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聚合物阻燃新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聚合物阻燃新技术](https://www.shukui.net/cover/8/30917232.jpg)
- 彭治汉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222979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316页
- 文件大小:41MB
- 文件页数:329页
- 主题词:高聚物-人工合成-阻燃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聚合物阻燃新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绪论1
1 1 材料的阻燃、消烟与防火1
1.2 阻燃材料市场现状和品种变化趋势1
1.3 阻燃材料与环境问题4
1.4 阻燃材料评价与法规6
1.5 阻燃技术与材料发展动向和展望9
第2章 卤素阻燃剂11
2.1 概述11
2.2 四溴双酚A13
2.2.1 概述13
2.2.2 主要性能13
2.2.3 四溴双酚A的毒性13
2.2.4 生物代谢与环境分析14
2.2.5 降解14
2.2.6 四溴双酚A合成工艺新进展15
2.3 十溴二苯乙烷20
2.3.1 概述20
2.3.2 合成方法21
2.3.3 应用与国内发展动向23
2.4 溴代二苯醚类阻燃剂27
2.4.1 五溴二苯醚27
2.4.2 八溴二苯醚28
2.4.3 十溴二苯醚29
2.4.4 八溴二苯醚的替代品29
2.5 溴化环氧树脂33
2.5.1 合成方法33
2.5.2 溴化环氧树脂的性能与应用35
2.5.3 市场预测39
2.6 溴代苯基三甲基氢化茚39
2.6.1 基本性能39
2.6.2 合成方法41
2.7 季戊四醇溴化物及衍生物42
2.7.1 二溴新戊二醇及其衍生物42
2.7.2 三溴季戊醇及其衍生物44
2.8 溴化聚苯乙烯和聚溴化苯乙烯44
2.8.1 溴化聚苯乙烯44
2.8.2 聚溴化苯乙烯48
2.9 2,4,6-三(三溴苯氧基)-1,3,5-三嗪49
2.9.1 合成工艺49
2.9.2 开发与应用50
2.10 四溴双酚S二(2,3-二溴丙基)醚50
2.10.1 合成方法50
2.10.2 八溴S醚的应用51
2.11 新型卤素阻燃剂的开发与应用51
2.11.1 新型含溴高分子阻燃剂51
2.11.2 新型卤素阻燃剂的发展方向53
第3章 磷系阻燃剂54
3.1 概述54
3.2 脂肪族磷酸酯54
3.2.1 无卤脂肪族磷酸酯54
3.2.2 卤代脂肪族磷酸酯55
3.3 芳香族磷酸酯59
3.3.1 三苯基磷酸酯59
3.3.2 间苯二酚双磷酸酯60
3.3.3 双酚A二磷酸酯(BDP,BBC)61
3.3.4 多聚芳基磷酸酯61
3.3.5 含氮多芳烃磷酸酯62
3.3.6 含直链脂肪烃的芳香族磷酸酯63
3.3.7 卤代芳香基磷酸酯64
3.4 环状磷酸酯65
3.4.1 新戊二醇基环状磷酸酯66
3.4.2 季戊四醇基环状磷酸酯67
3.5 笼状磷酸酯71
3.5.1 概述71
3.5.2 无卤素笼状磷酸酯72
3.5.3 含溴双环磷酸酯87
3.5.4 含溴笼状磷酸酯89
3.6 有机膦化合物94
3.6.1 有机膦化合物概述94
3.6.2 膦酸盐97
3.7 磷杂菲类阻燃剂99
3.7.1 9,10-二氢-9-氧杂-10-磷杂菲-10-氧化物99
3.7.2 DOPO衍生物阻燃聚乳酸101
3.7.3 DOPO阻燃环氧树脂103
3.7.4 DOPO衍生物作为阻燃固化剂103
3.8 磷腈类阻燃剂104
3.8.1 羟基环三磷腈阻燃剂104
3.8.2 含氨基环三磷腈阻燃剂105
3.8.3 含双键环三磷腈阻燃剂106
3.8.4 含硝基环三磷腈阻燃剂107
3.8.5 含醛基环三磷腈阻燃剂108
3.8.6 含氟环三磷腈衍生物109
3.8.7 其他环三磷腈阻燃剂109
3.9 无机次磷酸盐及其改性技术110
3.9.1 微胶囊化次磷酸盐的制备111
3.9.2 微胶囊化次磷酸盐的表征及热性能111
3.9.3 微胶囊化次磷酸盐在阻燃玻纤增强PA6中的应用119
3.9.4 次磷酸盐在阻燃聚乳酸中的应用123
3.9.5 次磷酸铝与Trimer协效阻燃PBT124
3.10 聚磷酸铵合成与改性新技术125
3.10.1 聚磷酸铵合成新技术125
3.10.2 聚磷酸铵改性技术126
3.11 磷酸胍127
3.12 磷系阻燃剂发展动向127
第4章 氮系阻燃剂129
4.1 概述129
4.2 三聚氰胺130
4.2.1 概述130
4.2.2 三聚氰胺的生产方法131
4.2.3 三聚氰胺的阻燃作用机制132
4.2.4 三聚氰胺在阻燃塑料中的应用132
4.3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133
4.3.1 概述133
4.3.2 三聚氰胺氰尿酸盐的合成方法134
4.3.3 MCA的分子结构、晶体形态与性能139
4.3.4 MCA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151
4.3.5 MCA阻燃性能的综合评价159
