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晚明张杨园先生学术思想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晚明张杨园先生学术思想研究
  • 林庆彰主编;何明颖著 著
  • 出版社: 花木兰文化出版社
  • ISBN:978986652892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27页
  • 文件大小:153MB
  • 文件页数:340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晚明张杨园先生学术思想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生平述略1

第二节 著述与刊行6

一、著述6

二、刊行20

第三节 时代背景24

一、明末清初之政治概况24

(一)明末之政治26

1.政务废弛、弊害丛生26

2.政党倾轧、奄宦弄权27

3.苛敛侵削、经济崩溃29

4.风俗恶薄、道德沦丧32

5.寇盗四起、闯贼陷京34

(二)清初之政治35

1.亡臣遗民、排满复明35

2.招纳降臣、收拾人心35

3.开科取士、禁社压制36

(三)对当时知识分子之影响37

二、明末清初之学术潮流39

(一)学风革新之背景40

1.姚江末流猖狂40

2.释老学说盛行41

3.结社声气之习42

4.结论44

(二)学风革新之流派44

三、先生个人之环境遭遇46

(一)生计困窘46

(二)病痛寖寻48

(三)天伦厄变50

(四)水旱凶灾51

(五)赋役繁重53

(六)寇盗肆虐54

(七)教衰俗敝56

(八)结论59

第二章 杨园之师友渊源61

第一节 父兄62

第二节 师长63

第三节 学侣69

一、早年读书之友69

二、山阴师门之友78

三、生平道谊之友84

第四节 后学100

第五节 私淑108

第三章 杨园之思想渊源与治学历程127

第一节 杨园之思想渊源127

一、渊源家教127

二、根柢四书五经129

三、潜沈文史诸子132

四、涵泳宋明诸儒137

五、切磋师友绪论140

第二节 杨园之治学历程143

一、早年之教育环境及思想144

(一)少年时代从师之影响144

(二)早期之思想概况145

(三)出入王学之时期及其影响147

(四)体验宋儒义理之时期及其思想152

1.体验宋儒之义理154

2.志意之锻炼159

3.别流俗之非161

二、问业蕺山时期之思想164

(一)蕺山思想之特质165

(二)蕺山学说对杨园之影响169

(三)杨园对蕺山学说之修正175

三、思想之转化时期186

(一)对阳明良知说之摒弃187

(二)宋儒思想之精进融通189

第四章 杨园之学术思想研究199

第一节 哲学思想201

一、本体论201

(一)论理气202

(二)论心性204

二、工夫论204

(一)论敬210

(二)论中和214

(三)论下学上达217

(四)论克己复礼219

(五)论格物致知222

三、结语224

第二节 政治思想224

一、政治之根本观念225

(一)为政以德225

(二)选贤任能226

1.知人227

2.亲贤并用228

3.不可用小人228

4.任官取士229

(三)因时立制230

(四)施政次第230

(五)君臣之道231

1.论君臣之共道231

2.论君主之道233

3.论臣下之道234

二、论明代制度之弊236

(一)论科举237

(二)论官制237

(三)论资格239

(四)论军政239

(五)其他240

三、民族思想241

(一)出处241

(二)学术243

(三)教育245

第三节 经济思想247

一、务本节用247

二、论明代农政之废249

三、论明代赋役之弊250

四、论明代水利漕运252

第四节 教育思想254

一、教育之目的255

二、蒙养以正257

(一)学必有师257

(二)慎择师259

(三)养正之道259

三、治学之道261

(一)先立乎其大261

(二)亲师取友262

(三)择善而从263

(四)反躬自得264

(五)循序恒久265

(六)专一精熟265

(七)虚心去矜266

(八)忧勤惕厉267

四、教学之精神与方法268

(一)教学之精神268

(二)教学之方法270

五、结语270

第五节 其他:经、史、文学271

一、不轻著书之基本主张271

二、经学273

(一)反求诸其身274

(二)经句之阐释274

(三)群经之大义276

(四)经文之阙疑285

(五)结语287

三、史学287

(一)史以致用287

(二)史书不可尽信288

四、文学289

(一)文以载道290

(二)德而后文290

(三)文需达意当理、求实291

(四)诗主性情292

(五)诗文可寓不可溺293

第五章 杨园学说之时代意义295

第一节 荟萃义理精微、综先儒之大成295

第二节 辨正良知流弊、矫姚江之狂澜298

第三节 严别儒释异同、端学术之风气302

第四节 评骘当世学者弊病、为中流之砥柱304

第五节 析论前儒得失、示后学以途径308

第六节 推尊朱子之学、下开清献之传315

第六章 结论317

附录:张杨园先生像321

参考书目3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