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0947497.jpg)
- 甘丽华著;江作苏总主编;喻发胜执行主编 著
- 出版社: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2269229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52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159页
- 主题词:记者-新闻工作-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记者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消解 以《中国青年报》记者群体为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研究背景1
第二节 文献综述5
一、国外研究现状5
二、国内研究现状9
第三节 理论基础13
一、理论假设13
二、理论视点14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21
一、研究方法21
二、研究框架25
第二章 机关报模式与记者职业身份的变形28
第一节 国家层面的新闻职业规定29
一、“完全的党报”特征29
二、双重使命:团中央与全国青年的喉舌30
三、开明政治家与记者职业身份的体制内协商34
第二节 体制内开放与职业意识的有限导入37
一、读者来信受重视的时代背景39
二、读者来信的特点41
三、读者来信对《中国青年报》记者新闻实践的影响43
第三节 职业身份认同错位:富有革命热情的“机关干部”45
一、职业动机:服从组织决定45
二、作为批判靶子的“资产阶级新闻观”48
三、新闻真实性原则的消亡51
第三章 新闻共同体的回归与记者职业身份的建构56
第一节 从“宣传本位”向“新闻本位”的转型57
第二节 专业控制:“高水平的一致”60
一、从直接控制到专业控制60
二、对下:从单向灌输到双向互动61
三、从“政治化”向“专业化”转型62
第三节 深度报道:“主体新闻观”的建构与解构64
一、深度报道产生的时代背景和内部动因64
二、“张建伟模式”与记者职业身份内部协商67
第四节 自我认同:从普罗米修斯到西西弗斯71
一、群体特征:底层生活经验71
二、从普罗米修斯到西西弗斯的角色转换74
第四章 媒介市场化变革与记者职业身份的解构81
第一节 抵抗:夭折的公司化改革82
一、作为抵抗的“主流大报”转型82
二、“团中央机关报”表述的退场84
三、失败的改革86
第二节 商业化收编:记者考核条例风波87
一、商业化收编之一:发行87
二、商业化收编之二:记者考核88
第五章 职业身份认同的建构与分裂92
第一节 认同的力量93
一、合法性认同:新闻记者是一种职业93
二、抗拒性认同:“职业共同体”的形成94
三、规划性认同:新闻实践的转型97
第二节 记者职业身份认同建构的逻辑99
一、“国家一媒体”边界关系的突破与职业意识表述100
二、“媒体一公众”边界关系的建构与职业意识表述102
三、记者群体内互动:职业身份认同的内化104
第三节 分裂感的正面价值与负面意义107
一、“半官、半商、半文、半武”的尴尬107
二、收入多元化对职业身份认同的消解109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开放语境中记者职业身份的社会协商113
一、“边缘突破”的困局113
二、开放语境中记者职业身份的重构114
三、本书的不足116
参考文献117
附录一:访谈提纲128
附录二:访谈记录(节选)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