4.4 三聚氰胺(聚)磷酸盐163
4.5 三聚氰胺多磷酸盐165
4.5.1 合成路线166
4.5.2 合成操作及步骤167
4.5.3 表征及性能测试167
4.5.4 EAPM及复配阻燃体系在PP中的应用168
4.6 三聚氰胺次磷酸盐170
4.6.1 MHP合成反应原理和方法170
4.6.2 MHP的红外光谱171
4.6.3 MHP的热失重分析171
4.6.4 MHP在阻燃EVA中的应用171
4.7 三聚氰胺膦酸盐172
4.7.1 合成路线及合成方法172
4.7.2 红外和热失重分析173
4.7.3 MCEP在阻燃PBT树脂中的应用174
4.8 三聚氰胺硼酸盐175
4.9 三聚氰胺磺酸盐175
4.9.1 MSAS的合成路线及反应式176
4.9.2 MSAS的表征及热失重分析176
4.9.3 三聚氰胺磺酸盐阻燃剂在尼龙6中的应用177
4.10 三聚氰胺硫酸盐(MSA)178
4.10.1 合成路线及方法179
4.10.2 MSA的表征及热性能179
4.10.3 MSA在阻燃PA6中的应用180
4.11 三聚氰胺氢溴酸盐181
4.11.1 合成原理和工艺181
4.11.2 MHB的红外光谱与热失重分析181
4.11.3 MHB阻燃聚丙烯182
4.12 含氮阻燃环氧树脂及固化剂183
4.12.1 海因环氧树脂183
4.12.2 含氮固化剂184
4.13 氮系阻燃剂发展动向及展望184
第5章 无卤素阻燃技术186
5.1 概述186
5.2 膨胀阻燃技术187
5.2.1 简述187
5.2.2 新型聚磷酸铵基膨胀阻燃体系188
5.2.3 非聚磷酸铵基膨胀阻燃体系200
5.2.4 膨胀阻燃材料的燃烧性能评价202
5.3 无机阻燃剂205
5.3.1 无机阻燃剂在阻燃材料中的应用205
5.3.2 多种无机阻燃剂协同复配209
5.3.3 超细化、纳米化及纳米形貌调控阻燃技术210
5.3.4 表面改性及微胶囊包覆技术211
5.4 接枝与交联阻燃技术212
5.4.1 接枝阻燃212
5.4.2 交联阻燃214
第6章 催化阻燃技术216
6.1 概述216
6.2 催化成炭阻燃技术216
6.2.1 无机盐的催化成炭作用218
6.2.2 金属氧化物的催化成炭作用219
6.2.3 硅-金属氯化物的催化成炭作用220
6.3 自由基催化淬灭阻燃技术222
6.3.1 受阻酚类物质的催化自由基淬灭阻燃技术222
6.3.2 受阻胺类物质的催化自由基淬灭阻燃技术223
6.3.3 有机磺酸(盐)淬灭燃烧链反应的阻燃技术226
6.4 催化阻燃与抑烟技术228
6.5 催化阻燃技术在阻燃聚合物中的应用228
6.5.1 催化阻燃技术在阻燃PLA中的应用228
6.5.2 催化阻燃技术在阻燃PP中的应用229
6.5.3 催化阻燃技术在阻燃PC中的应用230
第7章 协同阻燃技术232
7.1 概述232
7.2 卤素-锑协同阻燃232
7.3 卤素-无机化合物协同阻燃233
7.4 磷-卤素协同阻燃235
7.5 磷-磷协同阻燃245
7.6 磷-氮协同阻燃247
7.7 硅-卤素协同阻燃247
7.8 高聚物复配协同阻燃248
7.9 引发剂协同阻燃250
7.9.1 溴-引发剂协同阻燃250
7.9.2 溴-磷-引发剂协同阻燃253
第8章 抑烟阻燃技术254
8.1 概述254
8.2 抑烟阻燃机理256
8.2.1 PVC的抑烟机理256
8.2.2 不饱和聚酯的抑烟机理260
8.2.3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抑烟261
8.3 抑烟阻燃材料制备方法261
8.3.1 超精细纳米颗粒261
8.3.2 抑烟金属配合物262
8.3.3 表面改性262
8.4 抑烟阻燃技术的应用262
8.4.1 PVC常用阻燃抑烟剂及应用263
8.4.2 苯乙烯系塑料的抑烟265
8.4.3 其他266
第9章 纳米阻燃技术268
9.1 概述268
9.2 纳米阻燃机理272
9.3 纳米阻燃材料制备方法274
9.3.1 聚合物基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274
9.3.2 PLS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及阻燃性能的表征279
9.4 纳米阻燃技术的应用281
9.4.1 在通用塑料中的应用281
9.4.2 纳米阻燃工程塑料284
9.4.3 纳米阻燃纤维286
9.4.4 纳米阻燃天然高分子材料286
9.4.5 碳纳米管阻燃技术287
9.4.6 纳米阻燃技术在阻燃化学纤维领域的应用287
9.4.7 纳米阻燃技术在橡胶领域的应用287
第10章 新型阻燃技术展望289
10.1 概述289
10.2 绿色阻燃材料290
10.2.1 绿色无机阻燃剂290
10.2.2 有机硅阻燃剂295
10.3 实用本质阻燃高聚物301
10.3.1 本质阻燃聚合物301
10.3.2 改性的本质阻燃聚合物302
10.4 三嗪基化合物及其在无卤素膨胀阻燃体系中的应用306
10.5 绿色阻燃技术展望313
10.5.1 开发新型生态与环境友好的绿色阻燃产品313
10.5.2 阻燃材料的使用及后处理314
10.5.3 建立科学的阻燃材料综合评价体系315
参考文献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