信网络管理系统121
3.10 馈线自动化123
3.10.1 馈线自动化对网架和设备的要求124
3.10.2 馈线自动化模式125
3.10.3 技术要求130
第4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安装调试131
4.1 主站安装131
4.1.1 作业前准备131
4.1.2 作业过程与内容132
4.2 主站调试134
4.2.1 作业前准备134
4.2.2 作业过程与内容135
4.3 终端安装135
4.3.1 作业前准备135
4.3.2 作业过程与内容136
4.4 终端调试138
4.4.1 作业前准备138
4.4.2 作业过程与内容138
4.5 系统联调139
4.5.1 作业前准备139
4.5.2 作业过程与内容141
第5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验收144
5.1 验收的形式与原则144
5.1.1 验收形式144
5.1.2 验收原则145
5.2 工厂验收145
5.2.1 验收条件145
5.2.2 验收内容146
5.2.3 验收流程148
5.2.4 评价标准149
5.2.5 质量文件149
5.3 现场验收150
5.3.1 验收条件150
5.3.2 验收内容150
5.3.3 验收流程151
5.3.4 评价标准151
5.3.5 质量文件152
5.4 实用化验收153
5.4.1 验收条件153
5.4.2 验收内容153
5.4.3 验收流程154
5.4.4 评价标准154
5.4.5 质量文件154
第6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运行维护管理156
6.1 总体要求156
6.2 管理职责156
6.3 运行管理157
6.3.1 制度与人员要求157
6.3.2 运行维护要求157
6.3.3 缺陷管理158
6.3.4 检修管理159
6.3.5 投运和退役管理160
6.3.6 软件管理160
6.4 检验管理160
6.5 技术管理161
6.6 通信通道管理161
6.7 运行考核考评管理162
第7章 配电自动化系统检测164
7.1 检测对象与种类164
7.2 主站检测164
7.2.1 测试环境164
7.2.2 软硬件配置165
7.2.3 测试项目与方法166
7.3 配电自动化终端检测172
7.3.1 测试环境172
7.3.2 软硬件配置173
7.3.3 实验室测试项目与方法174
7.3.4 现场检验项目与方法184
7.4 系统检测185
7.4.1 测试环境185
7.4.2 软硬件配置187
7.4.3 测试项目与方法188
7.5 物理仿真检测190
7.5.1 测试环境191
7.5.2 软硬件配置191
7.5.3 测试项目与方法192
第8章 配电系统故障特征与处理技术198
8.1 配电系统中性点接地方式198
8.1.1 中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198
8.1.2 低压配电网中性点接地方式201
8.2 短路故障203
8.2.1 短路故障特征分析203
8.2.2 短路故障定位算法205
8.2.3 非故障区段供电恢复208
8.2.4 紧急状态下大面积断电快速恢复210
8.3 单相接地故障211
8.3.1 单相接地故障特征211
8.3.2 单相接地故障选线算法219
第9章 配网继电保护配置原则与典型模式224
9.1 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原则及其整定方法224
9.1.1 配电网继电保护配置原则224
9.1.2 配电网继电保护整定方法224
9.2 配电网继电保护典型模式介绍229
9.3 配电网继电保护典型模式保护原理及其配置方式231
9.3.1 基于断路器和分界开关的两级电流保护方式231
9.3.2 基于断路器和分界开关的三级电流保护方式233
9.3.3 基于集中监控的馈线自动化保护方式234
9.3.4 基于开关重合模式的馈线自动化保护方式235
9.3.5 基于智能分布式终端的快速保护方式238
9.3.6 基于差动保护的快速保护方式239
第10章 实例分析240
10.1 国内A市实用型配电自动化工程240
10.1.1 区域概况240
10.1.2 网架建设240
10.1.3 设备改造241
10.1.4 主站建设242
10.1.5 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245
10.1.6 通信系统建设245
10.2 国内B市集中型配电自动化工程246
10.2.1 区域概况246
10.2.2 网架建设247
10.2.3 设备改造247
10.2.4 主站改造248
10.2.5 配电自动化终端建设249
10.2.6 通信系统建设251
10.2.7 信息交换总线建设253
10.2.8 停电管理系统建设255
10.3 日本配电自动化工程260
10.3.1 日本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260
10.3.2 日本配电自动化系统软件功能261
10.3.3 日本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261
10.3.4 日本配电自动化带来的效益262
10.4 韩国配电自动化工程263
10.4.1 韩国配电自动化设备简介263
10.4.2 韩国配电自动化通信方式263
10.4.3 韩国配电自动化系统软件功能264
10.4.4 韩国配电自动化带来的效益264
10.4.5 韩国配电自动化发展历程264
10.5 美国博尔德市智能配电网工程265
10.5.1 博尔德市未来电网的特征265
10.5.2 博尔德市智能电网266
参考文献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