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通信交换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代通信交换](https://www.shukui.net/cover/22/30903659.jpg)
- 穆维新,唐海玲,刘润杰,丁汉清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
- ISBN:9787121261800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256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264页
- 主题词:通信交换-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通信交换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概论1
1.1 交换概述1
1.1.1 交换节点1
1.1.2 程控交换机的发展过程2
1.2 交换技术3
1.2.1 交换技术概述3
1.2.2 交换技术的发展趋势5
习题15
第2章 交换基础6
2.1 语音信号处理6
2.1.1 语音信号抽样6
2.1.2 抽样信号量化8
2.1.3 编码及调制12
2.2 时分复用14
2.2.1 时分复用的工作原理14
2.2.2 语音信号的时分多路复用14
2.3 交换基础理论16
2.3.1 话务理论16
2.3.2 呼叫处理能力18
2.3.3 可靠性计算19
习题221
第3章 信令系统22
3.1 信令系统概述22
3.1.1 信令系统分类22
3.1.2 No.7信令系统结构23
3.2 No.7信令网25
3.2.1 No.7信令网的结构25
3.2.2 信令转接点设备26
3.2.3 路由选择27
3.3 消息传递部分28
3.3.1 信令数据链路功能级28
3.3.2 信令链路功能级28
3.3.3 信令网功能级30
3.3.4 用户信令消息32
3.4 No.7信令数据34
3.4.1 系统参数35
3.4.2 数据配置36
习题337
第4章 程控交换的话路建立38
4.1 交换网络基础38
4.1.1 交换单元38
4.1.2 时隙交换的概念39
4.1.3 T型接线器39
4.1.4 S型接线器41
4.2 数字交换网络42
4.2.1 TST交换网络42
4.2.2 STS交换网络44
4.2.3 其他类型的交换网络45
4.2.4 串/并变换原理及应用46
4.2.5 交换网络内部阻塞计算48
4.3 典型交换网络50
4.3.1 用户级51
4.3.2 选组级交换网络54
习题462
第5章 程控交换机硬件结构63
5.1 交换机的硬件概述63
5.1.1 交换机的基本功能63
5.1.2 交换机总体结构64
5.2 主处理机系统66
5.2.1 主处理机66
5.2.2 辅助存储器68
5.3 用户接口电路69
5.3.1 SLIC的基本组成及功能69
5.3.2 典型用户接口电路分析71
5.4 交换机的主要子处理机74
5.4.1 模拟接口信令处理机74
5.4.2 环路中继接口电路75
5.4.3 数字中继接口及处理机76
5.4.4 数字用户线路接口电路77
5.4.5 V5接口处理机77
5.4.6 双音处理机78
习题579
第6章 程控交换机软件系统80
6.1 软件系统组成80
6.1.1 运行软件80
6.1.2 支援软件82
6.1.3 软件结构82
6.1.4 程序的执行管理83
6.1.5 故障处理84
6.2 交换机呼叫处理的基本原理85
6.2.1 基本呼叫过程85
6.2.2 局内呼叫进程87
6.2.3 输入处理程序88
6.2.4 网络选路92
6.2.5 周期级程序的启动94
6.3 局数据96
6.3.1 字冠分析96
6.3.2 局向中继98
6.3.3 系统及用户线参数100
习题6101
第7章 电话通信网102
7.1 电信管理网102
7.1.1 TMN的组成及功能102
7.1.2 TMN系统常用操作104
7.2 数字同步网104
7.2.1 数字同步网概述105
7.2.2 同步方法及方式106
7.2.3 滑动性能指标及分配107
7.3 PSTN108
7.3.1 电话通信网概述108
7.3.2 电话网结构109
