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部队急进高原卫生防病指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部队急进高原卫生防病指南
  • 罗芳,刘兵主编;李晖,袁健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 ISBN:9787509176320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269页
  • 文件大小:99MB
  • 文件页数:287页
  • 主题词:高原医学-军队卫生-指南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部队急进高原卫生防病指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第一节 我国主要高原简介1

一、青藏高原1

二、新疆高原(又称新藏高原)3

三、云贵高原4

四、黄土高原4

五、内蒙古高原5

第二节 高原环境医学特点5

一、高原环境特点5

二、高原生物医学特点8

第三节 高原缺氧对人体的影响9

一、呼吸系统的反应与适应9

二、对循环系统的影响10

三、对神经、精神、心理的影响11

四、对血液系统的影响12

五、对消化系统的影响13

六、对劳动效率的影响13

第2章 高原病的防治14

第一节 急性高原病14

一、急性轻型高原病(急性高原反应)15

二、高原肺水肿17

三、高原脑水肿20

四、阶梯治疗方案22

五、急性高原病的后送原则22

第二节 慢性高原病23

一、慢性高原反应23

二、高原红细胞增多症23

三、高原心脏病25

四、高原血压异常症27

五、高原衰退症28

第三节 高原病的预防29

一、阶梯适应29

二、促进心理平衡30

三、预防感冒30

四、药物预防30

五、准备器材30

六、合理安排生活30

七、及时治疗后送30

第3章 高原环境所致其他疾病的防治31

第一节 高原寒冷环境对健康损伤的防治31

一、高原寒冷地区的气候特点31

二、高原寒冷环境对机体生理功能影响的特点32

三、人体对高原寒冷环境的适应性33

四、高原寒冷所致损伤34

五、高原寒冷损伤的防治37

第二节 皮肤黏膜损伤40

一、雪盲40

二、皮肤皲裂40

三、日光性皮炎40

四、鼻出血41

第三节 沙尘天气对人体健康损伤的防护41

一、基本概念41

二、沙尘暴的天气特征42

三、沙尘及沙尘暴天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42

四、沙尘及沙尘暴天气对健康损害的防护47

第4章 部队进驻高原的卫生要求49

第一节 进驻前卫生要求49

一、正确认识高原环境49

二、通过宣传教育增强战胜高原的自信心49

三、身体准备50

四、物资准备50

五、高原适应性锻炼51

第二节 进驻途中卫生要求51

一、进驻高原途中一般卫生要求51

二、乘坐交通工具要求52

三、宿营53

四、饮食53

五、服装54

六、途中伤病员的管理54

第三节 高原女性的卫生防护54

第5章 高原训练(劳动)卫生55

第一节 高原训练(劳动)一般卫生要求55

一、高原军事训练与作业特点55

二、高原适应锻炼方案55

三、高原军事训练(劳动)卫生防护56

第二节 高原环境单兵体能训练56

一、单兵适宜负重量与行军速度56

二、高原士兵体能评价与方法57

第三节 高原行军卫生59

一、高原行军特点59

二、高原行军卫生要求60

三、高原露宿营60

第6章 高原营养61

一、高原低氧环境对人体食物消化和营养摄取的影响61

二、高原人体营养需求62

三、高原野生植物资源的利用63

第7章 食品安全管理64

第一节 细菌性食物中毒64

一、常见细菌性食物中毒64

二、细菌性食物中毒的防治原则70

第二节 化学性食物中毒70

一、亚硝酸盐中毒70

二、砷化物中毒71

三、有机磷中毒71

四、其他化学性食物中毒72

第三节 有毒动植物性食物中毒73

一、鱼类引起的组胺中毒73

二、某些动物组织引起的食物中毒74

三、毒蕈(毒蘑菇)中毒74

四、含氰苷植物中毒75

五、其他有毒动植物中毒76

第四节 食物中毒的调查处理77

一、食物中毒的一般急救处理77

二、现场调查78

三、采样检验79

四、中毒原因的流行病学调查79

五、现场预防控制措施81

第五节 高原食品卫生监督管理83

一、建立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83

二、明确责任,逐级负责,使食品安全监督常态化和主动化83

三、就地从简,完善高原食品卫生保障制度83

四、严把食品采购关83

五、严把食品制作关83

六、落实战时食品卫生安全应急保障制度84

第8章 饮水卫生85

一、水源侦查85

二、饮用水水源的选择与防护86

三、水的处理88

四、饮水的快速处理92

五、特殊水质处理93

六、高原水源的利用96

七、饮水卫生要求96

八、战时饮水卫生要求97

九、核、化、生武器污染水的处理98

第9章 野营卫生102

一、野营地选择的卫生学要求102

二、营区配置卫生学要求102

三、居民点宿营的卫生要求103

四、营区公共卫生管理要求103

五、野营卫生防病103

六、雪窝106

第10章 病原媒介生物防治107

第11章 消毒、杀虫、灭鼠108

第一节 消毒108

一、常用消毒方法108

二、疫区饮用水的消毒与管理110

三、主要传染病疫点消毒要求111

第二节 常见卫生害虫的化学防治128

一、蚊虫的防治128

二、蝇类的防治128

三、蟑螂的防治129

四、蚤的防治129

五、虱的防治129

六、臭虫的防治129

七、蠓、虻、蚋和白蛉的防治130

八、蜱、螨的防治130

九、蚂蚁的防治130

第三节 常见鼠种的防治130

一、家栖鼠的防治130

二、黑线姬鼠的防治130

三、草原黄鼠的防治131

四、喜马拉雅旱獭的防治131

第12章 自然疫源性疾病132

第一节 概述132

一、基本概念132

二、我国高原地区存在的自然疫源性疾病132

三、构成自然疫源地的条件133

四、自然疫源性疾病的防治原则134

第二节 鼠疫135

一、病原学135

二、流行病学136

三、发病机制136

四、临床表现137

五、诊断138

六、治疗138

七、预后139

八、预防139

第三节 炭疽140

一、病原学140

二、流行病学140

三、发病机制141

四、临床表现141

五、诊断142

