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刑法总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刑法总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5/30937915.jpg)
- 屈学武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615987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45页
- 文件大小:87MB
- 文件页数:461页
- 主题词:刑法-法学-中国-研究生-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刑法总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言1
第一章 刑法与刑法学论要6
第一节 刑法与刑法学6
一 刑法与刑法的体系6
二 刑法学及其体系7
第二节 刑法基本理论的对立:刑法客观主义与刑法主观主义8
一 刑法客观主义与刑法主观主义的理论对立8
二 刑法客观主义与刑法主观主义简评18
第三节 刑法的机能20
一 行为规制及其裁判功能20
二 法益保障机能22
三 人权保障机能24
思考题25
第二章 刑法的解释27
第一节 刑法解释论概述27
一 刑法解释论的起源及其性质27
二 刑法解释的分类30
三 不同法系的不同解释价值39
第二节 刑法的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41
一 形式解释论基本观点概述42
二 实质解释论基本观点论要46
三 形式解释论与实质解释论争议点聚焦52
四 结语:本书所持立场54
思考题66
第三章 刑法的效力立法检视68
第一节 我国刑法的空间效力规定68
一 国外关于空间效力的刑事立法例69
二 中国刑法的空间效力71
第二节 我国刑法关于时间效力的规定76
一 生效时间76
二 失效时间76
三 刑法的溯及力77
四 司法解释与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梳理与分析78
思考题86
第四章 刑法法定原则与学理原则87
第一节 刑法法定基本原则88
一 罪刑法定原则88
二 刑法适用平等原则93
三 罪刑相当原则104
第二节 刑法的学理原则109
一 刑罚个别化原则109
二 刑法的谦抑性原则113
思考题119
第五章 犯罪论体系概述121
第一节 中国传统的四要件犯罪论体系123
一 犯罪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其特征123
二 犯罪构成与犯罪概念的关系123
三 中国刑法学界关于犯罪构成的学理争议124
四 犯罪构成的学理分类125
第二节 以德国、日本为代表的大陆法系犯罪论体系概览126
一 德国古典犯罪论体系:行为构成要件说127
二 德国新古典犯罪论体系:违法行为类型说129
三 德国目的论犯罪论体系:开放的构成要件说131
四 日本犯罪论体系论要133
思考题136
第六章 构成要件符合性138
第一节 构成要件的类型139
一 行为类型说、违法类型说和违法有责类型说139
二 违法构成要件与责任构成要件147
三 一般构成要件与特别构成要件149
四 基本的构成要件与修正的构成要件150
第二节 构成要件要素150
一 行为主体151
二 行为155
三 客体163
四 结果165
五 因果关系及客观归责理论169
六 主观的构成要件要素177
七 行为状况与条件180
思考题181
第七章 违法性183
第一节 违法性的实质及主客观违法观184
一 违法的实质184
二 主观违法论与客观违法论之争188
第二节 实质上阻却违法的原则192
一 结果无价值论之阻却违法原则193
二 行为无价值论之阻却违法原则195
第三节 法定的违法性阻却事由195
一 正当防卫196
二 紧急避险209
第四节 超法规的违法性阻却事由219
一 被害人承诺220
二 自救行为223
思考题226
第八章 有责性228
第一节 责任能力232
一 责任能力概述232
二 责任能力的认定234
三 责任能力的分类235
四 年龄与减轻刑事责任事由239
第二节 责任故意240
一 责任故意概说240
二 故意的根据241
三 故意的构成245
四 故意的种类245
五 故意与刑法上的事实认识错误249
第三节 责任过失254
一 过失的概念及种类:疏忽大意过失与过于自信过失255
二 过失的本质255
三 过失的构成:意识、意志特征及关注能力、关注义务与结果回避义务256
四 过失犯的构成原则:有危害结果及法律规定262
五 非犯罪化:合理信赖原则与被允许的危险263
第四节 阻却责任的事由264
一 适法期待可能性264
二 违法性认识的可能性274
思考题281
第九章 未完成罪284
第一节 犯罪预备285
一 犯罪预备的概念与特征285
二 犯罪预备的种类及其与阴谋犯的区别287
三 犯罪预备的处罚289
第二节 犯罪未遂289
一 未遂犯的可罚性根据290
二 犯罪未遂的成立291
三 未遂犯的类型299
四 不能犯的类型及其与未遂犯的区别299
五 不能犯的立法例309
六 我国刑法对未遂犯的处罚规定311
第三节 犯罪中止312
一 对中止犯减免刑罚的根据312
二 犯罪中止的成立条件316
三 犯罪中止的分类322
四 犯罪中止的刑事责任324
思考题325
第十章 共同犯罪327
第一节 共同犯罪的成立328
一 关于共同犯罪成立的学理之争328
二 本书的立场330
第二节 共同犯罪人的分类及其处罚根据331
一 共同犯罪人的学理分类及其处罚332
二 共同犯罪人的法律分类及其处罚337
第三节 共同犯罪的分类342
一 共同犯罪的法学分类342
二 共同犯罪的法律分类343
思考题346
第十一章 罪数形态348
第一节 一罪与数罪概述348
一 区分一罪与数罪的标准349
二 非数罪并罚的几种情况351
第二节 实质一罪351
一 实质一罪的概念351
二 实质一罪的类型352
第三节 法定一罪359
一 结合犯360
二 集合犯360
第四节 裁定一罪362
一 裁定一罪的概念362
二 裁定一罪的种类362
思考题368
第十二章 刑罚概述370
第一节 刑罚的功能与目的371
一 刑罚的基本属性及其概念371
二 刑罚的功能372
三 刑罚的目的374
第二节 中国刑罚的体系377
一 刑罚的体系概述377
二 主刑及其相关刑罚之学理研讨378
三 附加刑与非刑罚方法处罚388
思考题394
第十三章 刑罚裁量制度396
第一节 量刑原则暨量刑情节概述396
一 量刑原则的内容397
二 量刑情节398
第二节 累犯制度及问题研讨400
一 累犯的概念及其分类400
二 累犯的构成要件400
三 对我国累犯制度的学理之争403
第三节 自首、坦白与立功406
一 一般自首406
二 准自首与坦白408
三 立功表现410
第四节 数罪并罚的原则410
一 中国刑法关于数罪并罚的原则411
二 适用数罪并罚的条件及其不同情况下的适用412
思考题414
第十四章 刑罚执行制度416
第一节 刑罚执行制度概述416
一 刑罚执行制度概念剖析及相关规定416
二 缓刑制度的基本属性417
第二节 缓刑制度及问题研讨418
一 缓刑的适用条件419
二 缓刑的宣告及其效力420
三 缓刑的考验期限及其法律效果421
四 缓刑的撤销422
五 关于对缓刑犯实行社区矫正的学理之争422
第三节 减刑制度425
一 减刑制度概述425
二 减刑的适用条件426
三 减刑的限度及其程序427
第四节 假释制度研究429
一 假释制度概述429
二 假释的条件430
三 假释考验期满的法律效果432
思考题433
第十五章 刑罚权的消灭435
第一节 刑罚权的消灭论要435
一 刑罚权的消灭与刑罚的消灭435
二 刑罚权消灭的事由436
第二节 时效437
一 追诉时效规定的理论依据之争438
二 时效等级及其期限计算439
三 追诉时效的中断440
四 追诉时效的延长441
第三节 赦免441
一 大赦制度442
二 特赦制度442
三 大赦和特赦的主要区别443
四 学界关于在宪法中增设大赦制度的立法建言443
思考题4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