7.3.3 电话网组织112
习题7114
第8章 移动通信交换115
8.1 移动通信概述115
8.1.1 移动通信技术演进115
8.1.2 移动通信系统帧结构116
8.1.3 移动通信系统区域117
8.1.4 移动通信系统结构118
8.1.5 移动通信系统频率分配121
8.1.6 移动通信系统编号122
8.1.7 移动通信系统容量124
8.2 移动交换信令124
8.2.1 无线接口信令125
8.2.2 基站接口信令127
8.2.3 网络接口信令128
8.2.4 GPRS接口协议128
8.3 移动交换系统129
8.3.1 移动交换机的结构129
8.3.2 移动交换容量估算130
8.3.3 移动交换业务处理131
8.3.4 移动交换切换技术134
8.4 第三代移动通信137
8.4.1 WCDMA网络构成137
8.4.2 cdma2000移动交换机139
8.5 第四代移动通信141
8.5.1 LTE总体结构141
8.5.2 LTE关键技术144
8.5.3 FEC,ARQ和HARQ技术147
8.5.4 MIMO与小区干扰协调技术148
8.5.5 LTE物理信道150
8.5.6 基于S1的切换151
习题8151
第9章 智能网技术153
9.1 智能网概述153
9.1.1 智能网的结构153
9.1.2 智能网的特点154
9.1.3 实现智能网的三种模式154
9.2 智能网的概念模型155
9.2.1 业务平面156
9.2.2 全局功能平面157
9.2.3 分布功能平面158
9.3 智能网业务交换控制点159
9.3.1 业务交换点159
9.3.2 业务控制点160
9.4 智能网的应用161
9.4.1 智能网应用协议161
9.4.2 综合宽带智能网162
9.4.3 移动智能网163
习题9164
第10章 ATM交换165
10.1 ATM技术165
10.1.1 ATM概念165
10.1.2 ATM信元结构166
10.1.3 ATM交换原理167
10.2 ATM参考模型169
10.2.1 物理层170
10.2.2 ATM层170
10.2.3 ATM适配层175
10.3 ATM交换机179
10.3.1 ATM交换概述179
10.3.2 ATM交换网络180
10.3.3 ATM网络构成184
10.4 ATM信令186
10.4.1 ATM信令概述186
10.4.2 网络节点接口信令186
10.4.3 ATM的呼叫连接187
10.5 基于ATM的网络构成190
10.5.1 经典的IP Over ATM190
10.5.2 ATM基础上的多协议192
习题10193
第11章 面向IP的分组交换194
11.1 分组交换194
11.1.1 分组交换网的组成194
11.1.2 用户终端设备接入方式195
11.1.3 分组格式197
11.1.4 交换电路的建立与释放199
11.1.5 X.25协议分层结构201
11.2 帧中继203
11.2.1 帧中继协议203
11.2.2 帧中继网络206
11.3 基于IP的交换209
11.3.1 IP交换机209
11.3.2 VoIP系统214
11.3.3 基于IP交换的组网215
11.4 多协议标签交换217
11.4.1 标签交换概述217
11.4.2 MPLS标签分发协议218
11.4.3 标签交换过程220
习题11221
第12章 软交换222
12.1 软交换概述222
12.1.1 软交换定义222
12.1.2 软交换特点222
12.1.3 软交换功能223
12.2 软交换协议224
12.2.1 协议概述224
12.2.2 H.323协议栈227
12.2.3 SIP协议栈230
12.2.4 SIGTRA.N协议栈232
12.2.5 No.7信令与IP互通237
12.3 软交换网络239
12.3.1 软交换体系结构239
12.3.2 软交换组网243
12.4 IMS244
12.4.1 IMS体系结构245
12.4.2 IMS组网247
习题12249
第13章 自动交换光网络250
13.1 ASON概述250
13.1.1 ASON的体系结构250
13.1.2 ASON端到端的连接类型251
13.1.3 ASON呼叫的建立过程252
13.2 ASON功能层面及组网252
13.2.1 ASON控制平面252
13.2.2 ASON管理平面253
13.2.3 ASON组网253
习题13255
参考文献256