六、治疗142

七、预后143

八、预防144

第四节 流行性乙型脑炎144

一、病原学144

二、流行病学145

三、发病机制145

四、临床表现145

五、诊断147

六、治疗147

七、预后148

八、预防148

第五节 狂犬病149

一、病原学149

二、流行病学150

三、发病机制150

四、临床表现150

五、实验室检查151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51

七、治疗152

八、预后152

九、预防152

第六节 流行性出血热153

一、病原学153

二、流行病学153

三、发病机制154

四、临床表现155

五、诊断156

六、治疗157

七、预后159

八、预防159

第七节 包虫病159

一、病原学159

二、流行病学160

三、发病机制160

四、临床表现161

五、辅助检查162

六、诊断162

七、治疗163

八、预防163

第八节 布氏菌病163

一、病原学163

二、流行病学164

三、发病机制164

四、临床表现164

五、辅助检查165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65

七、治疗166

八、预防166

第13章 其他主要常见传染病的防治168

第一节 霍乱168

一、病原学168

二、流行病学168

三、发病机制169

四、临床表现169

五、辅助检查170

六、诊断171

七、治疗172

八、预防173

第二节 病毒性肝炎173

一、病原学173

二、流行病学175

三、发病机制176

四、临床表现177

五、辅助检查178

六、诊断179

七、治疗180

八、预后181

九、预防181

第三节 细菌性痢疾181

一、病原学182

二、流行病学182

三、发病机制182

四、临床表现183

五、辅助检查183

六、诊断184

七、鉴别诊断184

八、治疗185

九、预防186

第四节 伤寒和副伤寒187

一、病原学187

二、流行病学187

三、发病机制187

四、临床表现188

五、辅助检查188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188

七、治疗189

八、预防191

第五节 流行性和地方性斑疹伤寒191

一、病原学191

二、流行病学191

三、发病机制192

四、临床表现193

五、诊断193

六、鉴别诊断194

七、治疗194

八、预防194

第六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195

一、病原学195

二、流行病学195

三、发病机制196

四、临床表现196

五、诊断197

六、鉴别诊断198

七、治疗198

八、预防201

第七节 传染性肺结核201

一、病原学202

二、流行病学202

三、发病机制202

四、临床表现203

五、检查204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04

七、治疗205

八、预防205

第八节 流行性感冒206

一、病原学206

二、流行病学207

三、发病机制207

四、临床表现208

五、辅助检查208

六、诊断209

七、治疗209

八、预防210

第九节 破伤风210

一、病原学210

二、流行病学211

三、发病机制211

四、临床表现211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212

六、治疗212

七、预防212

第十节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213

一、病原学213

二、流行病学213

三、发病机制214

四、临床表现214

五、诊断214

六、治疗215

七、预防215

第十一节 感染性腹泻216

一、病原学216

二、流行病学216

三、发病机制216

四、临床表现216

五、实验室检查216

六、诊断217

七、治疗217

八、预防217

第十二节 高致病性禽流感217

一、病原学218

二、流行病学218

三、发病机制218

四、临床表现218

五、实验室检查219

六、诊断与鉴别诊断219

七、治疗220

八、预防221

第14章 生物地球化学性疾病的防治223

第一节 概述223

一、概念223

二、流行病学特征223

三、疾病类型224

四、影响流行的因素224

五、确诊依据224

六、防治措施225

第二节 地方性甲状腺肿225

一、病因225

二、发病机制226

三、临床表现226

四、诊断227

五、治疗227

六、并发症228

七、预后228

八、预防228

第三节 地方性克汀病229

一、病因229

二、发病机制229

三、流行病学230

四、临床表现231

五、诊断232

六、检查234

七、治疗234

八、预后235

九、预防235

第四节 地方性氟中毒236

一、病因236

二、流行病学特征237

三、发病机制238

四、临床表现239

五、诊断239

六、治疗240

七、预防240

第五节 大骨节病241

一、病因241

二、传播途径241

三、流行病学特征242

四、临床表现243

五、诊断243

六、治疗243

七、预防244

第六节 地方性砷中毒244

一、病因244

二、发病机制244

三、流行病学特征245

四、临床表现246

五、诊断247

六、治疗247

七、预防247

第15章 高原常见意外伤害的防治249

第一节 常见有害昆虫249

一、蚊子249

二、苍蝇249

三、跳蚤249

四、蠓250

五、蜱250

六、螨250

七、恙虫251

八、毒蜂251

第二节 常见有害动物251

一、鼠251

二、旱獭252

三、毒蛇252

四、蜈蚣254

五、犬254

六、野兔254

第三节 常见有害植物255

一、毒蕈255

二、野芹255

三、野菜255

四、漆树256

五、曼陀罗256

六、天南星256

第四节 常见自然灾害256

一、地震的脱险与求生256

二、泥石流的脱险与求生257

三、雪崩的脱险与求生258

附录A 主要传染病的潜伏期、传染期、隔离期与接触者观察期及管理办法260

附录B 几种主要疫苗、菌苗、类毒素、抗毒素等的预防接种方法26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